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奉天1931:兵王逆旅 > 第39章 雨夜追踪与暗线情报(第1页)

第39章 雨夜追踪与暗线情报(第1页)

年月日凌晨,沈阳城的雨又密了几分,豆大的雨点砸在青石板上,溅起冰冷的水花。陈峰翻过“同和客栈”后院的矮墙时,墙头上的碎玻璃划破了他的袖口,一道血痕立刻显现,冰冷的雨水渗进伤口,激起一阵刺骨的痛。他顾不上查看伤势,猫着腰钻进巷口的阴影里,耳畔还回荡着客栈方向传来的日军呵斥声——老烟枪正用他那口半生不熟的日语,跟宪兵队周旋,故意拖延时间。陈峰心中五味杂陈,老烟枪虽是情报线上的老手,但年事已高,能否全身而退,实在难说。

巷子里弥漫着雨水冲刷青石板的腥气,混合着远处煤厂飘来的硫磺味,令人窒息。陈峰贴着墙根快移动,黑色短褂上的水渍在夜色里几乎与阴影融为一体。他不敢用手电筒,只能借着偶尔从窗户里透出的昏黄灯光辨认方向,脚步轻得像猫——这是现代特种部队“夜间潜行”的基础技巧,呼吸节奏与步伐频率精准配合,每一步都踩在青石板的缝隙处,避免出“啪嗒”的水声。他的心跳如擂鼓,脑海中不断回放着穿越前的训练场景,那些在模拟战场上的日日夜夜,如今竟在这风雨飘摇的沈阳城中派上了用场。

刚拐过第三个巷口,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日语的喊叫:“站住!不许动!”声音在雨夜中显得格外刺耳。

陈峰心里一紧,猛地转身,右手已经摸到了腰后的“撸子”。只见巷口冲进来两个穿黑色制服的日军宪兵,手里端着三八式步枪,枪托抵在肩膀上,刺刀在微弱的灯光下泛着冷光。他们显然是从客栈追出来的,裤脚都湿透了,脸上满是警惕和凶狠。

“你的,什么人?半夜在这里干什么?”左边的宪兵用生硬的中文喝问,手指扣在扳机护圈上,随时准备射击。他的眼神中透着一股杀气,显然不是善茬。

陈峰没有回答,而是快观察着周围的环境——这条巷子很短,尽头是一扇紧闭的木门,门上挂着一把生锈的铁锁,两侧是高高的砖墙,没有可以躲藏的地方。硬拼肯定不行,他只有五子弹,而对方有两个人,还拿着步枪,一旦交火,很快就会引来更多的日军。他必须智取。

“我的,良民,住在这里的。”陈峰故意放慢语,用带着东北口音的中文回答,同时慢慢举起双手,做出“顺从”的样子,“刚才客栈里查户口,我出来上厕所,迷路了。”他的语气尽量显得惶恐,试图麻痹对方。

右边的宪兵皱了皱眉,上前一步,用步枪指着陈峰的胸口:“你的,证件?拿出来看看!”他的枪口几乎抵到了陈峰的胸膛,冰冷的金属感透过湿透的衣衫传来。

陈峰心里暗道不好——他身上的“王铁蛋”通行证是赵山河连队的士兵证,上面的单位是“东北军第旅”,如果被日军宪兵查到,肯定会暴露。他必须想办法拖延时间,或者找到机会脱身。

“证件……在客栈房间里,没带出来。”陈峰故意装作慌乱的样子,眼神躲闪着,“要不,我带你们回客栈,找老板证明?”他试图用缓兵之计,寻找反击的机会。

左边的宪兵冷哼一声:“不用了!你的,跟我们走一趟,到宪兵队去说清楚!”他的语气不容置疑,显然已经失去了耐心。

就在这时,巷口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伴随着清脆的铜铃声——是拉货的马车!陈峰眼睛一亮,趁着两个宪兵转头看向巷口的瞬间,猛地弯腰,左手抓住左边宪兵的步枪枪管,用力往旁边一拽,同时右脚踹向他的膝盖。这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仿佛演练过无数次。

