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满意足地合上笔记本,准备返回大明,大展拳脚。
走出房门时,恰好碰到端着水果走过来的夏国文。
“看你刚才那么激动,找到法子了?”夏国文笑着问。
“找到了!”夏沐扬了扬手里的笔记本,自信满满,
“两种,一种是笋干,一种是酸笋,我连标准化的生产流程都搞定了!”
“哦?”夏国文有些意外,“网上的法子?”
“对啊,科学得很!”
夏国文闻言,却摇了摇头,将一瓣橘子递给她,随口提醒道:
“网上的东西,参考一下就行,别太当真。”
“尤其是酵这玩意儿,很讲究‘水土’的。
咱们老家做酸菜,换个地方,用同样的方法,做出来就不是那个味儿。
里面的门道多着呢,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有时候比那些条条框框的科学管用。”
“知道了,爸。”夏沐嘴上乖巧地答应着。
但她的心里,却不以为然。
所谓的水土不服,所谓的玄学,不过是古人无法理解微生物和环境科学,而产生的笼统说法罢了。
只要自己严格控制好菌种、温度、酸碱度这些核心变量,掌握了科学的本质,在哪里都能成功。
这一次,她要用现代食品工业的铁拳,粉碎大明的酵玄学!
第二天,天刚亮。
夏沐带袁武,再次回到了难民营。
她没有丝毫耽搁,立刻找到了王吏员。
“王吏员,去,把营地里所有管事的,还有手脚麻利的青壮,都叫过来,本官有要事宣布!”
“是,大人!”
王吏员如今对夏沐的命令,执行得没有半分折扣。
很快,十几个被挑选出来的难民,忐忑不安地站在了夏沐面前。
他们不知道这位夏菩萨又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夏沐看着他们,开门见山:
“营地的冬笋越积越多,放着也是烂掉,我决定,将这些冬笋,全部制成笋干!”
笋干?
众人面面相觑,这个词他们听过,但具体怎么做,没人知道。
夏沐没有理会他们的疑惑,她从怀里掏出连夜写好的笔记,开始分派任务。
“从现在起,所有人分成四组!”
“第一组,清洗组!
由妇人们负责,将挖回来的冬笋剥壳,清洗干净,去掉老根。
活不重,但要细致!”
“第二组,蒸煮组!
也可以由妇人们负责,搭灶烧火,用大锅将清洗好的笋子彻底煮透!”
“第三组,压榨组!
将煮好的笋子捞出,用石板或者重物,把里面的水分压出来!
这一组需要点力气,最好挑选成年男子。”
“第四组,晾晒组!
把压干的笋子,均匀铺在竹席上,放在太阳底下暴晒,或者用炭火慢慢烘干!
这个步骤最简单,让上了年纪的孩子来帮忙也是可以的。”
“当然,我也不会让大家白忙活。”
“每人每天o文,加一顿盒饭。”
夏沐给的工钱并不高,但是对于难民来说,已经绝对是天价了。
毕竟这个年头的妇女和孩子,想要挣钱是非常困难的。
一套来自现代工厂的流水线作业模式,被夏沐清晰地讲解出来。
清洗、蒸煮、压榨、晾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