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回去后露露如何对我,都是我该的。”眼下,应该先将手边的问题解决了。
一劳永逸,还能达到露露想要的被爹娘祝福的婚姻。
既然已经出来了,困在那些思绪中对自己和露露的感情也不会起到什么作用。
裘北霆这边每一日都谨小慎微的过着,姜露那边却大张旗鼓继续在全镇招聘力气大的女子。
如果有家族愿意的,可以把七岁到十二岁的小孩子送来学两年,两年后若合格,农庄愿意出钱聘请,留下这些孩子作为酒庄日后的帮手。
若是不合格,会给一笔辛苦费送回家。
在学习的这两年包吃包住包给衣服。
一时间,整个赤水有女儿的人家都高兴坏了。
不管心疼不心疼闺女的,都认为送孩子去酒庄是好事。
不心疼闺女的,觉得送去了能换一点钱回来,两年内还不用吃家里一粒米一口水。
心疼闺女的是觉得跟着姜露这样的女东家干活,安全上没什么威胁,还能学认字,日后还有一份活计可做。
女子能挣钱也就是十几年前有人开先河的事,这几年逐渐被压制下来,基本是已婚的女子和年纪很大的婆子才抛头露面。
要不就是实在没办法困于生计的绝户才让女子出来迎来送往。
可正经家庭里,谁会不乐意看到闺女也能独当一面,有机会自己挣到体己,日后出嫁多一份嫁妆呢?
因而报名的人络绎不绝,甚至有想要把男儿郎塞进来的。
要不是有专门负责登记和调查的人,怕是就要被几个清秀的混进来了。
对于这些人,姜露是一概不收的。
内部人士,可以有很多灵感很多想法,可以在姜露扶持下打破常规。
可是外部人士还没进来呢就开始破坏规则,这就能看出日后的心性了,没必要招募进来。
两边的活动都在做,姜露把秋鸿也分出去当个管事用。
好在王婆那边又送来了两个有账房经验的落榜老书生,以及一个以前给官家小姐教琴棋书画的教养嬷嬷,秋鸿才能又回到姜露身边当她左右手照顾她。
老书生品性一般,不能说很好,也不坏,去老陶那边管账绰绰有余。
另外一位负责教孩子们算账,教养嬷嬷秦怡便是教养十二岁以下这些小姑娘们的总管,老书生、护院,还有来教学待人接物的丫鬟们,都要经过她的监督。
从见到姜露第一眼,姜露就表示,她麾下的女子不需要以色侍人,用身体做什么,所以尽可能的教实打实的技艺就要,不需要灌输什么贤良淑德。
秦怡以前的东家可都是强调要先规训女子的。
这么一来,会有些落差,不太习惯,但东家给钱给衣服还送饰……
她很快就让自己适应了。
几节课下来,孩子们走路姿势大变样,自信又挺拔。
十几节课下来,孩子们动静课程都被安排得很好,每日还有一个时辰冥想或者作画,安静的思考今日所学或者还未消化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