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黄牛身上,多少能保点儿暖。
之前,木槿还觉着给猪圈牛圈鸡圈用青砖盖圈舍浪费的紧,如今再看,得亏是青砖瓦房的圈舍,遮上厚实的草帘,能挡风,热气儿也不容易散。
周蔺和林虎子看顾的仔细,湿了脏了的稻草,紧着便清扫了出来,换上新的厚实的稻草麦稭杆儿进去。
圈里的小火堆,一天到晚,都没怎的停过。
得亏家里柴房囤的柴火够多,若不然,还真是不能这般如流水般的烧。
如今进山的路被厚实的雪墙给挡的严严实实,有些囤的柴火少的人家,把自家院子里种的树给砍了,烧柴使。
等来年开春,天儿暖和了,再重新买树苗给种上。
木家村村里人如今出不去村子,外头的人也进不来,因着家里的染坊这个冬时,怕是得不了啥生意。
周蔺带回家的镇上木匠铺子的活儿计,也忙完了。
不过他也没歇着,趁着有空儿,用剩下的木料,做了不少的小玩意儿。
接连半个来月,没怎的下雪,便是有雪花落下来,也多是小雪,最多一日便停了。
阳光正好,屋子塌了的村里人家,开始着手修缮起了屋顶。
村里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喧闹嬉笑。
转眼,便到了腊月,虽未再下过之前那般大的雪,但天儿越发的冷。
河里冰冻五尺,上头覆着厚厚的雪,扒开雪,冰面用锤子凿都凿不开。
周蔺从家里的井里提了满满一桶冒着热气儿的井水。
之前为着方便,提到竈屋里的俩水缸里的水,如今都结了厚冰,根本没法儿用。
也就井里的水,不仅没结冰,提出来的时候,摸起来还热乎乎的。
相对于村里多数没井的人家,他家用水,着实方便了不少。
木昭野家倒是有井,周思,木念君他们,多是喊他们夫君,跟村里人排着,在村里的公井里打水,一日挑上两回水,因着住的离公井近,除了得等些时候,倒也方便。
木绵离木槿更近,因着,木凌桥多是在他们这儿打水。
眼看着要到年时,木槿肚子仍没有动静儿,周蔺这几日,心里又担忧又激动,接连几日晚上都没怎的睡好。
过了年二十七,小桃子仍是在木槿肚子里呆的安安稳稳。
快过年了,白齐秋家里忙的紧,偶尔过来这儿,和闻昭然两人,也跟着周蔺紧张了起来。
王离不知听了谁的嘱咐,这两日寸步不离的跟着木槿,惹得木槿颇有点儿哭笑不得。
他一要生孩子的,倒成了家里最泰然自若的。
年二十八,家里一下宰了两头年猪,卖了一头,又专门留了一头,送了些给白齐秋,木念君,周思和木绵,剩下六七十斤,都留了下来,自己家吃。
眼看年三十儿都到了,小桃子除了偶尔翻翻身子,还是没有要出来的样儿,吃过午饭,周蔺看着木槿的肚子,更心急了。
木槿宽慰道:“急啥,该出来就……”
话还未说完,肚子突然传来一阵阵痛,木槿眼眸一变,扯住周蔺的袖子。
颤声道:“要……要生了,抱我去楼下的屋子,快些去请郑爷麽来!”
生娃在即,木槿头一回,说不怕,定然是谎话。
周蔺一愣,登时抱起木槿,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
早些日子,周蔺为着木槿生孩子方便,收拾出了楼下的那间大屋子,初冬的时候,便打了张大床放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