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终于忙完了,云长歇就在小年的时候给孩子补办了一个。
如今孩子已经一岁多了,抓周礼的当天宴请了不少当地的百姓。
这一次办宴席,不是为了收礼,主要是为了给孩子办抓周礼,希望宴席上面能够热闹点。
云长歇对苏青箬说过,他不在乎孩子的性别,哪怕他就是个小哥儿,他也想给孩子最好的。
所以抓周礼的当天,县衙这边来了不少人。
有当地的地主乡绅,有云家族里的亲戚,还有云长歇认识的人。
除了这些人,更多的还是普通的百姓。
百姓过来的时候,云长歇不让他们带礼物的。
但是百姓们想到是县太爷家的公子举办抓周礼,他们还是想要稍微的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意。
他们没有带什么贵重物品,大多数带的都是一些小东西。
比如什么山里的冬笋,晒干的菌子,自家的鸡蛋,还有什么绣帕,草编的花篮,山上抓的兔子……
他们带的东西都很有意思,云亭楼被苏青箬抱着一个个盯着看,小娃娃看起来还挺开心的。
后来苏青箬抱他抱累了,就把他交给了甜桑与杜若。
这孩子被柳氏惯着,没有之前那么听话了,有的时候有一点淘气。
云长歇觉得哥儿淘气点好,淘气一点,皮实一点,以后省的容易被人欺负了。
俗话说得好啊,“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把孩子的性格养的太软不是什么好事情。
以后长大了,不光容易被男人欺负,就是女人和哥儿也能欺负他。
有的时候,苏青箬就挺不理解云长歇的。
他觉得云长歇的想法,很多时候跟周围的人不大一样。
周围的人家养哥儿,都是想着养得乖巧一点,以后长大了好找婆家。
但是云长歇就不一样,他觉得哥儿若是太乖了,反而是在变相的害他。
如果一个人,是冲着找个贤惠,懂事,会伺候人的夫郎。那这样的一个人,嫁给了他也不会有多么幸福。
在他看来,哥儿的懂事,体贴,会伺候人都是理所应当的。
不管这个哥儿做得多好,他都不会觉得是这个哥儿好。
相反,若是这个哥儿哪里做的差一点,他就会觉得这个哥儿有千错万错。
云长歇把孩子生下来,不是为了辛辛苦苦的养大,然后送到别人家为奴为婢的。
他家哥儿以后要嫁,就嫁给能真心疼爱他,宠着他的人。
就算找不到合心意的,他也不会逼着对方随便找个男人嫁了。
只要云家足够家大业大,他家哥儿就算一辈子不嫁人也无妨。
楼儿抓周礼上,抓了一把小木剑。
周围围观的众人见状,都忍不住觉得十分惊奇。随即一个个看向了云长歇,生怕云长歇会因此而生气。
因为一般的人家,都是希望哥儿喜欢琴棋书画的。
这舞刀弄枪的事情,只有男人才能来,很少见哥儿或者女子喜欢的。
结果让所有人惊讶的是,这位知县大人不仅不生气,反而笑着夸奖了孩子一句。
“这孩子真不错,是一个不怕吃苦的。”
一旁的苏青箬闻言,忍不住偷偷笑了笑。
他太了解云长歇了,其他人都捏一把汗的时候,他就猜到了云长歇会怎么说。
等到抓周礼结束,苏青箬就带着孩子回了后院。
他不喜欢热闹,也不喜欢应酬,就不想在前面跟大家客套了。
然后在他走后没多久,就有一个人来到柳氏的跟前,跟她问起了艾草两个人的婚事。
柳氏闻言笑着说道:“他们两个人的婚事,主要还是要看长歇与他夫郎的意思。长歇那边的意思是不急的,可以再等两年到时候再说。至于他夫郎那边,他比较在乎弟弟妹妹的想法,若是遇见了还不错的,也是可以考虑考虑的。”
听说可以考虑,那人就来了精神。
“我这边有个读书人还挺不错的,这孩子家里情况不算好,他有个寡妇娘,母子两相依为命。他之前考了个秀才,如今眼看着年纪大了,就想要先讨一个媳妇。”
“哦,是他瞅见了我们家艾草还是山樆了?你说他家孤儿寡母的,难不成连个亲戚都没?”
两个人仔细的聊了起来,那小书生看上的人是山樆。
山樆的年纪还小,苏青箬那边的意思是,先紧着艾草这边的来说。山樆还可以再等个几年,可以压在身边慢慢来。
那读书人是个秀才,今年已经二十有三了。
估计是不想继续拖下去了,也有可能是想要攀上云家,以后好对他考科举方便点。
柳氏大概的了解了一下,就皱着眉头摆了摆手道:“这个不行,你说他是去借书的时候,看见了山樆去卖绣活赚私房钱,觉得山樆是个会过日子的人?所以他才起了,想要跟云家结亲的意思?那他是看上山樆的人啊,还是看上她会赚钱啊?”
柳氏这话有点尖锐了,但是也不能怪她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