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乱世奸臣(四)如何成为超强军师……
这话一出,陆英的眼神顿时变了。
“志?”陆英沉默片刻,反问道:“不知先生志在何处?”
宋策一顿,从容说道:“在下一介布衣,其志自在乡间。况且,我平日里闲散惯了,怕是适应不了孟家军的规矩。”
陆英的指尖在石桌上轻点了点,忽而笑道:“先生说笑了,你这样的人才,绝非甘居乡野之人。如今朝廷势弱,天下动荡,先生若想扬名,除我孟家军外,恐怕无人敢深入我军中主力来请先生出山。”
说到这,他的折扇在掌心敲了敲:“眼下坪州县有我军庇佑,虽暂得安宁,但保不齐哪日就成了战场。先生执意留在此地,不知能安稳得了几时?”
宋策擡眼望他,淡淡道:“陆公子想说什麽?”
“陆某是想说,”陆英忽然收了笑意,十分正经地开了口:“我孟家军就缺先生这样的人才,只要先生肯留下,军饷俸禄任你开价。便是日後官拜一品称王封侯也并非难事,先生不妨好好考虑考虑,如何?”
“不必。”宋策拢了拢衣襟,微笑道:“在下不过一儒生俗士,怎会认清当今天下大势?家中老母还在等我抓药回去治病,陆公子若没别的事,我这就告辞了。”
陆英脸色渐渐沉下来,左手死死抓着扇骨,冷声道:“先生这是不愿了?你如此直言拒绝本公子,就不怕我强留?还是说,先生背後有所倚仗,觉得能从此地安然离开?”
他话音刚落,黑衣男子孟天锡大步而来,对陆英厉声道:“你给我住口!文王姬昌拜访姜公尚且恭敬有礼,如今我等有事求于先生,你怎敢如此无礼?”
说罢,孟天锡对宋策深拜一礼,恳切道:“在下孟天锡,请先生看在天下万千受苦受罪的百姓面上,为我孟家军指点一二。如今朝廷倾颓,各路王侯纷纷拥兵自立,民生多艰。孟某此生,惟愿天下生民海晏河清,时和岁丰,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宋策顿了许久,才含笑摇了摇头:“孟主帅,宋某才疏学浅,实在当不起赐教二字。”
孟天锡闻言直起身,亲自拿起桌上的茶壶为他续了茶:“那我便以百金请先生起卦一算,如今群雄割据,不知何人才能成为未来的天下之主?”
宋策默然片刻,问道:“不知孟将军可看过田间地里的野草?”
孟天锡眉头微蹙:“野草?”
“对。它们形形色色,春生秋枯,看似顺由天定,实则有强有弱,有高有矮。所以,天下之主不在何人,而在何道。”
陆英在一旁冷笑道:“先生何必故弄玄虚,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
宋策没看他,只对孟天锡道:“宋某曾在书中看过一则故事,讲的是有一年天下大旱,城东的李员外家挖了井,掘至五丈时见了水。他大喜,当即先将自家的田地好生浇灌一番。城西的赵富户听说此事,心生妒忌,索性趁夜带着下人把井填了,说凭什麽让他李家挖通了井,占了水脉?结果因为此事,两家去公堂打了近三个月的官司,直接导致地里所有的稻苗全枯死了。孟将军可知何意?”
孟天锡一愣,良久才道:“先生是想说,即便形势暂时于我有利,也不可短视近利,得荫忘身?”
宋策微笑,既没点头也没摇头,只淡淡道:“告辞。”
“先生!”孟天锡上前半步,突然开口道:“我可以向先生保证,即便先生日後不能为我所用,我也绝不为难先生,更不会强迫先生做不愿做的事。今日先生想走,我绝不阻拦。陆英,你亲自取百金奉给先生,以示我孟家军的诚意。”
陆英撇了撇嘴,折扇“啪”地一声合在掌心,“先生到底是不肯说句实在话。罢了,请吧。”
宋策伸手拿起一旁的草药,对孟天锡微微颔首:“孟将军好意,宋某心领了,不送。”话音未落,他便悠悠转身,不疾不徐朝亭外走去。
陆英望着那道清瘦单薄的背影,发出一声冷哼:“这穷书生倒是会装腔作势,天锡何必对他如此客气?”
孟天锡擡手按住他的肩膀,淡淡道:“陆英,不管此人是否有真才实学,你今日此举,已大大怠慢于他,日後万不可如此了。此人方才那番话,看似不着边际,实则是暗藏玄机。你呀,不妨仔细想想。”
“哼!我看天锡你就是太过瞻前顾後!这种书生我见得多了,多半是看我们孟家军势大,故意拿乔想擡高身价。依我看,不如直接把他绑了随军,再以其家人相胁,量他也不敢不从!”
“糊涂!”孟天锡的声音陡然严厉起来,重重道:“陆英,切不可胡来!如此良才,绝不能妄动!若先生有任何差池,我唯你是问!”
陆英一愣,闷了好半晌才悻悻道:“是。”
等宋策独自一人回到村里时,已是傍晚。他推开院门,快步走到东屋放下药包,和声道:“娘,我回来了。大夫说这药很对症,你喝上三服就能痊愈了。”
“阿策,你这话当真?”文秀一脸惊喜地放下手里的热汤,拎起药包仔细看了看,“那我这就去竈房给娘煎药!”
“嗯,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