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那个声音是谁,但王妃没动,只听着婢女道:“王妃昨日累得很了,这会一时还歇不过气。”
“母亲怎样?是出了什么事?”那声音还急切,浑不觉自己就是病根之一。他或许还盼着,盼着王妃是为了给他奔走,由此落下疾病。
眼睛掩在纱底下,细密的花样模糊眼睛,叫她空看许多年的怨憎不分明。
淮安王这会不在,即便他在也左右不了政局。王妃不曾将门外那个视为子
嗣,但却还怀着养育二十年的通灵。
歇不过气,是这样。。。。。。王妃想着婢女方才的话,不自觉点一下脑袋:面见太上皇,实在是一件耗费心神动事。。。。。。
王妃得了保证,她不怕太上皇动林言性命。但她怕前世子怀着恶心,存了不留后路的打算,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就要同归于尽。
前罪已罚?真的这般笃定罚净?
王妃坐起身,唤人进来服侍梳洗,又将纱绢按着最开始的纹路折叠整齐。
——她手里还有前世子泯灭人伦的证据。
门外的人仍不厌烦地叫鹦鹉说话,花羽的鸟儿做了哑巴,把脑袋埋进翅膀里。尾尖融进天空浓云,再降下时,黑褐的枯枝宛如一段工笔。
从脚下的宫道朝前走,有一棵太上皇登基那年忽然活泛起来的老树。见着这棵树,便知已经离太上皇的寝宫很近——他禅位后将寝宫移居在此,是为清净,也因为老树复生实在吉利。
而今冬日,这棵树也与世间种种一样干瘪,似乎迎来早该得到的死寂。
这真是不吉利的念头——
傅行清的影子在横枝下掠过,他走得不快,一来宫道疾行不合规矩,二来他自己也已经老去。当朝臣子觐见上代君王总存下嫌疑,但看如今今上的情况,他反倒得了喘息的时机。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君不惜臣,臣不敬君,父不怜子,子不慕父。
袍角有刹那停顿,傅行清看着依旧看过无数次的冬日宫道,默然这原本不是一开始的愿景。
他们总都老去,胜者不外乎时间光阴。
太上皇的日子比枯枝热闹些。
他对文人字画从没什么偏爱,傅行清进去时,却正见太上皇面朝半面山川。他叩拜问安,字还没说完,就被太上皇招呼着过去。
“子厚,你来。”他指着那副画卷,笑道:“你猜这是谁进献?”
傅行清思量着猜测几个名姓,太上皇每一个都摇头,直到这多年的老臣露出些无奈,才洋洋笑着说出答案。
“淮安王府。”
“王妃?”傅行清却把这个猜出来。
“看来你早在你儿子那里听说了。”太上皇吩咐人赐座上茶,半副光镀在脸上,恍惚间又叫傅行清看到当年甘心追随的明主。
他沉默一刹,恭敬道:“王妃。。。。。。是为了前世子来?”
“你也叫前世子,是不是?”太上皇捻一颗棋子,他没有邀请傅行清一起,只一下一下敲打棋盘:“她是为了杀沈朝晖来的。”
傅行清的眼睛上的褶皮登时展开。
“你也惊讶?”太上皇笑呵呵道:“我跟她说:我上了年纪,没有那么多时间给她周旋。她若是想保下她的儿子,就不要让我自己猜。”
他不等傅行清回应,又道:“她竟不藏私,不怕王府难堪,也不怕朕给现在的世子留下隐患。”
“人总是会变,上了年纪,也容易心软。”
“何必借他人来讽朕?”太上皇的胡子一摆一摆,瘦薄的胸膛看不出当年领兵的姿态。可他当年确实怀着一腔豪情收拢人才无数,许多年又许多年,冒天下之大不韪也割舍不开。
人心易变,到老时忏悔,未免傲慢。可傅行清自觉没资格支吾,他也是老了老了,忠心耿耿许多年,至今还不如一个晚辈后生看得开。
在几十年间把朝堂派系搅得这样乱,只怕还有个烂摊子给后人收验。
“只是确实,人心易变。淮安王妃前年为了把世子位置给小儿子,心心念念的长子也割舍得开——不过朕也没道理在这边数落,朕是和各个儿子都结下仇怨。”夹在手中的那枚棋子掉在棋盘之外,被光点亮的黑棋在暗色桌几上也显眼。太上皇定定注视着那颗棋子良久,忽然道:“朕今日叫你来,是为了额外给你一封遗诏。你晓得朕的错,知道该在什么时候拿出来。”
他看着自己多年的老臣,面色半明半暗,方才精神矍铄,这会却竟隐约透出枯败。
“君臣皆可换,唯这江山还是万万年。”他看着傅行清,勉强又提起笑来,声音似叹:“南边还在打仗,他治的淮越反还像个桃源。”
这话不假。
南地消息频来,淮越的新闻也跟着传扬开。那里的变化比林言预想得还要惹眼,这半年的政绩经行商学子传扬,眼看就评出今年第一个‘上上’来。
满眼繁华,前程光荣。这一位年轻大人的将来一眼可见,只一句位高权重不足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