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乱世奸臣(十八)如何成为超强军师……
宋策闻言笑了笑,目光平静地迎上武公渊的视线,缓声道:“大人前来,乃奉旨行事,想来陛下自有圣断,下官深受皇恩,只需从旨便是。”
武公渊一顿,看向眼前气定神闲的宋策,心中暗叹此人果然有些胆识。
“宋大人,老夫也不跟你兜圈子了,陛下有诏,着老夫即刻将你押解回朝当堂面圣。”
宋策略一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後退小半步,躬身应道:“微臣,领旨谢恩。”
武公渊直直注视着他,像是忽然明白了什麽,“看来,你早料到了会有这麽一天,是也不是?”
宋策点头,“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之行事,本就如逆水行舟,既已选择了开始,那便早就做了最坏的打算。”
一旁的高乘风和褚小二听闻此言,脸色皆是一变。他二人自小便在宫中聆训,如何能不清楚这诏令是为何意?
诏者,最为正式和隆重,先主在时,也不过下了一次诏令,还是其反省自己过失的罪己诏。
高乘风身为武将,脾气素来刚直。他忍不住上前一步,沉声问道:“武大人,我家大人何错之有?为何陛下发此诏令,让您押解大人回京?”
武公渊定定看了高乘风一眼,似笑非笑道:“高将军此话何意?莫非质疑陛下圣裁决断不成?”
高乘风神色一凛,“微臣不敢。”
“既是不敢,那就莫再多言。来人!”说罢,武公渊对身後的皇城近卫朗声吩咐道:“还不快将宋县令请上马车!”
“是!大人!”
还不等那几个近卫上前,宋策便微笑着擡手阻止道:“无需如此,武大人,下官随您前往便是。”
武公渊看着眼前从容不迫,姿容俊仪的宋策,略一沉吟後点点头,“如此也好,宋大人,请,咱们也好即刻啓程。”
宋策目光动了动,回过身对高乘风和褚小二低声嘱咐道:“这里就交给你们了,县内一切政事要务你二人都可主理。”
“大人放心,属下等知道了。”两人齐声应道。
宋策颔首,不再多言,缓步跟着武公渊上了中间那辆最大的马车。车轮滚滚,悠悠向着皇城的方向驶去。
听到风声前来送行的不只是高褚二人,还有一衆自发前来的始关百姓。所有人都目送着这位年轻的大人,直到长长的车驾消失在路的尽头,才满是担忧地离去了。
直到回京一行人行至官道,武公渊便忍不住开口提醒道:“宋大人,你此番回京,朝堂之上怕是少不了一番风波。”
宋策闻言擡头笑道:“武大人放心,下官心中有数。”
“你既有数,初次改革尝到甜头之时便该及时收手!得五寸退两寸,尚能得三寸,如此浅显的蚕食之理难道宋大人不明白吗?”武公渊犀利道。
宋策面色平静之下,又似乎有团心火在灼烧:“下官自然明白,但推行改革本就不是易事,有些阻力亦是正常。”
“你倒是沉得住气。”武公渊顿了顿,低低道:“陛下虽有意支持你,但他在位时日尚浅,世家势力又盘根错节,你此次进京陈言……怕是不容乐观啊!”
宋策微微一笑,轻声道:“多谢武大人提醒,但即便前路多艰,下官九死犹未悔矣。”
武公渊怔了怔,他看着宋策坚定的眼神,长叹一声後便不再多言。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心存远志,或许,他真能为大历带来一些改变呢!
一路昼夜兼程,晓行夜宿,七日之後,长长的车队终于抵达了皇城。
只是,一行人刚进城门,就见不少百姓围在路边,对着马车指指点点窃窃私语着。显然,宋策推行改革得罪豪强并被押解回京的消息,早已传遍了整个皇城。
“哎,你们听说了吗?就是这个宋大人,在始关县里搞什麽改革,得罪了不少大人物哩!”
“可不是嘛!小老汉可是听说了,好多地主老爷都联名上告了!这次他进京来,怕是要倒大霉了!”
“你们还不知道吗?这位宋大人做得可是天大的好事!我在始关县有一门实在亲戚,他亲口告诉我自宋大人上任以後,不光修水利,免赋税,还开办了免费的书院,说是让穷人家的孩子也能进去读书呢!”
“你这莫不是胡诌的吧?还免费书院,依我看呐,他能给穷人施舍一碗稀粥已经是格外开恩了!肚子都填不饱,还谈什麽读书习字?笑话!”
“你又怎知宋大人没让治下之民吃饱穿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