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枚玄铁敕令,入手冰凉,却重逾千斤。
孟时岚将它紧紧攥在掌心,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这不仅仅是一道赦免的令牌,更是两代帝王,横跨两世的沉重托付。
她走出乾清宫时,夏日的阳光刺得她微微眯起了眼。
宫墙之外,依旧是车水马龙,人间烟火。
仿佛方才殿内那场决定王朝未来的秘谈,只是一场压抑的梦境。
可她知道,从这一刻起,一切都不同了。
周从显与贺珣领兵出征的那日,是个天高云淡的秋日。
孟时岚没有去城门相送。
她只在府里的最高处,遥遥望着那支玄甲铁骑汇成的洪流,朝着边境的方向,滚滚而去。
她没有流泪,只是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默念。
“等你回来。”
“我们,和孩子们,都等你回来。”
烽烟四起,战火燎原。
京城与禹州,隔着千山万水。
战报如同雪片,一封封地从前线传来。
有时是捷报,满纸的激昂振奋。
有时,却是胶着与惨烈的消息,字里行间,都浸透着血与火的气息。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芙儿的个子又长高了一截,小胖喜也能跟着姐姐一同去国子监读书了。
只是这倒霉孩子不知到底像谁,写字东倒西歪,上学就睡觉,吃饭最精神。
孟时岚将两个孩子照顾得很好,也将偌大的镇国公府和初开的常山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用这种方式,筑起了周从显最安稳的后方。
这场席卷了大盛北境的战事,足足持续了一年零六个月。
最终的决战,在鸡爪山。
那一战,打得天昏地暗。
据说,萧恕负隅顽抗,亲率亲兵冲锋,却被一道从天而降的箭矢,钉死在了帅旗之下。
主帅一死,叛军溃不成军。
周从显与贺珣趁势追击,一举荡平了燕州。
其余几个蠢蠢欲动,鼠两端的藩王,见大势已去,纷纷上表请降,献出兵权。
自太祖皇帝分封以来的藩王之乱,至此,被彻底终结。
大盛,迎来了一个真正统一的时代。
当八百里加急的捷报,由一名浑身浴血、风尘仆仆的信使,嘶吼着冲入皇城时,整个京城都沸腾了。
而那封捷报,最终被送到了皇帝的病榻之前。
油尽灯枯的帝王,已经许久无法上朝。
他枯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躺在龙床之上,呼吸微弱。
可当听到那声“大捷”时,他的眼睛,却骤然亮了起来。
内侍总管颤抖着双手,展开那封浸着血渍的奏报,一字一句,高声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