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马邑县的官道各处,皆有兵卒站岗维持秩序。
&esp;&esp;今日,普通庶民百姓不被允许自由活动。
&esp;&esp;街道之上披红挂彩,一条长长的红毯从杨秋居住的官邸缓缓向外延伸,整条道路都洋溢着喜庆欢欣的氛围。
&esp;&esp;为了今日这场仪式,昭国可谓是花费了不少钱财。
&esp;&esp;因为要修建天坛、地坛、社稷坛,以及一些其他需要祭祀的地点,如日坛、月坛、先农坛等。
&esp;&esp;当然,官员的官服,今天祭祀流程需要的种种东西,都需要花钱。
&esp;&esp;然而,这并非只是形式表演,又或者面子工程。
&esp;&esp;至少在这个时代,上至天子大臣,下至普通百姓,祭祀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esp;&esp;若缺乏这种仪式感,那与蛮夷之人又有何区别?
&esp;&esp;自华夏文明有记载以来,对天地的祭祀、对祖先的祭祀、对神明的祭祀,早已刻入人们的骨子里。
&esp;&esp;昭国既然要宣布正式称王建制,就必须举行这场盛大的仪式,向众人宣告自己的合法正统,并祭天宣布顺应天命。
&esp;&esp;若不完成这一套流程,连普通百姓都会认为昭国是野路子。
&esp;&esp;所以,尽管花费不菲,但实际上带来的正面意义远远超过那些花钱的开销。
&esp;&esp;因为从此此后,众人都会意识到,昭国确实建立了。
&esp;&esp;即便未来有一天昭国失败了,记载于史书之上,那也是一个正经存在过的国家,而非反贼叛乱。
&esp;&esp;当然,杨秋坚信自己不会失败。
&esp;&esp;她身着一身玄色冕服,坐在特制的豪华马车之上,缓缓朝着天坛行进。
&esp;&esp;其他需要一同参与祭祀的官吏,也都跟在她身后前行。
&esp;&esp;今天这场祭祀,除了她要穿着特制的冕服,其他人也都准备了今日特制的礼服。
&esp;&esp;而这些衣服的设计与穿着方式,其实都经过了一番讨论。
&esp;&esp;因为衣服上绣的纹理,都能被他们赋予意义,所以这件事才会耗时如此之久。
&esp;&esp;杨秋虽觉得可以从简,但在这个时代,衣服上刻着的日月山川都会代表不同的意义,这事儿还真不能随意。
&esp;&esp;有时候前进一小步,这叫引领大家进步,但若是前进一大步,大家会觉得你在发疯。
&esp;&esp;所以可以适当简化,但不能完全摒弃这些繁琐的仪式。
&esp;&esp;更何况,一定的仪式感也代表着敬畏。
&esp;&esp;人之所以为人,那就是对这世上的事物要有一定的敬畏之心。
&esp;&esp;更何况,这祭祀代表着权力的来源和正统,所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
&esp;&esp;长长的队伍终于来到祭坛之下。
&esp;&esp;这里是专门修建的天坛,自然要在这里祭告上天。
&esp;&esp;此时,四周的兵卒都严阵以待,旌旗插满四周。
&esp;&esp;关于昭国的旗帜,其实也经过了一番讨论。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