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了建元元年恩科唯三的女举人。
次年,也就是建元二年恩科春闱。
来自冯乘县江家村的江君宝,参加了恩科,被点为探花郎,赐进士及第,并于同年入翰林院任编修。
承恩伯夫人也参加了这场会试,取得了二甲第十一名的好成绩。
其她两位参考的女举子也都榜上有名,分别位列二甲第二十一,和二甲二十九名的好成绩,金榜题名。
这可是自朝廷开女科以来,第一次有女学子考中进士,还一下就是三位,天下轰动。
这可是同男子们在同一考场拼搏出来的,未掺半点水份。
谁说女子不如男!
琼林宴上,江暖亲自同三位新晋的女进士们谈了许久的话,鼓励她们上任後好好做事,为百姓谋福祉。
吕青青早已习惯,其他两位则受宠若惊。
她们表示,定会好好做事,不负陛下和公主殿下的期望。
吕青青如愿以偿去了大理寺,跟在她伯父手下,从七品的主事做起。
这是她从小的梦想,经过多年的努力,她终于实现了。
另外两名女进士,也都留任京城,全都被赵谦要走进了户部。
有之前的江暖和吕青青的工作打底。
他可太知道女下属的好处了。
做事细心周到,而且思考问题的角度与男子完全迥异。
遇到事情的时候,询问她们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而且现在女官员的人数还太少了,算是稀缺资源,以後等人数多了再考虑外放。
江君宝则在江彦和江暖的资助下,在京城买下了一套小院子。
江彦又给他送去了几个丫鬟小厮,以便更好的帮他打理小院,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江君宝进士及第返回江家村省亲的时候,顺便也把奶奶和妹妹一起接到了京城,至此一家团聚。
江暖特地把这祖孙三人接到了镇国公府,请他们吃饭。
一进门,老太太就拉着两孩子给江暖跪下了,狠狠的磕了三个头。
江暖拉都拉不起来:“婆婆,你是长辈,我是晚辈受不起的。”
老太太抹着泪说:“暖暖,要不是你和彦仔一路帮扶我们至今。
我们一家子哪敢想今天,只怕我老婆子骨头都烂光了。
不过磕几个头而已,无论怎麽论,你都受得起。”
九年过去,江君宝的妹妹江萱也已经长成了小少女,眉清目秀的格外好看。
小姑娘格外的真诚:“暖暖姐姐,你受得起的。就连我的名字,也是当年您给起的。”
江暖欣慰的摸了摸她的发顶:“好姑娘,长得可真好,像你娘亲。
既然来了京城,就跟哥哥一起好好的过日子,照顾好你们的奶奶。
她这一辈子拉扯大你们兄妹两个,是真的太不容易了。”
“嗯,暖暖姐放心,我们会的。”
小姑娘已经读了许多书,受亲哥哥和江彦的影响,她也想参加科举考试。
将来做一个对国家对朝廷有用的人。
小姑娘有这样的志气,江暖当然要予以鼓励。并且送了她一整套的文房用品。
吃完饭,临走之前,老太太又同江暖聊起了另一件事。
“暖暖,还有一件事,婆婆要麻烦你。”
“您说!”
“我家君宝已经满了十八上十九岁,也到了该成婚的年纪。
可我老婆子初来乍到的又大字不识一个,也摸不着这京城里的门道。
所以就想着请你帮着君宝问问,寻摸个合适的姑娘。
君宝虽然是探花郎,可咱们家的条件就摆在这里,高门大户里的姑娘是绝不敢想的。
只要对方身家清白,不嫌弃我们老的老小的小拖累,能过日子就成。”
这要求确实不过分,江暖没多想就一口答应下来。
回头就去找了江君宝,问他可有心仪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