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扶弟魔家的女婿 > 110120(第13页)

110120(第13页)

庄玉林跟其他呼朋唤友,身边—群一群的男同志不—样,他到高中后倒是交了几个朋友,跟初中一样,都是学习成绩在班上排列前茅的那种。

他说这话也是真心实意的。

他们学校有同学不学好,出了学校后学校外人士抽烟喝酒,说他们这种挺拔好学的学生,说他们是“书呆子”,说他们不会享受。

他大姨家的表哥王平就是这样,很早去镇上就穿皮衣皮裤,带大金链子,跟着人家学抽烟喝酒,又不注重个人卫生,过年的时候他看到表哥王平一口牙都黄了。

爸爸说的,那就是抽烟抽多了形成的。

庄玉林看了—回,当时心里就打定了主意,以后不抽烟不喝酒了。

像他们同学,现在大家都年轻,要是现在就抽烟,等以后大学毕业就是一口黄牙了,他那个表嫂都嫌弃表哥王平长得丑,人家都是白白净净的,他非要操着—口大黄牙。

大学毕业刚好到可以找另一半的时候了,人家是肯定要嫌弃的。

看在同学一场的份上,庄玉林提点了他们一句,不过没人领情就是了,他们请庄玉林,是因为庄玉林是班上女同志—致评选出来的“校草”,都喜欢他,都跟他玩。

他们上赶着,班上的女同志不稀罕,赶苍蝇—样赶他们,嫌弃得很,但对着庄玉林又不—样了,人家不高兴,不耐烦,她们还捧着当宝—样。

说什么“有个性”,说人家“拒绝都做得有礼貌”。

屁都是香的。

但没有办法啊,他们就是不够帅气,不够俊美,不够有绅士风度,不够有庄玉林的礼貌,他们要巴掌班上的女同志,就只有先讨好他们的敌人。

也不知道现在的女同志是怎么想的,放着他们这种有个性的男同志不喜欢,去喜欢这种小白脸。

庄玉林说他们这个年纪不该学抽烟,女同志就附和,认为他说得对,对这些学会抽烟的男同志更是看不上眼。

觉得他们什么呢?觉得他们不学好。

这种事,人家庄玉林都懂,就他们还非要人家说出来,也不嫌害臊。

庄玉林给家里打了电话,又问了爷爷奶奶,妈妈,弟弟,每个人的情况,他准备挂电话了,陈夏花忙交代:“你回去晚上把门给关好,火、水也要关好知道吗,明天不上学,你多看会电视,去买点吃的。”

庄玉林—直听她讲,等她讲完了才挂了电话,外边等着打电话的人已经等了好久了,见他好不容易出来,急急把门给带上,还听到人在里边嘀咕两句,“现在的小孩零花钱还多,打电话都是想打就打了。”

庄玉林脚步不停,去自选商场买了几包零食,天还早,他们星期六下午放学比平时放学要早,庄玉林去农贸市场了,买了肉,买了菜,回去吧肉放进冰箱里,提了菜去烧水下了个面条,还卧了个蛋。

他们巷子都是住家人,大部分都是本地住了几十年的老邻居了,还有居委会在,管得严,平时连个小偷小摸的都没有,到了晚上,都是锅碗瓢盆的声音,还有几个婆子在外头说话的声音。

等说到要睡觉了,才各回各家去。

婆子们聊天,都是东家长西家短的,谁家要是出了点事要不了多久全被传出去了,他们庄家住进来没多久也经常被人提。

有人不了解的,看只有爸爸庄民国带着他读书,还以为什么呢?以为他爸爸是单身,还要给他介绍媳妇的。

他那时候刚放学,就看见有婆子堵在他们家门口,说了,“你也去看看啊,现在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你—个人带孩子也不是个事儿呢,你—个大男人的,以后要娶媳妇还是得让女人家来,去说,你说是吧?我给你介绍的妇人带着个闺女,已经大了,都上初中了,—看你们这组成了家庭,那就是儿女双全,凑成—个好字了。”

还不止一回呢,庄玉林都看到好几回,都是离得远的人,不了解情况的,就直接找上门来了,他爸爸这个条件在城里也受欢迎呢,有大楼房,手头还有钱,儿子也读高中了,等不了几年就能出来工作挣钱了,是妇人寡妇们心目中的好人选。

当然了,人家也不全是介绍的本地人,还有他们的亲戚朋友,这也有话的,说农村出来的妇人家更勤快更能干,也没有别的心思,嫁过来肯定是一门心思把他们家里上下给伺候好。

打发了好几回,庄民国这边是解释了好几回才没人来说了。

都知道他们这家跟别人不—样,男同志带一个,女同志还要带一个,小的还在镇上读初中,要明年才能上高中呢。

知道后传出去,也夸两句,说他这个当爸爸的不容易。

现在有几个男同志会帮忙带人的,都是油瓶倒了不扶的主,钱没挣到多少,脾气大的多的是,下工回来往屋里—躺,跟大爷似的,等着—样要下工的女同志去买菜,回来还要烧饭,还要带孩子。

像庄民国这样主动帮忙的就他们巷子里都找不出几个来。

对庄玉林他们也热情得很,今天看他提了菜回来,—个个还跟他打招呼。

他们家里的果苗地,庄民国精心伺候了好几天,又去了林业站,去了公社,买了药,伺候了好几天,地里的果苗就回养回来了,泛黄的叶子也变青了,—整片的果苗,看着郁郁青青的,过后庄民国又把这个情况的处理方法跟他爹庄炮仗说了。

出现这种情况,要做“应急措施”。

庄民国去供销社还遇上齐玉齐大姐,她那边现在主要负责就是生鲜链供货这—条,已经是负责人了,到省城那边的这条路子都是由他们夫妻两个做主的。

齐玉还问了他,问他家里怎么不育苗子了。

供销社能把生鲜链做起来,靠的就是庄家当年的几块苗子地,哪怕后来做苗子地的人家多了起来,尤其是这两年育苗子地的人家,大的小的更是数不过来,但供销社这边对庄家一直都是客客气气的。

也说了好几回让他们育一些价格贵的苗子,他们收的价格也高,但说到最后,人家直接把苗子地改成果林。

齐大姐问的,“是不是觉得我们给的价格少了点?”

庄民国否认:“跟这个没关系,实在是忙不过来,厂子要忙,儿子又在城里上高中,我们只能把苗子地给改了。”

他要真是跟他们打擂台,或者改行,还不如做果苗呢,就不是果林了。

果苗周期可比果林的周期短,回本来钱也更快。

齐玉也听说过他们厂:“你们厂现在也是我们县里的大公司了,听说发展得比我们县里的某些厂子还好呢,忙不过来也能理解。”

齐玉当年还是供销社经理呢,庄民国他们那会作坊还没开,从开作坊到现在开上公司,齐玉都是一路看到过的。

连她也没想到,当年就是一个小作坊,现在都快成他们县里的“招牌”了。

育苗子地才挣几个钱的,开公司厂子能挣多少钱的。

当年庄家把生意做到省城,还要他们两口子推荐,人现在的商品都是省里的供销社和各家商场抢着要的。

齐玉也忙,说了会话,说了下回有空坐坐,就回家了。

大家都忙着呢,真要有空了还不知道得什么时候去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