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奉天1931:兵王逆旅 > 第122章 黑石礁子(第1页)

第122章 黑石礁子(第1页)

民国二十五年(年)深秋,长白山的层林尽染,一片绚烂。然而在这片醉人的秋色下,弥漫的却是挥之不去的硝烟与肃杀。

在镜泊湖西南一处名为“鹰嘴岩”的隐蔽营地中,抗联第一路军的部分高级指挥员正围坐在一处岩洞内,气氛凝重。经过近一年的艰苦转战与内部肃清,陈峰所部终于与周保中率领的主力部队成功会师,并初步揪出了隐藏在内部的叛徒——一个被日军特高课以家人性命相威胁而被迫传递情报的通讯参谋。虽然核心的隐患尚未完全清除,但部队总算获得了短暂的喘息之机。

主持会议的是抗联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周保中,他面容清癯,但目光如炬,声音沉稳有力:“同志们,根据可靠情报,日军为了彻底剿灭我吉东、辽吉边区的抗日力量,正在策划一场规模空前的‘冬季大讨伐’。关东军司令部已下令,调集第二师团、第四独立守备队及伪军靖安军、兴安军各一部,总兵力过两万人,企图将我军压缩至镜泊湖至老黑山一线,一举歼灭。”

洞内响起一阵压抑的吸气声。两万装备精良的敌军,对于此时总兵力已不足四千,且弹药粮秣奇缺的抗联部队而言,无疑是泰山压顶之势。

“敌人来势汹汹,但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周保中话锋一转,手指重重地点在铺在岩石上的军事地图的一处,“我们必须跳出敌人的合围圈,转到外线作战,打乱他们的部署。要目标,就是拿下这里——黑石砬子据点!”

众人的目光聚焦在地图上。黑石砬子,位于交通要冲,是日军的一个重要前沿补给站,囤积有大量弹药、粮食和被服。据点依山而建,地势险要,驻有日军一个加强中队和伪军一个连,约三百人,配备有重机枪和迫击炮,工事坚固,易守难攻。

“打黑石砬子?”一位脸上带疤的师长皱紧了眉头,“老周,这可不是块好啃的骨头。强攻的话,就算拿下来,咱们这点家底也得拼光大半。”

“正因为是块硬骨头,打下来才能震破敌胆,解我危局!”接话的是陈峰。经过一年多的磨合与屡立战功,他已被任命为抗联第一路军直属特务团团长,负责攻坚、侦察等特殊任务,其独特的战术思想和作战能力深受周保中器重。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冷静地扫过众人,“强攻自然不行,但我们可以智取。”

“哦?陈团长有何高见?”几位老资格的指挥员投来或期待或审视的目光。陈峰这个“空降”的年轻指挥官,虽然能力出众,但其过于“前”的战术思路,有时也让一些习惯了传统打法的人感到不适。

陈峰拿起几块石子,在黑石砬子周边比划着:“据我们特务团多次侦察,黑石砬子的敌人自恃工事坚固,戒备虽严,但有其规律。每隔五天,会有一支运输队从后方县城运送补给至此,护卫兵力为一个步兵小队。我们可以在这里……”他的手指点向地图上距离黑石砬子约十五里的一处名唤“落马坡”的险要路段,“设下埋伏,吃掉运输队,然后化装成日军,诈开据点大门。”

“假扮日军?这能行吗?鬼子哨兵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有人提出质疑。

“风险确实有,但值得一试。”陈峰语气坚定,“我们特务团在朝鲜时,有过类似的经验。关键在于细节:服装、证件、口令、举止,甚至运输队抵达的时间,都不能出错。此外,我们需要一支精干的小队提前潜入据点附近,在总攻起时,里应外合,制造混乱,优先夺取或破坏敌人的重火器。”

周保中沉思片刻,最终拍板:“就这么定了!攻打黑石砬子的任务,就交给陈峰的特务团为主攻,王师长的第五师负责外围阻击可能来自县城的援敌,李政委负责后勤保障和伤员转运。各部务必密切配合,此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散会后,陈峰立刻返回特务团驻地,进行战前部署。特务团经过补充和整训,现有兵力约五百人,下辖三个步兵连和一个机炮连(实际上仅有两挺重机枪和两门迫击炮),是抗联中装备相对较好、战斗力较强的部队。

“任务都清楚了?”陈峰看着麾下的几位连长和指导员,“一连,负责在落马坡设伏,解决运输队,动作要快,要干净,尽量抓几个活的,尤其是军官和司机。二连,挑选三十名身手好、胆大心细的弟兄,由我亲自带领,化装成日军,执行‘诈门’任务。三连和机炮连,由林政委指挥,潜伏在据点外预定区域,看到信号后,立即起攻击。”

“团长,你亲自带队太危险了!”二连长急忙劝阻,“让我去吧!”

