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想同小玉一起悬艾祈福,只是若使小玉感到不适,岂非本末倒置丶得不偿失?
“没有!”文玉见状赶忙出声阻止,双手从宋凛生手中接过艾叶,“我只是一时不熟悉。”
“更何况,不是说大家要一起悬艾叶吗?缺了我算怎麽回事?”
文玉环顾一周,见阿柏阿竹和洗砚都拿好了自己手中的艾叶,便紧了紧自己手中的这股,同衆人淡笑起来。
干枯的艾叶枝叶卷曲丶脆弱易折,消瘦的枝干看似羸弱,却蕴含着绵长深邃的气息,些微的苦涩後头是淡淡的清香。
文玉轻嗅着,似乎也并没有方才那麽令人难以接受。
世间百味,正是如此,需得细细品味才能品出後调。
命中万事,也无不同,需得长久坚持才能收获结果。
文玉心中一顿,她竟想得出这样感慨万千丶富有哲理的话,待她重回春神殿定要说与师父和敕黄听。
“好,听小玉的。”片刻讶然之後,宋凛生笑着开口。
小玉所想,他总是无有不应的。
“那——”文玉在看看身侧的洗砚等人,最终将目光转回宋凛生身上,她晃了晃手中的艾叶,“我们开始罢?”
“嗯。”宋凛生轻轻颔首丶温和应声,
宋伯一早便安排了需要悬艾叶的各处门楣,正门自然是留给宋凛生和文玉,其馀则由阿竹阿柏丶洗砚各自悬挂。
是以宋凛生话音刚落,衆人便散开径自往各处去了。
只留下宋凛生和文玉在原地。
“小玉,随我来。”宋凛生轻声嘱咐。
虽说是在前领路,却只先于文玉半步。
文玉捧着艾叶亦步亦趋地跟上,宋凛生的每个动作她都瞧得仔细。
从前在东天庭,她与师父丶敕黄是不过节的。
嗯……似乎也没有什麽过节的说法。
神仙高坐云端,有移山填海丶改换日月之能,自是很好。
凡人脚踏实地,见节气变换丶观四时之景,也有另一番天地。
先前同宋凛生见识了上巳,如今又一起过端阳,何尝不算是一种见世面呢?
文玉唇畔笑意渐深丶乐得没边。
宋凛生在正门的一侧站定,拿着手中的艾叶同文玉示意。
“小玉可知,人们为何在端阳这日,将艾叶悬于门楣之上?”
他并非存心为难,也非有意卖弄,更不是想看小玉答不上话的窘迫。
宋凛生笑眼弯弯,只是……
他很想多与小玉说一些人间的习俗,似乎多说一些人间的习俗,便是在将他自己说与小玉听。
“嗯?”文玉闻言转头,直直地盯着宋凛生,“不知小宋大人,此话何解?”
她自是不知,不知就不知,文玉丝毫不怯。
她是妖精嘛,不知也情有可原。
小宋大人……
他喜欢这个称呼。
克制委婉却又暗含一丝亲昵,不同于府衙中各位同僚的一本正经,小玉每每这样唤他,都让人心潮涌动丶暗流渐生。
——小玉本来就是与衆不同的人。
宋凛生两手提着捆艾叶的细绳,擡袖将其绑在门框边上,末了还拍了拍绑好的绳结,为文玉示范着。
“相传艾叶的香气能驱赶百虫,护佑平安,是以端阳这日,百姓将艾叶悬于门楣之上,以祈去病去邪去灾难,招财招运招百福。”
虽然更多的是绮丽遥想,不过人活一世,有所寄托也是好的。
“原来如此……”文玉一歪头,耳侧的发辫随之而动,举起手中的艾叶左看看右瞧瞧,她竟不知这小小的叶片还有如此效用。
不过驱虫,倒还有几分可信,去病去邪嘛……
文玉转过身朝另一侧的门框行去,在宋凛生不得见的地方,轻轻转动指尖。
一缕淡淡的青芒旋即飞出,直往艾叶当中而去。
去病去邪的任务可就交给你了!
务必要保佑宋宅平安无虞,保佑宋凛生康健顺遂。
文玉小声碎碎念着,而後祈祷似地抚摸着艾草的叶片,她学着宋凛生的样子将艾叶悬挂于门楣上。
“文娘子——宋大人——”
文玉方才停下手,正欲同宋凛生说话,却叫另一声呼喊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