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JO乙女]王小姐的漂流人生和精彩可能 > 327我所经历的一则後记(第1页)

327我所经历的一则後记(第1页)

327,我所经历的·一则後记

你好。如果你想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它在第135章,“1990年”;第198章,“结局(真)”;第251章,“终结”;第324章,“新世界”;以及整个第十卷的三章中。本章将是最後一块碎片。

我——我想就不必多做介绍了。你知道我是谁。

我第一次见到王小姐,是2022年6月10日凌晨一点。是她主动来见我的。

我那时正处在半梦半醒之间,她来到我的床边——脑子里,而非实体——垂眸看着我。

没有压迫感,不吓人,王小姐几乎从不让人恐惧。她看起来像一座石像,表情温柔宁静得如同圣母,白色的衣料在她的手肘堆得很厚很厚,像一块垫子,上面趴了一条奶油白色的松狮。

我在很久之後才看到那只松狮的眼睛,在那之前,我只是在用逻辑告诉自己,她应该是有眼睛的。但我始终没能看透那双眼睛。

这多少让我有些挫败,不过,比起这一对家夥在之後三年带给我的挫败感,现在的这些不值一提。

我的眼睛很特别,她们能看到故事。王小姐出现的时候,我立刻就从她身上那些堆砌的布料里看出来了,她是一个故事。

我总是先看到故事的开头和结局,即便是王小姐这种乱麻的故事也不例外。开头——被捡到的孩子,哼,平平无奇。结局——嗯?投入火山?为什麽?两者的时间为同一时刻——这宿命感!

我那时候刚刚看完JOJO1-5不到一个月,打算写点什麽,主题关于命运。我寻找一个故事已经有些天了。

在看到王小姐时,我确定了,她就是我要找的故事。

听起来,是我选择了她。

也许确实是的,我总是见到各种各样的女孩儿,有不少故事并没有被我选中。

在这里,我必须澄清一个误解:人们似乎以为,小说的创作者对于作品有绝对的控制权,故事的起承转合,人物的命运轨迹,只是ta手中的积木,想怎麽搭就这麽搭。实际上则不然。搭积木也要考虑力学和逻辑,如果无视它,那ta一定是个糟糕的作者。

正如米开朗基罗所说,型体本来就存在于大理石中,他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我也只是把原本就存在的事情写出来。

被我所选中的女孩儿们从不是我手中的洋娃娃,她们是我的合作者。

她们是向导,为我指引故事的路径,让她们得以被看见;我画地图,转化为与我同类的人们能理解的语言,同时将这成果作为我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不得不与她们一道涉过她们的人生——以我的选择偏好看来,无一不是苦旅。我要作为旁观者,同时也要透过她们的眼睛和心,以及她人生中夥伴的眼睛和心去看世界。

我总是爱独自上路,不带观衆,于是,旅途是否顺利,除了我的个人状态之外,将完全取决于向导的意愿和水平。

我已经是个颇有经验的作者了,我的个人状态几乎不会对创作本身産生太大影响。只要我活着,我就会写。

我合作过很多女孩儿。想看遍全世界的书的人偶小姐丶努力活成一个幽灵的骄傲决绝的人类小姐丶不想输给时间和距离的高中生小姐丶为了自由地创作而投海自尽的名家大小姐丶拼尽全力以对得起自己的生命的救世主小姐……

和她们的合作总是轻松愉快(尽管她们的故事不见得如此)。所有人都很配合,积极引导,展示,讲述,少则三五天,多则半年,我们的合作就会圆满结束。

但王小姐……啊,王小姐。她不能说不配合,至少她没有捣乱。她只是笑眯眯地往那一站,不动弹,不吭气,仿佛在说,需要的东西都摆在这儿了,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我只能将目光尽可能打磨敏锐,去搜集细枝末节的线索,像侦探还原现场一般,在她那乱麻一团的时光中,窥见她的曾经。这不是什麽难事,出现过的事物的痕迹都很清晰。

