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大院日常 > 第218章(第1页)

第218章(第1页)

周雅然想贺静娴可能觉得她付出金钱就可以了,让邻居照顾孩子,那也是贺静娴出钱。

“她这样养孩子,孩子会跟她亲近吗?”周雅然道,“如果孩子跟她不亲近,她养这个孩子干嘛?倒不如不养孩子。”周雅然道,“领养孩子,不就是想让孩子跟自己亲近一点吗?”

“也许她就是纯粹想要有一个孩子。”江茉莉道,“其他的事情不在她思考的范围之内。”

“有这个可能。”周雅然道,“她这样,还不如直接资助孤儿院的孩子,让孩子还是继续住在孤儿院。”

“孩子没有在身边,而是在孤儿院,感觉又不一样。”江茉莉道,“她需要一个在户口本上的孩子吧。”

“她跟她的男人要一个孩子。”周雅然道,“上户口本的孩子确实更好一点。她这样……她现在的丈夫未必会喜欢那个孩子的,领养的是一个女孩子,兴许也是想着能在这个孩子的身上少耗费一些金钱。”

“可能。”江茉莉道。

贺静娴不喜欢女孩子,她自己都已经生了三个女孩,领养孩子的时候还是领养女孩,可能有贺静娴丈夫的原因。

“贺静娴现在拍了不少戏,应该有攒点钱。”江茉莉道,“他们夫妻买了房子,要是欠钱的话,也能还钱。他们的生活不会太差。”

“是不会太差。”周雅然道,“都有钱领养孩子了,怎么可能过得很差,就不知道贺静娴的三个孩子知道这一件事情之后,她们会怎么想。要是我,我一定十分痛恨这个亲妈,亲妈不养我这个亲生女儿,跑去养别人的女儿。”

“正常的想法。”江茉莉道,“要是我,我也这么想。”

凭什么不是亲妈生的,只是亲妈抱养的孩子,那孩子就能得到那么好的待遇呢?

不管那个被领养的孩子得到的待遇如何,亲生的孩子都有可能这么想的。

“要是我是她,我就不领养孩子了。”周雅然道,“要想拍电视剧拍电影,那就一直拍,不要去想别的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真要是她,我们未必就不想领养一个孩子。”江茉莉道。

“也是。”周雅然仔细想想,“我们到底不是她。”

贺静娴的邻居不介意帮着带一下孩子,能赚一点钱,那个孩子又比较乖巧,自然就没有什么事情。贺静娴对养女的态度不是特别温和,她告诉养女要乖一点。

“要听邻居家奶奶的话,知道吗?”

“不要到处乱跑,不要让其他人去找你。”

“少给大家添麻烦。”

“衣服、鞋子,都有给你买,你比留在孤儿院的那些孩子过得好多了。”

……

贺静娴的表情甚至还有些严肃,她不想让养女给她增添麻烦。贺静娴在孤儿院挑选孩子的时候,她就是看哪个孩子比较乖巧,她不需要调皮捣蛋的孩子,不需要一个只会给她增添麻烦的孩子,她跟丈夫都没有那么多时间照顾孩子。

那个孩子听到贺静娴说的这些话,都不敢吭声,只能点点头。

“说话,别只点头。你是我们夫妻的孩子,你要懂得说话。”贺静娴道,“别一天天跟哑巴一样,别人还以为我们对你不好。”

“听懂了。”小女孩道。

“到邻居家,要懂礼貌,懂不懂?”贺静娴道,“爸爸妈妈去工作,也是为了多赚钱,让你去读书。”

“嗯。”小女孩用力地点点头,“我会懂礼貌的。”

小女孩在孤儿院的时候,叔叔阿姨都教导过她,要让她懂礼貌,她得做得好一点,爸爸妈妈才会要她。要是她做得不好,爸爸妈妈就不要她了。小女孩心思敏感,她抱着玩偶,不断点头。

