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至八月末。
埙姨娘收到林老太太的信。
她看了林老太太信上所言,大为吃惊。
*
九月初一。
河洲有一场清谈会。
埙姨娘至芳华苑找李蕖扑了一个空。
李蕖去参加清谈会了。
她大姐夫,便是她偷偷摸摸参加一场又一场清谈会挑出来的。
犹记当初萧琮知道她所行,拍了拍她脑袋,给她送了一套《四女书》。
*
细雨蒙蒙,李蕖戴幂篱,至悦游茶楼时卯正。
秋风催叶落,徐嬷嬷擡手扶李蕖下马车。
怀川早一步到此排除此地危险。
当下,茶楼已聚集一部分学子。
有的在谈八月乡试之事。
有的在论明年殿试是否能正常举行之事。
李蕖从茶楼北门入。
入茶楼上二楼雅间。
并未引起注意。
雅间门口,周奉早已等候多时。
见李蕖至跟前,他连忙拱手行礼:“三婶。”
李蕖:“你将雅间让给我,你去何处?”
“侄儿倚栏杆听听便是,反正不甚懂,附庸风雅罢了。”
周奉谄媚的笑:“您进去歇着,有事唤侄儿。”
“你进来一同入座吧,门开着,屋中有仆从,不妨碍。”
周奉行礼:“也好,谢三婶。”
有周奉在的场合,永远不会冷场。
清谈未开始之前,他已从今日喝茶的种类,谈到了今日天气。
李蕖坐在他对面,微笑听他说话。给他添茶。
徐嬷嬷耷拉着眼皮盯着周奉,很不友好。
至辰时,茶楼人满为患。
人群突然沸腾。
李蕖眼神从竹帘缝隙望下。
有老者从马车下来,被人簇拥着进茶楼。
周奉嘿嘿:“在下祖父,河洲学政,哪年来着,忘了,二甲第六名,今日清谈主持。”
李蕖看他。
他骄傲的挺了挺胸膛。
李蕖:“你第几名?”
周奉更骄傲:“蒙荫入仕,不用考。”
李蕖轻笑,便听楼下突然安静。
她转头,视线落至一楼。
凉风阵阵从窗入,茶烟轻扬。
传来主持周宏高声言。
“《礼记》言‘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而今闺阁内亦有咏絮之才丶林下之风。诸君以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之说,当奉为圭臬,还是陈腐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