“不行,这次行动关键在临场应变,我必须去。”陈峰不容置疑地摆手,随即看向身旁一直沉默不语的林晚秋。此时的林晚秋,早已褪去了女学生的青涩,作为团政委兼医护队队长,她眉宇间多了份坚毅与沉稳,但眼底对陈峰的担忧却从未减少。“政委,外围指挥和伤员救护就交给你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晚秋知道劝不住他,只能用力点头:“你放心,外面有我们。你们……一定要小心。”

第二天傍晚,落马坡伏击战顺利结束。特务团一连以绝对优势兵力和突然性,全歼日军运输护卫小队,俘获少尉小队长一名,司机两名,以及五辆满载物资的卡车。陈峰立即组织审讯,获取了黑石砬子据点最新的口令和人员识别信息。

深夜,陈峰和精心挑选的三十名战士,换上了日军的军服,检查着缴获的三八式步枪和百式冲锋枪。战士们默默整理着装备,气氛紧张而肃穆。他们都知道,一旦暴露,身处敌军巢穴的他们将九死一生。

老烟枪也在这支小队中,他年纪虽大,但经验丰富,日语也能说上几句,扮演一个老兵油子毫无破绽。他帮着陈峰整理了一下领章——为了逼真,陈峰扮成了一名中尉。

“家伙都藏好了?”陈峰低声问。除了明面上的武器,每个队员都在贴身处藏了匕、手枪和手榴弹。

“放心吧,团长,都妥了。”老烟枪拍了拍胸口。

临行前,林晚秋带着医护队送来热姜汤。她走到陈峰面前,将一个小布包塞进他手里,里面是几个冻伤膏和仅有的几片消炎药。“带上,可能用得上。”

陈峰看着她被寒风吹得红的脸颊,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低声道:“等我回来。”

林晚秋重重点头,千言万语只化作两个字:“保重。”

借着夜色的掩护,化装成日军的车队向着黑石砬子据点驶去。陈峰坐在第一辆卡的副驾驶,看着远处山腰上那片灯火通明的堡垒群,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进入角色。

据点大门紧闭,探照灯的光柱不时扫过路面。车队在哨卡前被拦下。

“口令!”岗楼上的日军哨兵厉声喝道,机枪口对准了下方的车队。

陈峰推开车门,跳下车,用一种带着“不耐烦”和“优越感”的腔调,用日语吼道:“山樱!回令!”这是刚从俘虏口中得知的最新口令。

“回令——旭日!”哨兵确认了口令,但并未放松警惕,“你们是哪部分的?为什么提前到了?”

“混账!第二师团辎重队的!路上遇到了抗联的骚扰,耽误了时间,快开门!冻死了!”陈峰模仿着日军军官的做派,呵斥道,同时亮出了从俘虏身上搜出的证件在灯光下晃了晃。他身后的“士兵”们也纷纷表现出疲惫和不满的样子。

岗楼上的哨兵犹豫了一下,又与旁边的军曹低声交流了几句,似乎在核对证件信息和车队编号。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陈峰的手心微微冒汗,但他脸上依旧保持着倨傲的神情。

终于,沉重的铁门在刺耳的摩擦声中缓缓打开。

“进去吧!”军曹挥了挥手。

车队依次驶入据点。陈峰心中稍定,但神经依然紧绷。据点内部空间不小,操场、营房、仓库、炮楼分布有序。他们必须在敌人察觉异常前,尽快控制关键位置。

按照计划,车队在操场中央停下。队员们纷纷下车,看似活动手脚,实则按照事先的分组,悄无声息地向几个重机枪阵地和炮楼方向移动。

然而,意外还是生了。一名或许是内急的日军士兵从营房出来,正好与正在向重机枪阵地靠近的老烟枪等人打了个照面。借着灯光,那名日军士兵似乎察觉到了老烟枪等人军服上某些不协调的细节(可能是补丁或者磨损程度与正规日军不同),他愣了一下,随即大声喝问:“喂!你们几个,是哪个小队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