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三国同人] 女帝我来当 > 第403章(第1页)

第403章(第1页)

&esp;&esp;四轮马车与二轮马车的载重实则并无多少区别,但若路段修得不够平整,四轮马车出行便会极为不便,且容易翻车。

&esp;&esp;工匠们还言,四轮马车对车轮以及马车零件的要求更高,磨损强度更大,也更容易损坏,所以这种四轮车只能在道路平坦且宽敞的地方通行……”

&esp;&esp;在中国古代,二轮马车更流行的原因不是因为技术条件达不到,工匠们不会制作四轮马车,真实原因是因为道路太过崎岖了。

&esp;&esp;毕竟这天下不是到处都是平原,现在也没有条件在天下都修建宽敞的水泥马路,所以在实际运行当中,二轮车更适合目前的环境条件。

&esp;&esp;尤其是运军粮物资的时候,二轮车要靠谱多了。

&esp;&esp;听完黄泽的解释之后,父子俩又知道这些公共马车的马匹主要是一些退役的战马,以及专门养的弩马。

&esp;&esp;听说昭国有专门的育种专家,除了培训优质的战马之外,还会专门育种弩马。

&esp;&esp;要知道,弩马可是指资质较差的蹩脚马,昭国居然也会专门对此育种,这令父子俩颇为惊奇。

&esp;&esp;实际上对于马匹而言,战场上当然要优质的战马,然而对于交通工具而言,战马并不合适,反而需要那种耐力强脾气温顺的马匹。

&esp;&esp;这两种马匹长相性格差异巨大,所以是不同的育种方向,当然要分开来育种。

&esp;&esp;万事万物都是这样,有好的一面自然也有坏的一面,在战场上没用的蹩脚马,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这却是最适合的马匹。

&esp;&esp;而且按照杨秋的规划,未来扩展到了南边,到时候夺取益州的时候,到时候更需要一种矮脚马,其耐力强,爬山越岭会更为适应。

&esp;&esp;“张释之曾对文帝言,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夫子又曾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esp;&esp;阿父,昭国用公共马车此物,倒是让儿觉得,那位昭王比大多数的儒者都懂得,何为天下为公?”

&esp;&esp;此时,父子俩已经回到自家住的宅院了。

&esp;&esp;这是昭国这些年新修的房子,里面的设施一应俱全,而荀攸住的是一处三进的院子,其建筑风格充满了北方特色。

&esp;&esp;父子俩此时正在换衣服,为了下午去见昭王做准备。

&esp;&esp;而在这个过程之中,荀缉突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这让荀攸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esp;&esp;“缉儿,之前阿父被迫来昭国,你在路途当中似乎颇为无精打采,看起来不太愿意前来。

&esp;&esp;但那时我们一家人别无选择,只有来昭国才能获得安全,阿父其实心有歉意。

&esp;&esp;可是这几日,我观你情绪颇为兴奋,对昭国似乎已然持欣赏态度,言谈举止间对昭王也颇为敬仰,为何?”

&esp;&esp;荀缉才十岁,虽然已经熟读了儒家经史典籍,也看尽了家中藏书,但他现在却明白了一个道理。

&esp;&esp;“阿父,我只是突然发现,我自幼所学的儒家经史典籍,以及长辈自幼教导我的道理,其实并不一定全然正确。

&esp;&esp;若依先贤们的道理来看昭国,这里简直堪称大逆不道。而士族之人还喜欢说,那位昭王是胡人出身,言昭国乃邪魔歪道。

&esp;&esp;我与那些士族子弟平日交流,他们在言谈举止间颇为歧视昭国,只觉对方是蛮夷之人,提到昭国便进行各种辱骂、造谣、诽谤。

&esp;&esp;这些人还常常言,一女子建国简直就是祸乱天下,还说汉廷的动乱皆是因为女子阴阳失序。

&esp;&esp;我之前虽并不认同他们的说法,因为我认为一个女子能够建国,必定是极其优秀之人,但我也并未觉得昭国会有多繁荣兴盛,只是觉得这位女子武力较为强悍而已,方能建国。

&esp;&esp;可是来到昭国仅仅几日,再加上路途当中见识到的景象,我突然觉得,先贤们所说的道理已经难以治理好这个天下了。

&esp;&esp;阿父是否会觉得我的想法大逆不道?”

&esp;&esp;荀攸笑着摇头。

&esp;&esp;从相信先贤道理,到后来发现道理只是道理,真实的生活其实是人性和利益之后,荀攸也才知道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esp;&esp;那些在书籍里面不曾明言的东西,都需要自己在生活当中领悟。

&esp;&esp;而他这个长子只是过早的醒悟了这件事情。

&esp;&esp;“缉儿,你很好,吾听说昭国的学堂有很多丰富的书籍知识传授,我让你去昭国的学堂里面读书,可好?”

&esp;&esp;荀缉自然没有意见,他来昭国几天,已经见识到这么多新奇事情了,荀缉相信昭国的学堂肯定有更有趣的东西等着他。

&esp;&esp;这里实在是有太多让人好奇的东西了,让人想要留下来学习。

&esp;&esp;下午,杨秋亲自招待了荀攸一家人,好生表现了一番自己礼贤下士的态度。

&esp;&esp;这个过程之中,因为荀攸的妻子儿女皆在,杨秋并没有和荀攸谈论什么政事,而是纯粹的享受美酒佳肴。

&esp;&esp;等到这一顿饭食享受完毕之后,杨秋让自己的人是送荀攸家人离去,而她则单独将荀攸叫到了政事堂里面聊正事儿。

&esp;&esp;“公达,几年之前你离开之时,我曾想下一次我们见面,你必定会为我所用,不过那时我以为会是在战场上俘虏你。

&esp;&esp;没想到是公达刺杀董太师后落入监狱之中,这才让我有机会让公达欠我一场救命之恩。

&esp;&esp;如今公达已来到昭国,对昭国的未来可有什么想法?我这边有很多官位空缺,公达不妨自荐一番?”

&esp;&esp;杨秋对人才的态度向来都是宽容礼遇的,荀攸已经做出了决定,自然不会有什么摆烂的想法。chapter1();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