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扶弟魔家的女婿 > 140150(第12页)

140150(第12页)

王博两个好奇,问他:“你们家开商场的啊,我家开杂货店的,刘冬他家里做服装的。”

庄玉春:“哦,我爸爸管商场的,我妈妈开厂的。”

王博在他肩上拍了拍:“行啊小老板啊,你们家可真是低调得很。”

像人家施宇恒,听说家里也是做什么生意的,那拽得跟二五八万一样,就差没有把我有钱几个字写在脸上了,还喜欢在女生面前装阔,经常拿着钱请女生们吃饭喝饮料。

还跟那些女生说,他家里有大哥大,有小轿车,让别人信以为真,还哄着人家跟他谈男女朋友。

庄玉林也不是暑假就当真不回去了,他跟爸爸庄民国说的:“我跟同学谈了生意,放假要带着人去他们那里做实地考察,等定下来会直接从外地买回省里的票。”

他没透露去谈的什么生意,庄民国问了也没问出来,庄玉林还跟他保密呢,说什么要等谈好了再跟他们说,庄民国只能让他多带几个人过去。

庄玉春放假就回来的,在城里住了两天就回乡下去了。

他的好兄弟刘喜喜正式成为了个体户,开始白手起家,曾经的工人母亲刘三婶给大孙子进的货是卖糖果糕点,让他推着车在几个村去卖。

庄玉春:“这不就是货郎吗?”

刘喜喜反驳:“不,这是推车郞。”

他说的,他这还算好的了,他叔去城里卖红薯,他奶奶都没给他配一个推车的。刘三婶说的,大孙子还小,不能担挑子压了,用推车,刘大壮正当壮年,适合担挑子。

刘三婶对刘喜喜他爸妈也有要求的,让他们积极伺候庄稼,争取把产量提上来,每年靠着田地多挣钱,这样他们一家都抱成团的,劲儿往一处使,不怕不能白手起家当老板。

庄玉春还提出建议来:“为什么你们不包个鱼塘养鱼,还可以养鸡养鸭呢,我奶奶说隔壁村有人去年养了几大群鸭子,家里连电冰箱都买上了。”

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穷不到哪里去的,早两年是一股脑的跟风买电视机,现在电视机过了就是电冰箱了。

说是家里买得起电冰箱的那才叫家里有钱了。

要跟人家城里学,人家城里早几年就买上电冰箱了,他们现在买已经晚了不少了,要是家里要娶媳妇的,没有盖小楼房,家里没有电视机电冰箱,那都不行的。

七十年代兴盛的结婚三大件叫三转一响,到现在已经没人提了,那时候稀罕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现在可不一样了,现在城里电冰箱、电视机,还要洗衣机,结婚前还要拍婚纱照。

农村跟城里不一样,早两年家里都买了电视机,现在兴要电冰箱,像洗衣机农村没人提,毕竟农村跟城里不一样,农村吃水用水不用钱,洗衣服也方便,谁家要是买洗衣机,还要被骂一句懒的。

电视机能看,电冰箱能保险,洗衣机能干嘛,他们用水又不要钱,洗衣服多方便啊,买这个就叫浪费!

像婚纱照之类的,就更不用提了,现在在农村还没听人说有谁去拍过婚纱照了呢,在他们看来,不管什么照不照的,不都是衣服吗,穿个衣服拍个照,要花大几百,这比买洗衣机还浪费,这就是钱多了才会去的。

说庄玉林创业卖婚纱,他们都摇头,说没人去的。

还跟庄炮仗两个老的劝呢,说叫他们当长辈的出面管管,给下边的小辈把把关,“他们人年轻,能知道什么的?还是要我们过来人才懂的,我们吃过的盐比他们吃过的米还多,什么苦难没吃过,心里有秤呢,他们年轻了,知道什么呢,就知道瞎花钱,要是不要我们给看着,家里的钱啊早就被花光了的。”

