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运城系列2,案件大全集03 > 第31章 收官庆祝大会(第4页)

第31章 收官庆祝大会(第4页)

说完,她梗着脖子看向陆景辉和贺俊豪,像是在等待反驳。

陆景辉接过话筒,目光平静地看向蒙兰溪,语气沉稳却条理清晰:“我来跟你解释。先,六年级学生小学毕业后,到了中学还要再考一次分班考,你觉得有意义吗?与其重复考试,不如在小学阶段就通过‘入场券’筛选出有意愿且适合的学生,提前让他们接触初中的学习节奏——这才是‘连接模式’的关键,是让他们提前适应初中生活,包括课程难度、教学方式,尤其是代数这类小学和初中衔接的重点科目。”

“至于初三,搬到高中部也是同理,让他们提前适应高中的作息、课堂氛围和知识体系,等正式升学时就能少些衔接障碍。”

他微微蹙眉,看向蒙兰溪:“而你说的跨年级‘混龄互助’,看似灵活,实则容易导致教学目标模糊——低年级跟不上,高年级嫌进度慢,最后反而会打乱教学秩序。这不是行不行的问题,是有没有经过实际验证的问题。我们的模式已经在多个城市落地,学生的适应率提升了近三成,这就是效果。”

一番话直击要害,既解释了模式的核心逻辑,也点出了对方想法的弊端,让在场不少教育界的人纷纷点头认同。

蒙兰溪咬了咬唇,视线转向台下,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又抬眼看向陆景辉:“那高三学生呢?你们的‘连接模式’只到初三和高一衔接,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压力最大,你们就不管了?按你们的逻辑,是不是也该让高三和大学衔接?可我没听说你们做过这方面的尝试,这不就是顾头不顾尾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语气里带着几分挑刺的意味,显然是想从模式的覆盖范围上找到突破口。

陆景深走上前,接过话头,语气肯定地回应:“并非不管。高三上学期的学生,我们会根据他们的学分进行排序,从学分最高的开始优先录取。至于那些学分不达标的学生,会在下学期进入专项补学分阶段,集中精力补足差距。如果到最后还是不达标,就会面临淘汰——这是为了让学生从高一就重视积累,避免到了高三临时抱佛脚,也是对他们未来负责。”

他顿了顿,补充道:“每个阶段的衔接重点不同,高三的核心是‘分流与冲刺’,和中小学的衔接逻辑虽有差异,但都是为了让学生平稳过渡到下一个阶段,这也是‘连接模式’在高年级的延伸。”

一番话把高三阶段的安排讲得明明白白,既回应了疑问,也体现了模式的完整性,让在场的人都露出了理解的神色。

蒙兰溪眉头拧得更紧,往前凑了半步:“学分?淘汰?这和你们说的‘适应’根本不是一回事!高三学生本来就被高考压得喘不过气,你们还要用‘淘汰’来逼他们,这不是在他们背上再加一块石头吗?”

她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认同:“再说学分,谁来定这个标准?万一标准不合理,不就成了你们随意筛选的工具?还有那些被淘汰的学生,你们想过他们的出路吗?是让他们直接辍学,还是另寻他路?这种只看结果的模式,根本没考虑学生的心理和未来!”

说完,她目光直直地盯着陆景深,显然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

陆景深看着她,继续解释:“学分标准很明确,ooo分就能提前录取。而且我们这里没有高考、中考这些统考,全凭学分说话。”

“这ooo分里,ooo分是‘关爱分’,由家长根据孩子的日常表现评定,比如家庭责任感、沟通能力这些;另外ooo分是‘学习分’,涵盖作业完成度、课堂参与度、课外活动成果等多个模块,每一项都有具体的评分细则。”

他顿了顿,语气更肯定了些:“你别觉得这标准随意,我们当年上学时就是按ooo分来的,这么多年一直没改过,公平性有目共睹。”

蒙兰溪听得彻底懵了,张了张嘴,好半天才找回声音:“没高考中考?那……那家长给的关爱分,要是有人偏袒怎么办?还有学习分,课外活动怎么算分?难道参加个兴趣小组也算?”她一连串抛出好几个问题,显然对这种全新的评价体系完全摸不着头脑。

陆景辉接过话头,语气带着几分果决:“户外的、校内的,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都算——参加科技小组能加分,加入志愿者团队能加分,哪怕是组织个读书分享会,只要能体现能力和积极性,都在评分范围内。”

“至于为什么不搞高考、中考,因为我们觉得没必要用一次考试定终身。大学体系也早就改了:五个王牌大学分别对应警察、医生、消防、体育、律师这五个核心职业,其他职业需求则由各类专业学院承接。而这五个王牌大学,除了看学分,还会参考家庭职业背景优先录取——比如父母是医生的,孩子报考医科大学会有倾斜,这是为了让行业经验更好地传承。”

他话锋一转,看向蒙兰溪:“我和贺俊豪没上过大学,但这不妨碍我们推动教育改革。你看何风生,他一路从基层侦查员做到核心骨干,靠的就是实战积累,不是文凭。我们能当上校董,凭的是把‘连接模式’从想法变成现实,是让几十个城市的学校真正受益——这才是改革的意义。”

“你总说自己的想法好,可除了论文和几次研学,有什么能证明你的模式能落地?别总抱着老一套不放,教育早就该往前看了。”

一番话掷地有声,既讲清了体系的逻辑,也直指问题核心,让蒙兰溪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再也说不出反驳的话。

蒙兰溪深吸一口气,像是豁出去了似的,声音陡然拔高:“你们总说sci多厉害,说陆景辉、贺俊豪的父亲是最初的优秀侦查员……可sci到底凭什么能插手教育改革?你们是调查机构,又不是教育部门,凭什么主导这么多城市的学校模式?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利益牵扯?”

