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恰春归 > 第184章 夏种(第1页)

第184章 夏种(第1页)

何大何二回松竹村时,带着大半车粮食,后面跟着马老栓牵着一头老黄牛。

姜梨让何大将马老栓安置在王老伯和赵青一处,他的牛便与马一起,每日一勺干豆子,另外加饲草。

马老栓激动不已,给牛每日一勺大豆,比他吃一碗肉还要舒心。

农具已经到齐,姜梨便将能够下地耕种之人分成两组,每组三十二人。三十一把农具人手一把,剩下一人给马老栓打杂。上午一组下午一组,一日之中人闲农具不闲。

马老栓一人一牛犁起地来,抵得上四五个人的干活。姜梨一高兴,便让何大又给黄牛添了一勺豆子。

马老栓干起活便越卖力。

四五日的时间,松竹村原本撂荒的田地便耕了一大半。

赵青别的做不了,便跟着几个妇人播种。连带着几个半大的孩童也顶着烈日到地里一起劳作。

种地原本是个苦差事,但众人齐心干起来,倒是热热闹闹,连苦也不觉得苦了。

姜梨一有时间便去看大家耕地,等大家耕到那块要拿来种稻谷的地时,她才道:“我听说眉州夏日多雨,到了秋日又多半干旱,若真是如此,倒不如种旱稻合适。”

旱稻?

众人有些茫然。稻谷不是种在水田里面的吗?这旱稻又是怎么个种法?

姜梨看大家疑惑,笑着道:“我儿时曾经与我阿娘一起出游,路过一个南方的小镇时,正好是八九月份,那里的稻谷居然种在坡地上,而且稻穗又大又长。当时我也是十分惊讶,我阿娘告诉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世上哪有一成不变的事物。”

“我觉得阿娘说的很对。我前几日问过王老伯,说松竹这边夏日雨水多,但秋季却少雨。以前大家种水稻收成不好,我们何不反其道而行,干脆种旱稻。”

姜梨眼眸清亮,声音温和,“只要把地整得足够疏松,把地垄打的足够宽大一些,播下种后,靠夏日的雨水就能供稻谷长苗,地垄保水,到了秋日也耐旱。”

郑三娘凑上来,认真问道:“姑娘,那旱稻咋种?也像水稻那样撒在苗床里育芽,再移栽吗?我们妇人家手巧,要是育苗,交给我们就是。”

她原本还对这个时候种稻谷有些不解,但这几日她算是想明白了,姜姑娘根本就不怕失败,她主要是想要试试而已。

既然如此,她为何不全力以赴,毕竟自己也有这样的心思,只是拖家带口,不敢去试而已。如今姜姑娘给了她,不,给了众人这么好的机会,为何不放手一试呢?

“不用移栽,直接播在地里就成,省了不少功夫。”姜梨站起身,“咱们先把这地再耙细些,顺着坡势起田垄,田垄不能太高,也不能太矮,高了怕沟中积水烂根,太矮了沟太浅怕旱。”

姜梨转头,“落英,你去给大家做个示范。”

“好嘞。”落英麻利的下到地里,拿起锄头刷刷刷很快起了两道田垄,“姑娘,你看合适吗?”

姜梨笑着点了点头,“差不多了。”

落英便让到一边。姜梨让众人上前来看,“就按照这个模样来,高一分矮一分无碍,但不要差得太多。”

“播完种大家用脚轻轻踩一踩,把缝压实,这样雨水能渗进去,潮气也跑不掉。”姜梨退到田埂下,让大家方便起地垄,“要是秋日真旱得厉害,就从溪边引水进地垄,比直接浇地省水,还能护住稻根。”

姜梨讲的仔细,众人也听得明白,纷纷拿起锄头开始起地垄。

平整的田地上面很快如同划了一道道线,笔直的伸向田地另一边的尽头。

落英拿了帷帽过来,“姑娘,日头晒,你戴着挡一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