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饭,那边盛汤的地方也专门有个大叔,这汤显然和从前的免费例汤不同,真实有料,香味扑鼻,大叔还不断吆喝:“吃了饭喝点汤哈,这汤补脑,喝完考清华。”
好不容易端着饭和汤去到餐桌上,方月年闷笑着说:“在学校住着又多了一个优点,这几天肯定按着三餐挨夸。”
正说着,孟小阳喝了一口汤,惊叹:“我天,这汤也太好喝了吧。”
“是吗?”方月年连忙也要去喝,“我来尝尝,学校也太舍得了吧。”
他喝得急,有点烫到,程冰说:“慢点。”
“哦哦,好的,”方月年用舌头顶了一下上颚,“没事,没烫坏。”
食堂的贴心给大家带来了好心情,下午考区终于开放,除了本校考生,许多外校考生也来看考场,学校安排了一小部分高一高二的住校生志愿者在服务。
程冰的考场是在全校楼层最高的楼,逸夫楼的七楼拐角,走廊尽头有两盆长得特别好的滴水观音。
方月年迅速找到了程冰後天就要坐的位置,不前不後不偏,这里的考场课桌都挑选过,不会有老旧凹凸耽误事的,看了半天,他满意地对程冰说:“我都能想象你坐在里面的样子,到时候肯定不少人会关注你。”
程冰笑了一下,“到时候大家应该只会关注试卷。”
“那可不一定,有的人就是心宽,不拿高考当回事,所以程哥,你可得注意言行举止,别被人家影响了。”
程冰认真说:“保证只看试卷,其他时候绝不擡头。”
方月年不由一笑,“开玩笑开玩笑,你只管考试,其他的随他们去。”
看完程冰的考场,两人赶往三中。
欣慰的是这几天的天气预报显示都不会下雨,省去不少麻烦。两人搭了公交车,顺畅无阻到达三中,下车时看见三中门口的道路上也有公共交通临时停靠的管制路线。
上次来这里还是中考,现在却是高考了,方月年一时间很感慨,向程冰说:“程哥,之前中考的时候,那几天发生的事,我到现在还是印象深刻。”
程冰轻轻点了一下头,“嗯,我也是。”
方月年伸手,把脖子上那三个平安符摸了出来。
着实有点夸张,他自己都想笑。
这平安符一个是家婆和舅母当年送的,一个程冰在中考前送给他的,已经陪了他三年之久,还一个是那次被柜子砸到,程冰给追着添的。
程冰见状,笑了一下,伸手碰了碰那一团平安符,“走吧,进去看考场。”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到底有些熟悉感,他们找地方很快,都没问什麽人就找到了。
计算了一下时间,算上等公交的那五分钟,前後一直到找到具体位置花了三十五分钟,这个时间算是比较合理,到了考试那天应该也差不多了。
看完考场,也就完成任务,方月年和程冰于是又回到了一中,明天多少要为了考前最後看一些短时记忆的小册子,但今天就不需要了,之前装进脑子里的已经够多。
晚饭过後,洗完澡,他们两个最後一次在这个学校悠闲散步。
夏夜晚风,一切都将离他们远去,所以每个地方都似乎很有意义。
他们一起走过了这麽多年,一道难关接着一道,前路未知,大考就在眼前,幸运的是,身边的人一直都在,这份陪伴弥足珍贵,无可比拟。
就这麽,承载着万家期待的高考到来了。
方月年有通勤时长,需要稍微早起一点,程冰和孟小阳早就被强大的生物钟支配,即便有意保持睡眠,也基本都在7点左右起了床。
前一天有各种亲友打电话过来鼓励,但正式开考後就没有任何一个人来打扰。方月年洗漱完毕,带好东西去食堂吃早饭,然後去门口搭车。
这时赶早的第一波考生已经来了,果然被直接开到了学校门口。门两旁支起衆多凉棚,考试用具,水,防中暑的药物什麽都有,送考阵势庞大,名不虚传。
程冰送他到门口,分别时在他耳边小声说了句「加油」,两人相视笑笑,方月年潇洒地转身走了。
——他们俩的平安符稳稳戴着,考场上奋笔疾书的时候偶尔滑出衣领,似乎也在默默隔空说着加油。
千辛万苦地复习,事无巨细地准备,轰轰烈烈的高考在两天之後落下帷幕,给他们的中学时代画上了一个句号。
年少卷完。作者闲话:
感谢阅读。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