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他,十四科室的研究员们都注视着这个装置,这是过去半年多时间里,在何裕柱的带领下完成的重要成果。
这项技术完全基于国产材料和技术,没有引入任何外部元素。
正因如此,当大家看到眼前这台机器时,内心充满激动。
在众目睽睽下,何裕柱冷静地走到设备前,插入电源。
随即,机器的画面一闪,很快亮起了光芒,屏幕上显示出了各种数据。
看到这一幕,大家不由自主地轻声欢呼,但依然保持着专注。
何裕柱利用简单的键盘输入了某些关键数据到电脑中。
片刻后,屏幕上显示出匹配的结果。
十四科室的研究员们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齐声欢呼:
“成功了!”
“我们的计算机!”
“这些数据准确无误!”
“刚才只用了不到三秒,以前我们五个人计算同样的数据要花近一个小时!”
提到这些时,众人眼眶微红,感慨万千。
幸好他们取得了突破。
从此,他们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计算机了,这一切就像梦境般不可思议。
站在一旁的陈兴业目睹整个操作流程,深受触动。
昨天,国内在计算机领域还几乎是一片空白。
这种高端科技,国内暂时无法独立研,所以不得不依赖国外产品,其中的风险显而易见。
甚至有时连使用的机会都没有,又能向谁抱怨呢?
“柱子,这算是成功了吗?我看它的运算度非常快,跟我们单位进口的几台设备差不多。”
何裕柱点头回应道:“嗯,基本没问题。”
对此,何裕柱轻轻点头:"理论上是能用了,不过精度和这套处理系统嘛……"
在这个时代,何裕柱团队研的这台计算机操作起来自然没有问题。
但对于穿越而来的何裕柱来说,看着这台落后的产品,就像后世用老年机运行最新a游戏一般,说它是计算机没错,但老年机能算得上是计算机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此,在他看来,这台计算机满是缺陷,用高情商的说法就是有很大提升空间。
不过,想到这是十四科室从零开始自制的第一台计算机,何裕柱也挑不出太多毛病。"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我们第一阶段任务完成得不错。
从今天起,研究的小组可以使用计算机辅助工作,至于技术方面……我们还能继续优化,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何裕柱总结道。
起初大家听到时颇为兴奋,但听到后面的话,众人却有些不解:"已经造出自己的计算机了,何科长怎么还不满意?"
众人正沉浸在计算机成功的喜悦中,何裕柱的话无疑让大家感到意外。“何科长,这应该已经是国内顶尖的计算机了吧?我之前从未听说国内能自主研这种设备。"
"没错,何科长,我们生产时还用了一些的数据测试,效率乎想象,这样优秀的东西,您难道还不满意吗?"
研究员们纷纷言,倒不是争论,而是因为何裕柱一向随和,大家对他都很亲近,有问题都会直接提出来。
这时,不仅是开口的研究员,就连陈兴业也露出惊讶之色。
十四科室的计算机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效果出预期。
起初,连何裕柱自己也没想到会有如此成果,但从柱子刚才的语气中似乎透露出仍有改进空间的信息。
即使已取得当前成就,若进一步优化,最终技术将达到何种高度?或许连国外的先进设备都无法越。
听到大家讨论,何裕柱微笑道:"大致如此,但我们从零开始打造的第一版已属重大突破,后续如何完善还需逐步探索。
同志们,干得不错。"
国内在计算机领域的技术与理念尚显滞后,甚至缺乏相关经验。
若非何裕柱的关键推动,自主研可能还需更多时间。
他虽注意到一些不足之处,但为避免影响团队士气,未深入提及。
见状,研究人员松了一口气,毕竟开出完全国产化的计算机已是不易。
陈兴业则目光闪烁,将柱子约至办公室,严肃地说,"尽快整理完善计算机技术,并向组织汇报。"
此前,十四科室仅处于理论阶段,陈兴业并未抱太大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