娘一边盛粥,一边忍不住开口:“苒子,你就不能先放下?别折腾了,村里人都看笑话。”
阮时苒低头,手心攥得死紧。
半晌才开口:“娘,笑话不算什么。笑过去,他们总得看结果。”
“结果?你现在有结果吗?”
娘声音忽然高了,碗“啪”地放在桌上。
院子外刚好有人经过,听见了,笑着喊:“苒婶,你这闺女硬气得很,输了都不认!这要是在咱村上,怕是能排上笑话头一号了!”
笑声一阵远去。
屋子里静得能听见蚊子声。
娘红着眼盯她:“苒子,你让娘怎么做人?”
阮时苒心里一颤,指尖抠在桌沿。
她想开口,却一时说不出什么能让娘安心的话。
邻居们还在翻稻谷,笑声断断续续传来:“苒子啊,今天还去镇上丢脸不?”
有人跟着哄:“她若真能卖出去,我明天就跟着摆!”
她当作没听见,心里却暗暗咬紧牙。
同样的冰棍,他们能模仿,也能压价。我要是真不变,迟早被挤死。
——
她走到河边,蹲下。
水里漂着野薄荷的叶子,清清凉凉的气息顺着风扑面而来。
她忽然心头一动:
要是,把这种凉意做进冰棍里呢?
她采了一把叶子回家,切碎,混在糖水里。
刚一搅动,就冒出一股清香,像是把夏天的闷热一下压下去。
她舔了一点,舌头麻,凉气直冲鼻腔。
心里顿时一亮。
可这点子,她没敢声张,连娘都没说。
因为她知道,要是失败了,只会换来更大的笑声。
她小心翼翼地做了几根,压进井里,冻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她照常去晒谷场摆桌子。
周围人看见她,笑得更欢:“还不死心?昨天镇上没卖出去,今天还摆?这是要练摊子玩吧?”
她没搭话,只默默把模具敲开。
冰棍冒着霜气,淡绿色的,叶子碎点点在里面。
孩子们眼睛一亮:“苒姐,这回长得不一样!”
有人凑过来,啧声:“绿的?这能吃?”
阮时苒递了一根给小孩,小孩咬了一口,眼睛猛地睁圆:“凉!嘴巴凉的!甜还在里面!”
说着说着,小孩“呼”地吐气,笑着喊:“像风吹一样!”
几个孩子立刻哄抢:“我也要!我要!”
人群里原本等着笑话的人,一下子愣住了。
有人犹豫着买了一根,咬下去,眯着眼点头:“咦,这个好。甜不腻,还解渴。”
场子顿时热闹起来。
有人掏钱买,有人嚷嚷着要尝。
硬币一枚枚落在桌布上,叮当声格外清脆。
阮时苒心里那股火,终于燃了起来。
她低下头,把冰棍一根根递出去,手指冻得红,却笑得稳。
远处,表舅黑着脸盯着她,冷哼:“小丫头片子,能撑多久?等我找来一样的叶子,看你还拿什么撑。”
第三天一早,晒谷场又热闹起来。
阮时苒照例支开矮桌,刚把模具敲开,就听见另一头传来一阵叫喊:
“薄荷冰棍——两分钱一根!一样的味道,便宜得很!”
人群一哄,立刻转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