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他人缘好运气还好。
苏景殊托着脸没说话,他怕他说实话老哥要捶他。
那是人缘好吗?那分明是怕他也是个看上去成天乐呵呵实际上却心狠手辣的官场杀手!
小小苏整理好他的见闻札记,大苏整理好在任期间登州各县的变化,白五爷和老沈负责捧哏、啊不、查漏补缺。
进宫!面圣!
见着官家才能知道女真各部究竟有多少大宋的探子,其他部落的机密不能告诉他们没关系,完颜部那位到底是怎么从反贼成为贤者的必须得弄清楚。
倒不是这事儿多重要,主要是满足他们那无处安放的好奇心。
皇宫大内,官家正在欣赏西岭先生的最新大作,还一边看一边评价,“编的太仓促,不如之前的话本子环环相扣。”
太子殿下无奈抬头,“爹,他是去出使女真部落,不是去女真部落给女真人说书。”
仓促间能编个完整的故事出来已经很不错了,还指望他在异国他乡出书啊?
“故事不完整,他就说了一半,可能还不到一半,惹得完颜部那群小娃哭天抢地连吃饭都不香了。”官家煞有其事的感慨道,“幸好没给你弟讲,要是你弟听故事听到一半就没后续了他得把整个皇宫都闹翻天。”
太子殿下深吸一口气,看看他面前处理不完的政务,再看看他爹面前那寥寥几份皇城司密报,不明白事情什么时候变成了现在这样。
明明前不久还是他看皇城司密报他爹处理政务,怎么莫名其妙就调换了呢?
他只是太子,是储君,不应该、至少现在不应该由他来扛大梁。
爹,您看看这合适吗?
官家觉得很合适。
长大的孩子自然要为柔弱的老父亲分忧,太医总说他忧思过甚,儿子接过他肩上的重担他才好放宽心调养身体。
唉,怪他身子不争气,他要是能和儿子们一样精力旺盛他肯定不让儿子替他干活。
官家:柔弱jpg
太子殿下拿他柔弱的老父亲没办法,只能任劳任怨的干活儿。
好在从他爹登基开始他就一直在旁边帮衬,这些年接触到的朝政越来越多,他爹直接放手让他扛大梁虽然有点不适应但也勉强应付得过来。
如果他们父子俩不在一块儿办公就更好了。
以前他看着他爹处理政务偶尔添个茶倒个水感觉还不错,现在换成他当处理政务的主力,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看到他爹在那儿看话本子、啊不、看皇城司密报怎么看怎么不舒坦。
爹,您还不到四十岁,四十岁正是奋斗的年纪,不能这么早躺平。
太子殿下很想让他爹支棱起来,但是又怕真把他爹累出个好歹,只能苦哈哈的让干啥就干啥。
他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
宫人通报说苏景殊等人已到垂拱殿,太子殿下二话不说直接起身出去,他要亲自迎他的小伙伴回来让他的小伙伴看看他现在过的到底是什么日子。
官家收拾好桌上的皇城司密报,心道年轻人还是沉不住气。
不像他,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天塌下来都不耽误他当一个温和有礼的好官家。
话说子安子瞻回程赶一块儿了,子瞻见到许久未见的弟弟有没有心情大好赋词一首?路上看到吸引人的风景有没有写游记?写了也别藏着,呈上来他先欣赏欣赏。
至于子安的新话本子……
前半部分他已经看了,不合理的地方也标了出来,拿回去后好好修改修改,后半部分记得别犯太基础的错误,正好回京赶上过年放假,大半个月的时间也别只顾得玩,把后半部分写好再踏踏实实的玩儿。
年后有武举考试,两府三司的人员也要调动,安排人事是个费脑筋的活儿,他把政务推给儿子自个儿也没闲着,天天琢磨琢磨这个琢磨琢磨那个忙着呢。
太子殿下带着前来回话的几个人进来,此处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苏景殊知道小金大腿有很多话想和他说,不着急不着急,等他和官家汇报完情况再说。
从京城到幽州再到女真完颜部的见闻札记送到官家面前,幽州的情况有使节团汇报不用多说,小小苏大人主要汇报女真各部的情况。
他们只在完颜部逗留几天不假,但是沿途的见闻也能窥到女真各部的情况。
女真人单兵作战力很强,即便没有大宋插手完颜部也能在几十年内统一生女真各部,到时女真人和契丹人展开大规模的战事契丹人大概率防不住。
完颜部目前盯上了有榷场的宁江州,第一步是宁江州,第二步是黄龙府,第三步可能就是辽国的东京辽阳府。
辽国朝廷对完颜部已经生出些许警惕,不过辽帝似乎依旧没把女真人当回事儿,连不让女真人到幽州的决定都是辽国大臣兰陵郡王萧兀纳再三建议才做的。
熟女真各部已经被辽国统治多年,除非辽国看着要亡,否则就算生女真各部要造反他们也八成不会参与。
不过完颜部内部也不太稳当,首领完颜劾里钵和他的弟弟们关系亲密无话不说,但是他和他的弟弟们似乎有意无意的无视他们家大哥完颜劾者。
按照女真习俗,如果不是完颜乌古乃偏爱次子,他死后继承首领之位的应该是长子完颜劾者,而不是如今这位完颜劾里钵。
完颜劾者自个儿可能会习惯这种日子,但是他儿子完颜撒改瞧着很有出息,不比完颜劾里钵的儿子完颜乌雅束差。
如果完颜劾者没有被剥夺继承权,首领之位在他的弟弟们之间轮过来一遍儿后会由他的儿子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