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刚长征,手下晋西北三巨头 > 102章 部队扩充到五万人兵工厂规模生产扩大(第2页)

102章 部队扩充到五万人兵工厂规模生产扩大(第2页)

再加上他们拥有了在平津以及河北地区招募兵员的权力,所以部队的扩张速度很快。

等到五月份的时候,他们的队伍规模如下。

炮兵团三千多人,拥有火炮上百门。

李云龙的100团,总兵力来到七千人,还有其它几支部队,兵力也都在七八千人上下。

这些步兵部队的总兵力,一共有三万七千多人。

骑兵团的规模有所扩充,来到五千多人,主要是他们根据地的北面,有不少地方和蒙古地区相连,可以搞到不少的良马。

除此之外,还新成立了两支部队。

一支部队是警卫营,营长黑娃,这支部队和一般的部队不太一样,他们装备的基本都是冲锋枪,还有半自动步枪,连机枪也是苏式武器。

全营虽说只有五百多人,但是这火力来说,就算是鬼子一个大队过来,他们也是丝毫不怵。

还有一支部队是辎重团,配备大量的骡马,还有之前反围剿缴获的五十多辆卡车,总兵力在四千多人,由纪心诚负责领导。

整个红34师的总兵力,已经来到了五万多人。

再有就是游击队的发展,各地方游击队刚成立的时候,只有不到一千人的规模,现在经过了一年多发展之后,总兵力已经超过了一万多人,活动范围更是相当广泛,最北甚至到热河地区,最南到河北一带,西面则几乎覆盖整个察哈尔地区,向东到山海关平津一线。

各地方的民兵部队,也已经成立起来。

说是民兵,其实都是一些农民组成的,在农闲的时候组织起来进行军事训练。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算是红34师预备役一般的存在,若是前线的部队有大量损耗的话,那么这些民兵可以在经过短暂的集训整编之后,就补充到基层部队。

因为他们掌握了基本的军事技能,平日里接受的也都是准军事化训练。

兵工厂的发展速度,要比韩明远之前预想的更快。

因为他们通过两个渠道,购买了大批的设备,原料,所以兵工厂的生产规模,相比于最开始的时候提升了数倍。

眼下整个千窟谷兵工厂的生产能力,每个月可以生产54式冲锋枪五百支,生产五六式半自动步枪每个月一千余支,12。7MM口径的89式重机枪,则可以做到每个月生产10挺,转盘机枪每个月可以生产20挺。

除了转盘机枪之外,另外三款枪械,都是韩明远提供的设计图纸。

当然,在跟李振堂提供这些设计图纸的时候,韩明远则是另外一种说法。

说那是从苏联人那里买来的图纸。

当然,原本不管是54式冲锋枪,当时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也都是仿制于苏联人的枪械,只是零部件结构更加简单,更方便当时生产能力比较匮乏的中国生产。

至于89式重机枪,这款重机枪则是国内枪械设计师的杰作,号称是全世界最轻的大口径重机枪。

作为一款12。7MM重机枪,整挺重机枪加上三脚架的重量,也只有二十六公斤。

作为对比,这个时代口径小很多的马克沁重机枪,战斗接近五十公斤。

苏联人的马克沁重机枪,更是达到将近七十公斤,需要用轮子拖着走,否则便难以移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