说这种话的不少,不止现在,就是到了几十年后,喜欢端老辈子的架子,喜欢用年纪来压人,给人指点江山的也不少。

用的理由几十年没变,还都是同一个,就是他们觉得自己吃的盐多,经验多,总结就是什么呢?活得长点。

活得长点就觉得什么都懂了,别人就什么都不懂了。

庄炮仗两个没听,他们都一把年纪了,哪里还会去讨这个嫌的,人家老头老太说,他们还反劝两句,“年轻人敢闯敢拼那是好事,我们老了,又不懂外边的门路生意的,那是给人瞎出主意。”

庄炮仗两个老的看了大孙子的婚纱广告,回头一直跟陈夏花夸,夸庄玉林那衣服好看,庄玉林穿在身上齐齐整整的,就跟真的新郎官一样。

还说等庄玉林以后结婚就照着这个来。

他们可是知道的,大孙子庄玉林这个婚纱在城里可出名了,生意好得很,在他们那里拍一套都是上千打底的,才不是那些人说的没人去。

刘喜喜是觉得庄玉春说得有道理的,搞个体户也有区别的,像包鱼塘这种就是现在干个体户的顶尖类了,还有的就是开店子卖东西的,去城里头进货,回乡下里头卖,在周边几个集市卖,人家荷包里头挣得也不少,每回腰间都是挎着包的。

但,他没钱啊。

这些都是要本钱的。

刘喜喜去年才初中毕业,算上现在到处卖货外,他之前还算是无业游民那一拨,现在做货郎,本钱还是他奶奶出的。

庄玉春狠了狠心:“你,你要是打算干,我,我可以借钱给你。”

他再三强调:“但是你得还,我们要写条子。”

说着,庄玉春还露出十分心痛的表情。

庄玉林是七月去外地的,去了一个月,八月份从外地回的省里。

回来后,庄玉林回乡下陪了爷爷奶奶住了些日子,又开始忙他的生意去了,九月份他们兄弟开学,庄民国是到十一月底才知道庄玉林去谈了个什么生意的。

庆花婚纱又拍摄了一则广告,展示了冬季婚纱和礼服,这次的几款复古优雅,还有下摆层叠的婚纱,做了长袖婚纱,配套的还有简单的头纱,拍摄没有选择在室外,而是在室内了,拖着长长白裙的少女从楼梯上缓缓而下,头纱覆盖,她慢慢走了下来,抬起眼,露出修长脖颈上带着的宝石,皇冠,戒指和手镯。

她提着裙摆,没有穿鞋子,但脚裸上戴着同款的细珠链子,过了门,是一道熟悉的长长的花廊和气球,几套婚纱刹那变幻展示,随着的还有数套不同的宝石。

最后是熟悉的庆花婚纱和庆花珠宝的图标。

十二月份,庆花珠宝在嘉美商场开张。

杨岸和陈洁是工人同志,两人是通过相亲认识的,已经处了大半年了,准备在年底领证结婚,正式共同组建一个家庭。

他们是单位工人,两个人目前工作稳定。

结婚之前拍婚纱照,是如今年轻女同志必备的,陈洁也不例外,她已经去看了好几家照相馆了,最后都在那些黑漆漆的婚纱下败下阵来,同事就给她推荐了嘉美商场的庆花婚纱,说这家包她满意。

但是庆花婚纱就是有一点,贵。

陈洁是在无意中看到了庆花婚纱的广告的,她平常都看的是本地台,很少换到其他台去,结果看到广告,顿时让陈洁惊为天人,当即就拍了板,她要来庆花婚纱拍婚纱照。

赶在星期天休息,陈洁把即将新婚的新郎官杨岸同志给拖到了嘉美商场,嘉美商场她也不是第一回来了,家里的电器都是在这里买的,但三楼陈洁还是第一回来。

一进入三层精品区,陈洁就被晃花了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