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厅内,暖意融融。
上好的银丝炭,在鎏金兽纹铜炉中静静燃烧,散发出淡淡的暖香。
屋内陈设古朴典雅,墙上挂着几幅字画,笔力遒劲。
老王妃拉着容蓁,在铺着厚厚软垫的紫檀木雕花大椅上坐下,细细地打量着她。
她看着容蓁,眼中的泪水还未擦干,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孩子,你受苦了。”
容蓁看着老王妃真挚的眼神,摇了摇头。
“王妃,您,不怪我吗?”
容蓁的声音很轻,她垂下眼眸,不敢去看老王妃的眼睛。
“若非是我,阿誉他,也不会去楚燕,更不会……”说到这里,容蓁的声音哽咽了,再也说不下去。她紧紧地咬着嘴唇,努力不让自己的眼泪流下来。
老王妃看着容蓁,轻轻地摇了摇头。
“傻孩子,这怎么能怪你呢?这世上的事,岂能尽如人意?又岂是全都能用一个‘理’字来算得清的?”
她起身,用手里的绢帕轻轻拭去容蓁眼角的泪痕。
“若不是你,阿誉他……”
老王妃的声音哽咽了一下,似乎不忍提起那段往事,“只怕早就死在他哥哥的箭下了。崔神医、紫冥带来的人、甚至是狼群……好孩子,你为他筹谋这么多,作为他的母妃我何尝没看在眼里。”
话落,她的眼中闪过痛楚,那是对儿子过往遭遇的心疼,也是对容蓁的感激。
容蓁长长的睫毛掩盖了眼底的复杂情绪,只静静地听着。
“况且……”
老王妃话锋一转,目光变得柔和起来。
“他回南疆后,日日夜夜守着你送他的玉佩,念着你的名字,整个人都快熬干了,我这做母亲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炭火静静燃烧着,发出细微的噼啪声,照着老王妃脸上的皱纹,更显沧桑。
“那段日子,他为了养伤,不得不留在南疆,无法早日前往楚燕寻你。可我知道,他的心早就飞到你身边去了。”
老王妃叹气,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一丝过来人的了然。
“那种牵肠挂肚、求而不得的滋味,我懂。”
她轻轻拍了拍容蓁的手背,眼神中充满了慈爱与理解。
“所以,你又何苦自责?你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阿誉好,我明白,阿誉也明白。”
老王妃望着容蓁,“只是委屈你了,孩子。”
老王妃的话,驱散了容蓁心头的阴霾,却也更深地触动了她心底的悲伤。
容蓁抬起头,她没想到,老王妃竟会如此通达明理。
这份理解,比任何安慰都更让她动容。
但,理解并不代表伤痛可以消弭。
“王妃……”
容蓁的声音有些沙哑,她努力压抑着心中的悲痛,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掩盖不住眼底的湿润。
容蓁压下翻涌的情绪,垂眸轻声问道:“王妃,我能去看看他吗?看看阿誉的墓碑。”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深处挤出来,带着无尽的思念与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