“咔嚓”一声,左边宪兵的膝盖被踹得脱臼,疼得他惨叫一声,步枪掉在了地上。陈峰顺势捡起步枪,用枪托狠狠砸向右边宪兵的太阳穴,右边宪兵连哼都没哼一声,就倒在了地上。整个过程只用了三秒钟,干净利落,是现代特种部队的“近身夺械”战术的完美体现。

左边的宪兵还想挣扎,陈峰用步枪指着他的脑袋,压低声音说:“再动一下,我就开枪!”他的眼神冰冷,语气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杀气。

宪兵吓得脸色惨白,不敢再动。陈峰快搜了他的身,从他口袋里掏出一个皮质的证件夹,里面有他的宪兵证和几子弹。陈峰把证件夹揣进怀里,然后用布条把两个宪兵绑起来,堵住他们的嘴,拖到巷子尽头的木门后面藏好——这样至少能拖延半个时辰,为他争取逃跑的时间。他的动作迅而谨慎,生怕留下任何痕迹。

做完这一切,陈峰扛起缴获的三八式步枪,快跑出巷子,跳上了刚好经过的马车。马车上装满了煤炭,车夫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看到陈峰跳上来,吓了一跳:“你……你是谁?”老人的声音颤抖,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惊到了。

“大爷,我是抗日的,后面有日军追我,求你带我一段路,到小东门就行。”陈峰压低声音说,同时从怀里掏出一块大洋,递给车夫,“这是车费,多的算我谢谢你。”他的语气诚恳,眼神中透着一股急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车夫看了看陈峰手里的步枪,又看了看巷口的方向,咬了咬牙:“行!你坐稳了!”他接过银元,甩了一鞭马,马车“哒哒”地跑了起来,车轮溅起的水花打在路边的墙上,出“啪啪”的声响。陈峰蹲在煤炭堆后面,透过缝隙观察着后面的动静——巷口没有再出现日军的身影,应该是还没现两个宪兵被绑了。他稍稍松了口气,但心中的紧张感并未完全消退。

“小伙子,你是东北军的吧?”车夫一边赶车,一边小声问,“最近日军查得紧,你可得小心点。”他的语气中带着关切,显然对日军的暴行深恶痛绝。

“我不是东北军,但我是来打鬼子的。”陈峰回答,“大爷,你知道最近日军是不是在柳条湖附近有什么动静?比如运军火,或者增加巡逻队?”他试图从车夫口中获取更多情报。

车夫叹了口气:“怎么不知道!我昨天拉货经过柳条湖,看到日军在那里挖战壕,还架起了迫击炮,巡逻队比以前多了好几倍,连老百姓都不让靠近。我听人说,小鬼子要打仗了,就是不知道要打谁。”他的声音低沉,透着一股无奈和愤怒。

陈峰心里一沉——车夫的话印证了他的判断,日军确实在柳条湖附近做进攻准备,而且规模比他想象的还要大。他必须尽快把这个消息告诉赵山河,让他加快防御准备,同时还要找到林晚秋,拿到最新的日军布防图。时间紧迫,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珍贵。

马车到小东门时,天已经蒙蒙亮了。雨势渐小,但天空依旧阴沉,仿佛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陈峰谢过车夫,跳下马车,扛着步枪,消失在晨雾里。他没有去老烟枪说的“藏身点”——他知道,日军肯定会在全城搜捕他,那个藏身点已经不安全了。他决定去“广和木匠铺”,那里离北大营近,而且木匠铺的老板是老烟枪的朋友,可靠。他的脚步匆匆,心中不断盘算着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走到木匠铺门口时,门还没开。陈峰敲了敲门板,里面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谁啊?这么早。”声音中带着警惕。

“是我,老烟枪的朋友,陈峰。”陈峰压低声音说。

门板“吱呀”一声开了,里面站着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穿着蓝色的土布褂子,手里拿着一把木工凿子,脸上满是皱纹,正是木匠铺的老板王师傅。“老烟枪跟我说过你,快进来吧。”王师傅迅让开身子,示意陈峰进屋。

