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我是学生,皇位给我 > 第299章(第1页)

第299章(第1页)

弹劾史家的人还不是一个,看有人站了出来,跟风的以及早有不满的人也都跟着站了出来,纷纷炮轰史家人。

李暮歌一脸为难地说了两句调和的话,实际上是拉偏架,颇有些为史家人伸冤的含义,说只凭借庶民两句话,以及一份来历不明,言语不真的报纸上的文字,不能定一个朝廷官员的罪。

拉偏架本来就会让吵架的人心情更加暴躁,更不要说,今日站出来的人都希望给自己博一个美名,若是史家人无罪,全身而退,他们的算盘就落空了。

那今日站出来,就等于白白得罪了那些想要保住史家的大世家,他们还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岂不是白干了活,还惹一身骚。

因此站出来的言官言语越来越激烈,扣在史家头上的帽子是越扣越高,到最后,史家在他们口中,已经成了最大的害虫,若是不将其铲除,国将不国!

好像大庄第二天要亡国了,亡国的罪臣就是那史家人。

李暮歌也很为难,她还是一副站在史家人这边的表情,好像很不赞同朝廷因为一些捕风捉影的流言罢免官员,但最后,她“被迫”将史家人罢官了。

还命令他们与夫人和离,夫人归家后另嫁,想带孩子走,可以将孩子带走。

毕竟史家这样的家庭氛围,还有这样的爹,太不利于孩子日后的成长环境了。

见李暮歌愿意放过自家女儿,史家的姻亲瞬间改口,一句维护的话都不说,恨不得将史家人就此钉死在耻辱柱上。

墙倒众人推,史家三人再怎么喊冤,也没办法改变自己倒台的下场了。

等李暮歌当即决定要罢免史家三人,将三人逐出长宁城时,朝廷上下一片赞美之声。

好像李暮歌已经成为千古一帝,是史无前例的明君。

李暮歌看着那一张张写满满意的脸,再看看几个站在文官前列,脸黑成锅底的世家大臣,特别想笑。

在她笑场之前,她宣布了退朝。

当天,她的决定就传遍了整个长宁城,长宁百姓无不拍手叫好,赞颂李暮歌的英明。

史家三人下台,世家大族在朝堂之上的势力受到了打击。

因为史家三人是以如此不体面的方式离开朝堂,所以对于接替他们的人选,朝廷总体以严谨的态度为主,恨不得将接任者祖宗十八代都查清楚,家里但凡曾经传出点儿不对劲的传闻的,都不能要。

选来选去,选到了寒门出身的官员身上。

没法子,世家大族在这世上,怎么可能没点儿阴私,家大业大,族人也多,出老鼠屎的概率太大了。

倒是寒门,近几代人少,事儿也少,清清白白的人也多。

覃昌等人再聚首的时候,气氛较之以往要严肃数倍。

起初他们谁都没将那位年轻的储君当回事,哪怕储君在外头大杀特杀,灭了好几个地方上的豪族,他们也没觉得这火能烧到自己头上。

但现在,他们是真怕了。

“那位到底是怎么知道如此隐秘之事的?史家的事情,连老夫此前都不曾听过半分!”

一位杨姓官员开口,他是在场年纪仅次于覃昌的人,品级不高,正好是礼部另外一位侍郎。

他这个年纪还是侍郎,这辈子是很难升上去了,但杨家这几年多了好几位青年才俊,后继有人,因此才被覃昌请了过来。

崔家的成国公坐在位子上微微闭目,一副老态龙钟的做派,手上拄着拐,脸上全是褶子。

他不乐意参加这种私底下的会谈,更不愿意看见覃昌那张老脸,但是没办法,他儿子实在是不争气,为了崔家不被人坑死,他只能拄着拐杖过来了。

“成国公,依你看,此事是不是那位的手笔?”

“肃国公,你应该已经查出些线索了,别遮遮掩掩那般小气,说出来看看吧。”

成国公不上当,绝不第一个开口,他怕崔家一个不小心被推到风口浪尖上去,跟储君对着干。

崔家一直以来就是以避世为主,说是避世,其实难听点儿就是苟着,不主动站队,不挑起纷争,就老老实实苟着。

与覃家的理念截然不同。

覃昌暗骂一声老泥鳅,干咳一声,吸引在场几人的视线后,他道:“报纸这东西,是个新鲜的玩意儿,和官府的邸报有些许相同,但又截然不同,能够在长宁城大张旗鼓宣扬那些犯上的话,若说是没有皇室的准许,老夫是不信的。”

“那位年轻,行事向来不拘小节,常有奇招,此举定是那位的手笔没错了。”

“那位会不会还知道很多别的事情,她会不会全都刊登在报纸上?那咱们之后又遇见如史家三兄弟这样的事,到底该如何应对?”

“那些言官跟不要命了一样,明明之前都吃了咱们的好处,却还是在朝会上弹劾个不停,他们是不想活了吧!”

“依我看,就该先让那些言官学会闭嘴,只要他们不说话,光凭几个庶民,能翻出多大的风浪来?”

“是极,是极。”

显然,他们之前都已经统一意见了,认为报纸绝对是李暮歌弄出来的玩意。

他们现在最害怕的事情是,李暮歌究竟是怎么知道史家的秘闻?偶然得知,还是特意去查?如果是特意查得,她还知道多少?

她会不会也知道自己家的那些秘密?

覃昌眼神一扫,将众人的心虚尽收眼底。

这群人在心虚什么?自然是心虚自己家里的那点儿丑事。

他被气得深吸两口气,全都一把年纪了,真的是一点儿老脸都不要,全都干了见不得人的事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