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曦云忙问:“叛党?”
他垂眸,沉下声线,“不错,前朝余孽,太阴教?。”
太阴教?的名号在民间并不陌生。
建元二年因?为淮王谢立廷之死引起?的清洗从朝堂蔓延到民间,但为了安抚民心,并未直言太阴教?是?前朝余孽所建,而是?以邪教?妖言惑众为由在民间大肆追捕太阴教?教?众。
哪怕是沈曦云尚年幼,人在江南一带,都?曾听闻过此事。
“官府对民间的说法是此教派为邪典教?义?。但实?际上,他们皆是?由心向前朝大魏的余孽组成,所为的,是?推翻大燕、复兴大魏。”
谢成烨不打算在此事上瞒她?。
太阴教?犯下的大案不止建元二年刺伤淮王那一桩事,建元八年,因?西南地区林木火灾,朝廷派发赈抚款慰问,途中银两却不翼而飞。
那年亦是谢成烨入朝参政第一年,皇帝派他协同钦差调查此案,几经周折,最终查出是?太阴教?所为,清剿数名叛党,更是?亲手抓捕到一名疑似太阴教首领的高层,可?惜在押解回京的路上被?他逃走。
那是?父亲死后他第一次正式同太阴教?交手。
而后两年间,淮王谢成烨化作太阴教?最准时的捕手,面对任何可?能的风吹草动、冒头迹象,都?不放过。
直到建元九年的冬日,他秘密来到江州,遭遇埋伏。
“前朝余孽,复兴大魏?”沈曦云默默重复这话语。
脑海中蓦然?想到上辈子温易之死后因?书生死谏、天地异象而怒斥天子昏聩的起?义?,瞬间串联起?所有。
花朝节的暴乱,用那么多人命都?只是?为了让温易之被?下狱冤死么?
然?后用温易之的死给他们的起?义?祭旗,找到一个?名正言顺的由头?
沈曦云为这奇怪因?果的猜测感到荒谬,这费的一番心思未免太绕了,简直像是?笔直大路不走费心走羊肠小?路。
他们凭什么笃定一切能按这样的经过发生。
而站在前世今生事件矛头处的温易之……便更奇怪了。
为什么,偏偏是?他呢?
他有什么特殊之处?
“因?在他家中搜出叛党书信就要抓他?这是?否过于草率。”沈曦云蹙眉问。
谢成烨手扣书案,点着指尖,“任何涉及到叛党的事,无小?事,若有嫌疑自然?该捉来审问。况且……”
“他没有。”
沈曦云夺声道,话语里?是?谢成烨不曾听闻的坚定。
不,或许他听过,在成婚前,这姑娘信誓旦旦说喜欢他时,语气也是?这般坚定。
那双杏眼里?没有玩笑,满是?认真,执拗中是?毫不退缩的勇气。
“阿烨,窈窈心悦你。”
如今她?用这双眸子站在他对面,同他诉说相信另一个?人的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