她目光扫过在场的sci成员,带着几分怀疑:“我看你们就是借着调查机构的名头,跨界抢占教育资源!否则为什么偏偏是你们推动的模式能在这么多城市落地?那些所谓的‘成果’,说不定就是靠着你们的影响力强推出来的!”

这番话带着明显的敌意,把矛头直接对准了sci的公信力,让现场的气氛瞬间又紧张起来。不少sci的老成员皱起了眉,显然对这种质疑很是反感。

我握着话筒,目光平静地看向蒙兰溪,声音清晰而有力:“先,陆校长和贺副校长是教育界的前辈,他们的儿子陆景辉、贺俊豪既是sci的调查员,也因父辈的渊源参与学校相关事务,这是双重身份带来的更多可能性,就像多一条路可以走,并不冲突。但无论有多少身份,我们最终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和你、和在场的所有人一样,都在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至于我为什么创建sci,最初是为了整合各方力量,解决那些跨区域、跨领域的复杂问题——教育领域的痛点,恰恰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之一。陆、贺两位校董能推动改革,靠的是父辈在教育界的经验积累,加上他们在sci锻炼出的执行力,这才让‘连接模式’能落地生根。”

我顿了顿,反问她:“你一直质疑这个、否定那个,却从没说过自己愿意为改变做些什么。我们在实实在在做事的时候,你又在做什么呢?”

蒙兰溪愣了愣,脸上的怒气和质疑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犹豫和试探,她抿了抿唇,声音低了些却很清晰:“如果……如果你们的模式真像说的这样,能实实在在改变教育现状……那我能不能申请加入?”

她攥紧了衣角,眼神里带着点不确定:“我之前表的论文里,也有关于跨校资源整合的想法,或许……或许能帮上点忙。我可以从基层做起,不用当什么副董,就想看看这‘连接模式’到底能不能行得通。”

这番话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连她母亲都愣住了。现场静了几秒,随即有人开始小声议论,目光里多了几分释然。我看了看陆景辉和贺俊豪,两人交换了个眼神,陆景辉微微点头:“欢迎。但前提是,你得先沉下心来,从了解每个城市的学校现状开始——改革不是喊口号,得一步一步走。”

蒙兰溪用力点了点头,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松动的笑意,刚才的针锋相对仿佛成了一场漫长的磨合,最终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落了幕。

我握着话筒,目光沉静地扫过蒙兰溪,语气里没了之前的争辩,多了几分疏离的坚定:“你想加入sci?先问问自己有什么资格。据我所知,你才刚高中毕业吧?而我们sci已经走过十年了——这里的人,有的是我从小玩到大的伙伴,知根知底;有的是初中、高中一路同行的同学,一起熬过最难的日子。我们之间的默契和信任,是十年时间一点点磨出来的。”

“你呢?凭什么觉得能轻易挤进来?还想要什么权利?别以为用这种‘先加入再往上爬’的心思,就能复制别人的路。我明明白白告诉你,这里不是你钻营的地方,更不是什么相亲会——今天是庆祝会,不是招新会、报名会,我们早就不对外招收新人了。”

我顿了顿,声音冷了几分:“sci现在有o多人,团队已经稳定,我没打算再添人。尤其像你这样,一上来就带着功利心,想靠着‘加入’一步一步往上挪,甚至想把别人拱下去——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手段,在我们这儿行不通。”

说完,我转向全场,扬声宣布:“好了,关于刚才的分歧,到此为止。各位,我们接下来举行最后一项任务。”

这话像一盆冷水,彻底浇灭了蒙兰溪最后的期待。她瞬间炸了,指着我尖叫起来:“你们就是排外!就是怕我能力比你们强!什么十年情谊,说白了就是抱团垄断!我看你们根本不是在做改革,就是想守住自己的小圈子!不给我机会,你们迟早会被淘汰!”

她一边吼一边跺脚,眼泪混着愤怒涌出来,之前那点收敛的锋芒彻底变成了失控的撒泼,和庆祝会庄重的收尾氛围格格不入。

我看着情绪失控的蒙兰溪,语气平静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你说的这些话,我们听了太多,早就没意义了。你连sci里‘s’的含义都不知道,又谈什么加入?你这样歇斯底里,对得起一直为你奔走的母亲吗?”

“你以为加入sci是为了争位置、谋特权?可你知道我们为什么创建sci吗?是为了守护那些像星星一样在天上看着我们的母亲——包括那些模范兄弟已故的母亲,他们能加入,是因为这份信念。”

“我和王思宁的故事结束了,那些前辈的故事也落幕了,但sci的故事永远在继续。而你,从你选择用撒泼来争取一切的时候,你的个人故事就已经失去了走进这里的可能。”

我抬眼看向全场,声音清亮:“好了,本季的故事到这里结束。敬请期待《探案吧oo》二周目。”

蒙兰溪彻底被激怒了,她像疯了一样往前冲,被旁边的人死死拉住,嘴里却嘶吼着:“你们凭什么定义我的故事!sci就是个笑话!什么守护母亲,全是骗人的幌子!我不会就这么算了的,你们等着!”

她的尖叫在会场里回荡,与即将开始的收尾环节格格不入,却终究没能改变任何结果。

我皱了皱眉,语气里带上了几分无奈:“行了,你现在能感受到了吧?sci里的‘s’,代表的就是‘思念’,思念我们各自的母亲,这是刻在骨子里的初心。骗人?幌子?这些在我们这里从来都不存在。你到底在想些什么?又想干什么?”

“我再说一次,这里是sci的庆祝会,是属于我们团队的盛会,不是你泄情绪、质疑来质疑去的地方。你能不能别再揪着不放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