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乱世奸臣(十)如何成为超强军师……
到了县衙门口,王捕头便示意矮捕快将那少年扔进牢房,自己则带着宋策往内堂走去。
宋策不动声色地跟着王捕头穿过前院,就见这县衙大堂虽算不上简陋,但却处处透着一股萧索之气,显然已是许久未有人好好打理过了。
“大人他正在处理公务,你且站在此处稍候片刻!”王捕头将他领到一间偏房前,皮笑肉不笑地丢下这句话便转身离开了。
宋策环视了一下屋子的环境,心里大概有了些底。他走到窗边推开木窗,正好看到後院亭子里聚着几个衙役斗蛐蛐,嘴里还不时传出粗俗的笑骂声。看来,这始关县的吏治之事,比他想象中的还要败坏几分。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门外总算传来一阵拖沓的脚步声。
宋策转身望去,只见一个身着青色官袍的中年男子摇晃着折扇走了进来,他面色苍白,脚底虚浮,眼下还带着淡淡的青黑,俨然一副被酒色掏空身子的模样。
始关县令方大洪将折扇“啪”的一声合在掌心,大马金刀地坐在主位上,随意打量了宋策两眼,蔑然道:“你是何人?”
宋策淡淡一笑,回道:“一介书生。”
方大洪轻哼一声:“既是书生,那你可有名姓?”
“在下宋策。”
方大洪恨恨的瞪了他一眼,冷笑道:“宋策?你就是那个敢在我始关县当街对抗官差,聚衆闹事的刁民?”
“并非如此。”宋策面色沉静,从容道:“只因见不惯弱者被人欺凌,在下便上前与贵县衙役分说了几句,何来对抗官差一说?至于聚衆闹事更是无稽之谈,若是据理力争也算闹事的话,那这大历各地的公堂之上岂不日日都在闹事?方才围观的百姓不过是驻足看个热闹罢了,既不喧哗也未冲撞,如何就成了大人口中的衆?”
“果然伶牙俐齿!”
方大洪嗤笑一声,猛地一拍桌子,“在本县的地盘上,我说你是闹事,你就是闹事!哪来这麽多的歪理?”说着,他身子前倾,腰间的横肉也随之一晃:“本官且问你,那少年偷了大善人李老爷的粮食,人赃并获,你为何要横加阻拦?老实交代,莫与那偷粮小贼是何关系?为何敢当衆包庇于他?”
宋策笑了笑,反问道:“那少年不过是去麦田捡拾些麦穗,且已按规矩交了遗穗钱,并非偷盗。敢问大人,这“赃”在何处?百姓遇事难道不该当衆陈情说理吗?还是说他们只能忍气吞声才算安分守己?身为一县之长,遇到治下百姓的冤案竟然如此敷衍轻率,大人实在枉为父母官!”
“你放肆!”方大洪气得吹胡子瞪眼,怒吼道:“你一个毫无功名在身的穷书生也敢在本县面前巧言令色,妄谈道理,我看你是活腻味了!来人!”
“在!”王捕头暗暗一笑,立刻应声上前。
“将这刁民拉出去,给我重重的打二十大板!打完後关进牢房,让他好好反省反省!”方大洪怒指着宋策,尖声道。
“是,大人!”
就在衙役们上前要抓宋策时,他忽然朗声道:“大人这是想对在下动刑?”
“哼,你怕了?”
宋策挺立在原地,目光扫过面色的衆人,脸上不见半分惧色:“敢问大人,不知在下所犯何罪?”
方大洪身後的县丞见状冷笑道:“那少年行偷窃之事,你又出言庇护,显然与他是分赃同夥!再有,你当堂冲撞大人官威,扰乱公堂,大人只打你二十板子,已是法外开恩了!”
“对!对!朱县丞所言极是!”
就在方大洪准备下令让衙役们动手时,站在角落里一直未说话的师爷上前一步,在他耳边低声道:“大人,不妥啊!这书生看着就不像寻常人,他敢如此硬气,想必背後定有倚仗。属下担心万一此事闹大了……恐生事端啊!不如先将他关进牢里,日後再做打算,如何?”
方大洪一愣,回过神狠狠瞪了宋策一眼,却也收敛了些脾气。师爷自小跟了他多年,是个心有成算的人,绝不会无的放矢。他既说行刑之事不妥,那便暂且搁置几天。
思及此处,方大洪重重一拍桌子,“来人!先将此刁……此人押下去,择日,本官定要到大堂之上仔细审他一番!”
王捕头心里一突,显然是没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还能让这小子逃过一劫。他咽了咽口水,恭敬问道:“大人,依您看,将此人收押在哪里合适?”
方大洪敲了敲桌子,哼道:“他既与偷粮小贼是同夥,那便将他们二人关押在一处吧!带走!”
“是!大人!”
眼见宋策全须全尾的从偏房里出来,一路跟过来的李管家面色一黑。他几次想上前开口说些什麽,都被王捕头用眼神制止了。
一刻钟後,牢房的木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股浓重的霉味混杂着淡淡的尿骚气扑面而来。王捕头有些嫌恶地用袖子掩住口鼻,临走前示意那衙役将宋策关进去,顺便让他吃一些苦头。
衙役得了交代,本想粗暴推搡宋策一番,可不知怎的,他却下意识想到师爷跟县令大人的窃窃私语以及两人眼中那一闪而过的忌惮。他暗暗思索一番,还是决定对此人客气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