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晓娥也过来吃了酒席,今天没坐她家里的车,自从几年前林峰跟她说了让他们去港城,娄振华一直在关注上面的态度,和国内的形势,
现在的风气越来越不友好,尽管他已经把能捐的都捐了,还是于事无补,他们家现在活的很低调,轻易都不出门,也不参加各种聚会,
今天娄晓娥过来算是跟这帮认识了几年的小孩告别,他们家已经收拾妥当,最近几天就要离开,看到小伙伴们都有上学的机会,她很不甘心,要去读大学。
娄家的房产全部交给林峰处理,算是救他们一家的报酬,现在最不值钱的就是这些房产,普通老百姓房子多了守不住,
也只有自己的一帮小弟有能力通过各种手段收下这些房产还不会被查到,哪怕是租出去了,以后也能收回来,不过娄家现在剩下的房产也不多,多数是没租出去的。
林峰把大黄介绍给娄家,由大黄带他们去港城,他们到港城住的地方也安排好了,安全更是没问题,毕竟现在的大黄是港城的老大,黑白两道没有不开眼的敢招惹林氏集团,之前有过,都消失了。
娄家的古董也由大黄给折算成黄金一并带过去,去了之后愿意经商就自己干,不愿意经商就进林氏集团,可以说以后的路会顺风顺水,
两天后,娄家离开了四九城。
…
1962年8月29日
星期三
“山哥,二蛋,狗娃,我来了!”
快到中午的时候,轧钢厂的货车司机带着狗剩出现在四合院,
“狗剩,你终于来了,我都想死你了!”狗娃从屋里跑出来激动的抱着狗剩,林峰,林山也跟着出来迎接,后面还有好几个小短腿,都是各家这几年生的孩子,只要林峰几人在家这帮小屁孩都跟在几人屁股后面。
“人送到了,我回厂里了!”司机跟几人打招呼就要走,
“叔,喝杯茶再走!”
“甭客气,车上拉着肉呢,得赶紧送厂里,我走了!”
轧钢厂的货车隔几天就去趟村里拉肉或者蘑菇,现在村里人出来都是坐这个车,至于回村,再想办法,不过除了村长,别人很少出来。
林峰每年都带着一众兄弟回去过暑假,为了跳级,整个暑假每天都安排学习,狗剩也跟着一起学习,用后世的学习方法教现在的小孩太容易了,何况还能随便揍。
一群孩子在一起学习跟大人教情况不一样,大人教是被动学习,一群孩子一起,大家成绩都好,你自己要是成绩差都不好意思一起玩,只能主动拉近距离,
林峰是从一年级开始就逼着这群小伙伴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大家都养成了习惯,先把学习搞好再玩,
这几年因为城里的粮食肉类供应紧张,定量也下调了,农大加强了跟村里的合作,说白了就是多派点教授和学生到村里干活,由村里提供吃住,村里人很乐意这样,不用发工钱,管吃住无所谓,
村里最不缺的就是粮食跟肉,村长听了林峰的话,大食堂没有大吃大喝,而且提前存了不少粮食,都藏着呢,
最困难的时候村里也没人吃不饱,随着养殖场和蘑菇种植规模的扩大,村里的劳动力严重不足,
这几年有了这些学生,村里的养殖规模没有因为灾情而压缩,反而扩大了不少,农大也因为靠着村子成为四九城最滋润的大学。
有了这群教授和学生,村里也有不少成绩好的孩子,狗剩的学习也没落下来,今年跟林峰考到了一个学校,
狗剩之所以能考四九城的中专,是因为58年林峰的老家就被划到四九城,现在也是四九城的人,
“狗剩,咱们上中专了,不能再喊小名了,到学校影响不好,以后我们就喊你大名刘胜利。”
“好的,以后是不能喊小名了!以后就喊林山,林峰,林川。”
“中午带你出去下馆子,下午教你骑自行车,”
这次村里一下考了四个中专,村里开会决定由村里出钱,每个人奖励一辆自行车,以后只要考上中专的都有,林峰几人户口不在村里,但是几家都在村里的分红名册上,依然是村里人。
这次是由村里投票决定的,全票通过,每家都有孩子,都是望子成龙,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家孩子比别人家的差,要是真的不如别人,一定是鞋底子打少了。
从去年开始全国很多地方都采用工业券加自行车票才能买自行车,四九城一直只需要票,不过票很紧张,都是发到各个单位,
林峰老家村子作为四九城产肉大户,想要几张自行车轻轻松松,放出一点风声出去,那些工厂都抢着给送自行车票。
“下馆子不是要票吗?”从60年开始除了几个高档饭店外,别的饭店吃饭都得要票,
“没事,咱们家票多,够吃的!”
中午,林峰把陈兴国和王安平也喊了过来一起下馆子,小胖子这几天去他爷爷家显摆去了,考上中专在这边没地方显摆,到大院就不一样了,那边都认识,显摆一圈偶尔还能听到别人家打孩子的声音,多有成就感。
两天后,七人一人骑着一辆自行车带着自己的行李直奔学校,骑车过去接近一个小时,肯定不能天天往家里跑,只能周末回来,刘光福和闫解旷已经提前坐公交去了学校,要住校带的东西不少,也没法带人,
家人也没啥不放心的,毕竟从小学开始这群孩子就经常在乡下住两个月,一开始还有保姆照顾,后来就不用了,都是自己洗衣做饭,
现在的中专,大学只要考上就衣食无忧了,每个月十块钱左右的生活补贴,在学校里根本花不完,贫困家庭还有额外的家庭补贴,大学生的补贴稍微高点,可以说一个人考上中专大学,全家都跟着受益。
“大哥!”
学校报名处,几个小弟已经来了,他们没有骑车,家里安排车送过来的,一个星期才回家一趟,他们家长认为没必要,主要还是他们用车接送方便。
“你们啥时候到的?都报名了吗?”
“我们算着时间你们也该到了,就等着你们一起报名!”
一群娃娃报名大家都是一阵稀奇,初中毕业普遍都是十五六岁,现在孩子都早熟,初中毕业已经脱去稚嫩,这群小娃娃就成了学校的焦点,这个年龄基本上才刚上初中,
学校宿舍是筒子楼,一间住八个人,很是拥挤,没有阳台,一层楼共用一个卫生间,水房,通风也不好,楼道里充斥着各种味道,
林峰在分配宿舍时要求把自己一帮人分到一起,都认识方便互相照顾,主要是自己一帮哥们相互了解,相对讲卫生一点,没有臭脚丫子,跟臭脚丫子住一起,晚上能熏的睡不着觉,时间长了自己都能腌入味。
负责分配宿舍的老师看到一群娃娃也没为难,把一群人分到相邻的两间宿舍,
自此,林峰和自己的一帮小伙伴一起开启了新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