难的是看见那些没出现过的——思考丶忍耐丶争执丶痛苦丶她和其他人心灵中的气候变迁。如果没有这些,那故事将不止缺乏层次和重量,变得寡淡无味,它甚至会失去冲突的引线。

冲突産生张力,张力産生动力,动力推动前进,前进使故事继续。这是写作的技巧,也是活下去的诀窍。没有这些,整个故事,甚至连王小姐的存在本身,都应该消失。

但王小姐就在那里,看着我微笑,甚至一天一天过去,她变得越发顽固,难以否定(我真的试过且尝试了太多次)。她开始成为我眼睛里漂浮的一块斑点,腹腔中卡着的一枚结石,让我坐立难安。

所以我只能拼命去寻找线索,一片一片往上拼。

但这还不是所有的麻烦。她的人生,像是一颗在时空中来回弹跳的弹珠。作为已经将路径走通的她自己当然能清晰分辨轨迹的次数,但我是新到的访客,我极难分辨究竟什麽是重要的线索,什麽不是。

她依旧什麽也不说。

谢天谢地,我的创作习惯是先成稿再呈现。如若不然,这个故事将像渔网一样漏洞百出。

由于全程无人解惑,在旅途的大部分时候,我都处于迷茫的状态:这家夥到底在干嘛?这故事到底有什麽可讲的?这旅程何时结束?为什麽我总是看不到头?

孤独和疲惫让我总是怒气冲冲的,无数次心想干脆放弃了事。没错,不止是王小姐,王德发,即便是我,也想过放弃,想过拒绝,至少反抗这份“命运”。

我应该是可以反抗的,毕竟我是创作者。还没有人见过这个故事,只要我决心放弃,我甚至不会辜负任何人的期待。

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因为这多少是我自找的。

我从第一眼看到王小姐时,就知道她和我合作过的那些女孩儿们不一样。她没有一点儿激情,不兴奋,不急切,她的结局——那跳入火山的行为有多麽震撼,她本人就有多麽平静。

我那时没看懂这个结局,我根据浅薄的经验,私自将其认定为了一场道德崇高的,也许带着救赎意味的牺牲壮举,尽管我其实已经察觉到了不对劲。

在故事的开头,她懒散平和,精明事故,耍点小聪明,在结局,她依旧如此。我没能看出她毫无变化的皮囊之下的区别。

我当时想,好吧,我写了太多斗志昂扬的角色了,来挑战一下自我,走出舒适区,写一个性格与之相反的吧。

三年里,我不止一次地嫌弃过自己的愚蠢,为什麽给自己找了这麽大个麻烦。不过创作者总会有阶段嫌弃自己的,这没什麽。最难受的,是我失去了对讲述好坏的感知力。

我把话说清楚了吗?它有趣吗?我触及到深处了吗?这可是个横跨了百馀年,七代人,三个大洲的故事,历史会与个人经历相互呼应,我开发出它应有的潜力了吗?

我能做的只有写出来。对我来说,创作成功与否的判断标准只有一条——在故事结束时,这个角色能否脱离我的辅助独自存在。我每次都会成功。至于写的好不好,我已经不那麽在意了,我尽力了。反正,我确实踏出了舒适区,非常不舒适。

除此之外,还有王小姐的原因。别看她在引导上乏善可陈,在催促我起来干活时,却是非常卖力。想象一下吧,你有一个甲方,她虽然不会追着你要时间节点,也不对你的成果指指点点,但她却就站在你边上,盯着你。哪怕她完全没有催促的意图,你也总是会自动爬起来,坐到电脑跟前去干活。

我得承认,在这场旅途的绝大部分时候,我不喜欢王小姐。我不明白她在干什麽,太懦弱,太温吞,磨磨蹭蹭的。我可是个烈性子。如果你在阅读过程中也对她的妥协有过不理解,相信我,离她更近的我已经这样想过很多很多次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