贺静娴这才稍微放宽心一点,邻居说了,要是孩子很调皮的话,就不带孩子了。这几天来,小女孩表现得还行。贺静娴从影视城回来,她去接孩子,她还是这么跟孩子说的,不断跟孩子强调。贺静娴可不想邻居气愤得不带孩子,她没有那么多时间带孩子,吴一诚的父母也没有过来,就只能是贺静娴夫妻自己想办法。

吴一诚父母没有过来,贺静娴没有不高兴,她以前跟齐母住在一起,她感觉太憋屈了。没有公公婆婆在身边才好,这样才能少一些事情。吴一诚没有说让父母过来,贺静娴就不去说。

要说吴一诚的父母对贺静娴没有意见,那都是假的。吴一诚的父母还是希望儿子能用亲生的孩子,而不是领养的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还是五六岁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养不熟的。

吴一诚的父母跟吴一诚说过,吴一诚就说贺静娴想要领养一个孩子,那就领养吧。贺静娴自己有工作有工资,吴一诚的父母再不高兴还是同意儿子儿媳妇去领养孩子,他们不同意也没有用,贺静娴夫妻想要领养孩子还是能领养的。

那么大的一个孩子在那边,只要人有眼睛,过去看一下就知道了。

齐世新的大女儿还问过她爸,“爸,我妈是不是去养别人家的孩子了?”

“那是她的养女,从孤儿院领养的孩子,孤儿院的孩子也很可怜的,没有爸爸妈妈的。”齐世新这么跟孩子说。

齐世新不想自己的女儿仇恨贺静娴,没有什么好仇恨的。贺静娴要领养孩子,别人阻止不了,这是贺静娴的自由。贺静娴想要领养什么样的孩子都好,她要给孩子准备多少东西,那也是她自己的事情。

虽然齐世新是那么跟孩子说的,但是孩子要怎么想,齐世新也控制不了。

贺静娴接连演电视剧几年,她也算是有点名气了,经常都是演反派角色。贺静娴也接了古装剧,依旧是在里面演年纪比较大一些的人,都不是演很年轻的人。贺静娴曾经还想着自己能不能演年轻一些的人,她看到比自己岁数大的人还在演十八岁二十岁的小姑娘,而自己只能演人家的妈妈。

别人是出名,名气大,演小姑娘还有人看一看,贺静娴的年岁大又没有名气,别人怎么可能让贺静娴去演小姑娘。

到目前为止,江茉莉跟贺静娴暂时还没有出现在同一部电视剧或者电影里面,倒不是两个人刻意避开,而是就是没有。贺静娴有时候也在想她要是跟江茉莉一个剧组会怎么样,她想想又觉得还是算了。

江茉莉就算是演配角,也是演有特色的配角,哪怕是出现几场戏的,也可能是男主女主的姐姐妹妹,又或者是男女主的年轻妈妈,就是男女主还特别小的时候的妈妈。江茉莉没有说不接受妈妈的角色,有合适的,她会接一下。但是一般不是多有特色的角色,江茉莉没有接,实在是没有时间。

戏曲演出,一场接着一场。

新来单位的人还没有撑起来,来单位几年的人,也不像是江茉莉这么能撑场子的。

单位领导都在愁,说江茉莉后面没有人能顶得住,现在是还靠着江茉莉撑着,江茉莉再撑个十来年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又不能不展班底,后面得有人承接得住。

为了选择优秀的人才,单位领导还到地方戏剧团去选,还有就是那些小孩子参加戏曲比赛,也看看有没有优秀的人。

李老师去过好几个地方戏剧团了,还有人跟她推荐,她看了一下,都还不是特别优秀。

改革开放之后,条件好了,有的人家都不愿意自家的孩子去吃苦,学习戏曲哪里有不吃苦的。不吃苦,有的东西就没有学好,功底不够扎实,让金鸡独立,换一只脚,就站不稳了,让走小碎步,人家就跟跑一样。

李老师看得连连摇头,这些人要是进省小百花的话,省小百花就更不要想好了。

“优秀的人太少了。”李老师在公园里跟吕老师道,“我们以前还总说人才断层,说我们那一代,说茉莉这一代,再往下,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