王师傅把陈峰让进屋里,关上门,又用木栓拴好。屋里弥漫着木屑的清香,地上散落着几块木板和一些木工工具,墙上挂着一把长柄斧头,磨得亮。陈峰稍稍放松了紧绷的神经,但手中的步枪依旧紧握。

“你怎么扛着日军的步枪?是不是出事了?”王师傅看着陈峰手里的三八式步枪,疑惑地问。

“嗯,昨晚在客栈被日军宪兵盯上了,打晕了两个宪兵,抢了这把枪。”陈峰把步枪放在墙角,然后坐在板凳上,揉了揉胀的太阳穴,“老烟枪现在还在客栈,不知道怎么样了。”他的语气中透着一丝担忧。

“你放心,老烟枪鬼点子多,不会有事的。”王师傅给陈峰倒了一杯热水,“他昨天跟我说,让我要是看到你,就把你藏在后面的地窖里,那里安全,日军找不到。”他的语气坚定,试图让陈峰安心。

陈峰接过热水,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稍微缓解了身体的疲惫。“谢谢王师傅。对了,你能不能帮我个忙?去北大营附近的‘王记包子铺’,找一个叫王二柱的士兵,告诉他,日军在柳条湖增加了迫击炮,让他赶紧通知赵山河连长,加快防御准备。”他的语气急切,眼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决。

“行,我这就去。”王师傅点点头,拿起放在门口的草帽,戴在头上,“你在屋里等着,别出去,我很快就回来。”他转身出门,脚步声渐渐远去。

王师傅走后,陈峰走进后面的地窖。地窖不大,只有十几个平方,里面堆着一些晒干的白菜和土豆,还有一个木制的梯子,通向地面。陈峰坐在地窖的角落里,掏出从日军宪兵身上搜来的证件夹,打开一看——里面的宪兵叫“山田一郎”,是沈阳宪兵队的上等兵,证件上还有他的照片,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脸上带着稚气。陈峰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复杂的情感,这些日军士兵中,或许也有被迫卷入战争的无辜者,但此刻,他必须收起怜悯,为了更大的目标而战。

陈峰把证件夹收好,又掏出笔记本,翻开,在上面写下“月日,日军在柳条湖部署迫击炮,加强巡逻,可能提前动手”。他知道,每一条情报都可能关系到无数人的生死,他必须把这些信息准确地传递给赵山河和林晚秋。他的笔迹略显潦草,但每一笔都带着沉重的分量。

大约一个小时后,地窖的梯子传来“吱呀”的响声,王师傅回来了。他手里拿着一个油纸包,里面是几个热包子,还有一张纸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找到王二柱了,他说赵连长已经知道了,正在让兄弟们加固铁丝网,挖掩体。”王师傅把油纸包和纸条递给陈峰,“这是王二柱让我交给你的,说上面有重要的消息。”

陈峰接过纸条,打开一看,上面是赵山河的字迹,写得很潦草:“日军今早加强了北大营的包围,旅部下令‘禁止士兵外出’,可能察觉到我们的准备。林晚秋那边有消息,老烟枪已去联络,注意佐藤英机,他可能在找你。”纸条上的信息让陈峰的心沉了下去。

陈峰心里一紧——日军加强包围,旅部下令“禁止士兵外出”,说明他们已经察觉到赵山河连队的异常,很可能是佐藤英机搞的鬼。佐藤英机是关东军情报课的少佐,肯定有办法影响东北军旅部的决策,他这么做,就是为了阻止赵山河的连队做防御准备,为“九一八”的进攻扫清障碍。陈峰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时间越紧迫了。

“王师傅,你知道林公馆在哪里吗?”陈峰问,“我必须尽快见到林晚秋,拿到日军的最新布防图。”

王师傅想了想,说:“林公馆在大南门里的‘富贵街’,是个很大的院子,门口有两个石狮子。不过最近日军在林公馆附近派了很多便衣,监视得很严,你要是去那里,肯定会被现。”他的语气中带着担忧,显然不赞成陈峰冒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