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开封1044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家宴(第1页)

第一百六十四章 家宴(第1页)

重阳节当晚,白玉堂在院里摆了酒,特地叫老魏做了一桌菜送过来,又叫十三去樊楼买了桂花酒。

晚间,十七从后院里挪过来几棵新开的桂花,阵阵香气袭人。

桌上摆的都是老魏的手艺,循着大家爱吃的几样做了。

有林叔喜欢的百味羹、生炒肺、鸡蕈、烧臆子和决明兜子。萧华和白玉堂一样爱吃鱼,老魏便做了些河鲀、紫苏鱼、沙鱼两熟、入炉细项、姜虾和酒炙肚胘。十三偏爱家常菜,老魏照常做了胡饼、白肉、汤骨头和乳炊羊。他又知展昭爱吃蟹,便送来了蟹酿橙,还多做了些酒蟹和他们爱吃的把鲊,他也一并送了来。白玉堂又让他做了些应季的荔枝腰子、葱泼鸭和西京笋来给大家吃。

果子则仍然是姜嫂子的手艺,除了白玉堂爱吃的佛手疙瘩等物,又新添了海红、肉牙枣、霜蜂儿、回马葡萄、香榧子和温柑等。

众人在院中吃饭,白玉堂又端来一坛东阳酒,叫十三分给大家,“这是林叔特地从婺州带过来的东阳酒,是旧年冬日里酿的,滋味甚佳,现在虽不在节气里,但小酌一杯也无妨。余下的拿去泡了青梅,封起来存好,来年春天再喝。”

此时桂花香气正浓,众人饮了桂花酒和紫苏酒,白玉堂照例仍喝着香琼酒,因怕醉倒,每人只浅浅饮了小半杯便罢了。

萧华坐在展昭旁边,一面尝着老魏送来的鱼,一面向白玉堂道,“这紫苏鱼味道便罢了,怎地这沙鱼如此腥?下次还不如做了炒沙鱼衬汤来喝。”

白玉堂笑道,“这沙鱼还是林叔特地从杭州带来的,并不是汴京铺子里卖的旧货,三哥还嫌不好,可知满城里也没几户人家能吃到,你还嫌不知足。”

萧华撇嘴道,“我满心以为,跟着大公子到了汴京,这口味会改一改,哪知,竟是刻在骨头里的,改不掉的。”

展昭吃了一筷螃蟹道,“我同萧华一样,原以为在汴京几年,会习惯北方饮食,却不知日常还是偏爱家乡味道更多些,离了没两日,便想得紧了。”

林叔接口道,“是了,从小在哪里住得久了,口味便是一辈子都改不掉的。便如这汴京城里,我瞧着卖羊肉胡饼的摊子不少,以为还是北境的人更多些,哪知,原来鱼市竟也一样的热闹,可见南方来的人多了,城里铺子的口味也跟着变了些。”

听了林叔的话,展昭也笑了,但很快,他想到了南宫,又陷入深思。

-----------------

展昭想,南宫曾说他的家乡在赵州平棘,便属北境,连年战乱,全村都被辽兵杀了。

“他说当时才四、五岁时,被宋军救了,后又被一农户养大,不想养父母也因战乱而死,他便四处漂泊。后机缘巧合,拜了位军中将军为师,才习得武艺,闯荡江湖。”

展昭觉得奇怪,赵州平棘虽地处北地,饮食上却接近中原口味,而南宫日常吃的多是些羊肉、面食,更偏向西部多些。“莫不是,他隐瞒了自己真正的身份?”

饭后,展昭和白玉堂讲起对南宫的怀疑,便是饮食这一项上,南宫与西夏人别无二致,令人生疑。

白玉堂本就不喜南宫,加上鬼樊楼蜀中商人的话,更觉得此人面目可憎,“以他今日的身份地位,已衣食无忧,为何要隐瞒身份?”

“若是寻常百姓,并不会连家乡都羞于告人。初见他时,他只说是赵州人,因战乱流离失所,很多事年纪太小都记不得了。现在看,他刻意隐去了家乡,应该是那里有什么,他怕被人察觉出来,引人猜测。既如此,应与他真实的身份有关。”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他根本就不是宋人,而是西夏人。而他现在又恰恰在皇城司,所以,他不敢说,他也不能说。”

“鬼樊楼的陶雾曾入京东路曹州的广济军,在军中呆了几年,后来离开军队,才到汴京来,在鬼樊楼营生。若他与南宫交好,说不得,这其中定有别的事在里头。”

“广济军在定陶,临近宋辽边境,若南宫说他是赵州人,赵州本就在辽境内,既如此,他便是辽人无疑。怎地,他敢称自己出生辽国,却不敢说自己是西夏人么?”

展昭仔细想了想,笃定说,“他很小心,说在赵州时,燕云十六州还是我朝土地,因此,他仍属宋人。”

白玉堂听了,连连冷笑,“宋人?辽人?若他黑了心肝,哪里人也是一样的,且不说他来找我,想要离间我二人时的一番说辞,真是让人恶心。”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