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上元节。
陶家赶在天蒙蒙亮,锁了京城宅子的大门。
城门刚开时,一队车马就出了城门,扶灵北上。
走得极为低调。
当然,在这贵胄云集的京城之地,本也没几个人在意他们这一家人的去留。
虞家姐妹,则是一整日聚在一处,热热闹闹的挑衣裳饰,准备晚上去逛庙会。
都是年纪轻轻的小姑娘,早些年,她们年纪小,又没有父兄在身边陪同,常老夫人是不放心他们在这样人多热闹的时候出门去挤的,后来渐渐长大,又赶上老夫人过世……
这是第一次,有机会去凑这样的热闹。
包括虞璎在内,都兴致勃勃的选衣裳,打扮。
虞珂一把将她对镜比划的步摇抢过来,脸上嫌弃:“就你那狗啃一样的头,挂个耳坠子都像是在彩衣娱亲,就别瞎打扮,丢我们的脸了。”
回京才刚半月,虞璎头生长的度可以忽略不计。
短短的,依旧只能勉强束个男子髻。
她日常,也是这幅装扮。
“穿戴不了,也是我的,我留着看不行?”虞璎劈手又把属于自己的那份夺回来,不服气的挑高了眉头,“你还想把我的这份吞了?”
她本来也没打算穿出去,不伦不类还是其次,主要她在外习惯了简练的装束,现在嫌华服饰累赘。
可多少还是有些孩子心性儿,而且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又哪有不爱美,不喜衣裳饰的?
虞珂不缺衣裳饰,只是怕她那缺根筋的脑子,真打扮得花枝招展出去招笑。
闻言,哼了一声,不再与她较劲。
晚间,一家子姐妹出门,宣睦和常清砚陪同,虞常河夫妻俩就很放心了。
虞璟也跟着去了,虞瑾嘱咐常清砚:“你带着他,别撒手。街上人多,当心着些。”
常清砚还是很喜欢这个活泼顽皮的小表弟的,也乐意带他玩,若不是因为虞璟九岁了,不合适架在肩膀上,他甚至不介意叫他骑自己脖子上。
是以刚到地方,虞璟就泥鳅一样,拉着他钻进人群玩去了。
虞瑾递了个眼色,立刻有两个护卫跟上。
上元节这夜,是京都最热闹繁华的一天。
庙街上有各种大型表演,赏月猜灯谜这些常见的活动不必多提,还有舞龙灯和踩高跷这些社火表演。
表演期间,街上最是热闹。
人群随着表演队伍,熙熙攘攘挤满整条街,孩童追逐笑闹。
虞瑾提前叫人在这边一座酒楼订了个临街的雅间,众人在二楼的窗前坐着,吃了一碗元宵,顺带看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等到人流散了些,才回到街上继续逛。
虞珂拎着一个活灵活现的螃蟹花灯,爱不释手的摆弄。
虞璎挑了几个丑得奇形怪状的面具,挨个试戴,笑得前仰后合。
虞琢沉迷于猜灯谜,一路走来,芫华和青黛手里拿满了各种小奖品,就连跟着她的两个护卫手里也帮忙拎了不少。
宣睦和虞瑾,十指悄然相扣,跟在后面。
他俩都不是跳脱活泛的性子,只是置身于热闹繁华的人间烟火中,心里也会暖融融的,生出本能的欢喜。
人这一生所求,身体康健,衣食无忧,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