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东方韵”系列还缺七套设计。
这七套,不能只是漂亮。
它们必须有故事,有足以打动国际评审的力量。
“晓玥姐,又熬到半夜?”
小卫推门进来,手里端着杯热茶。
她一眼扫见满桌揉皱的图,忍不住皱眉。
“这些……都不行吗?”
苏晓玥按了按太阳穴。
“不纯粹。”
她轻声说,语气透着疲惫。
“黎国不缺好看的衣服,他们想要看的是,真正华国人心里的东西。”
小卫歪着脑袋想了会儿。
“要不……咱去走走?你上回不是说,安美农场那批蓖麻蚕丝让你一下有了感觉?不如再跑一趟?”
苏晓玥脑子里嗡嗡作响。
是啊,她一直以来都执着于照搬未来的图案。
却忽略了最珍贵的其实就在眼前。
那些活生生的日常,才是灵感真正的源头。
“你说得对。”
她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眼神坚定。
“我后天就去苏市。”
苏市的早晨,苏晓玥独自一人去往老城深处的刺绣研究所。
她伸手推开木门,出“吱呀”一声轻响。
院子里安静极了。
几位头花白的老师傅正全神贯注地在绸缎上飞针走线。
“请问,郭老师在吗?”
她轻声开口。
一位老婆婆抬起头,眯起眼睛仔细打量她。
“你是深市那个苏厂长?”
郭老师是刘小英当年在工艺美院的同学,更是苏绣技艺的传承人。
听完苏晓玥的来意,郭老师起身走向角落里的一个樟木箱。
她打开箱盖,从中翻找出一卷绣片。
“看看这个。”
她低声道。
苏晓玥屏住呼吸凑近。
绣片上,蜻蜓静静地停在一片荷叶边缘。
更让人惊奇的是,当换个角度去看,那翅膀颜色竟悄然变化。
由翠绿渐变为深蓝,又从蓝转为神秘的紫。
“这……这是怎么绣出来的?”
苏晓玥连呼吸都屏住了。
“老办法,劈丝绣。”
郭老师傅的手指轻轻滑过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