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 18601870(第3页)

18601870(第3页)

桐桐愣了一下,身边的人都开始贺喜了。

旻哥儿看娘亲,“您看,可有什么旨意?”

桐桐沉默了良久,这才道:“从今日起,我跟你爹茹素四十九日。”

啊?为何?“娘,您要茹素尚且需得礼官过问,您还要我爹一起茹素,怎么跟礼官说。他们得记得,为什么茹素,为谁茹素。”

“为那些为国捐躯者茹素,为死难者茹素。”

旻哥儿应着,然后又摊开手心,里面还有一张小纸条:“我哥叫送回来的。”

什么?

“辽国长公主耶律岩母和驸马萧啜不|自戕以殉国。”

桐桐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你说谁?”

“就是您总是叫骂的那个秃鹫……没了。”

桐桐一把将密信接过来,抓到手里看了好几遍,这才确认消息是真的。她把密信攥在手里:“这个老匹夫!”

便是没有自家,辽国的国运也在下行,不出明君,倒是各个奢靡无度,耗损国力,最后为金人所灭。这不是他觉得力挽狂澜就可以的!

他若是造反自己做皇帝,说不定事情真有转机。

可他所有的谋划,都只为大辽,从不曾有一丝一毫的反叛之心。

“老匹夫啊——”

三年前那场见面,仿若是昨儿的事一般。

她记得她跟秃鹫说,“若是我们赢了,你就老老实实的当官。契丹需要治理,你是不二人选。”

秃鹫当时说,“我可不给你们当官。”

“那我请你来,没事打打猎,一起再去贺兰山……”

“贺兰山好!”秃鹫就说,“贺兰山……是难得的好地方。”

而今再想,只怕秃鹫最怀念的还是在夏州的日子。那时候大辽依旧最强盛,那个时候他年轻,好似一切都能智珠在握。那时候他们夫妻年轻,相互嫌弃却也相互守望。

再想想耶律岩母,她说,“在寺庙里的待的时间长了之后,我也有些悟了。人生在世,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的。一生遇到什么人,经历什么事,自己能左右的不多。”

要走了,临上马车的时候,她又说,“我是觉得遇到的每个人,许是都是宿世的因果。我们这一辈子到这个世上来,不是为了跟谁再相聚了,只是为了跟那个特别的人好好道别的。就跟你们一样,不知道哪一世有了因果,我们便相交一场。虽说各有立场,渐行渐远,但……这个别道的好!我们也算是把我们之间的因果做了一个了结。”

似是有了入了佛道的征兆。

桐桐当时没言语,她觉得大概真等最后有了结果,这两口子也会以出世的姿态来应对。真要是找个地方只说修行,难道不行吗?

她当时真以为两人打的是这个主意。谁能想到,最后竟是殉国了!

“我哥命人以国士之礼,厚葬了。”

桐桐扶住儿子的肩膀,坐在院子里的石榴树下,“他家那个女儿……比你姐还大两岁……我不记得那孩子嫁人了。”

没嫁呢!

“打发人去接吧!办了丧事,叫看着她父母下葬之后,就带回来吧。”

旻哥儿就道:“我可不可能娶她做太子妃。”

“想什么呢?”别操心这个,“他们是我和你爹的朋友,如今他们人没了,给别的都是虚的……”

“我也不能娶!”比我大三四岁呢,长的又不好看,“我坚决不娶。”

桐桐:“……”谁让你娶了?才多大呀,就你娶?真想踹这熊孩子:“你先去办事,把人接回来。我跟你爹会看着安排的!”

旻哥儿转身走了,一边走一边嘀咕,“读了那么些书的人,给孩子取名叫长寿?”

桐桐:“……”能取名长寿的孩子,那都是父母的心尖尖!别的不求,只求孩子活的康康健健的,一辈子衣食无忧,平平安安。

四爷回来的时候就见桐桐坐在石凳上,都秋里了,石凳上多凉呀,“起来!回屋坐去。”

桐桐仰着头看他,伸手拽着他:“要不要把那两人葬到贺兰山。秃鹫觉得贺兰山好!”

“他守了一辈子大辽,那就守着吧!葬在大辽的皇陵,那是他的归宿。”四爷拽了她起身,带着她往回走,“事还多着呢,你别只管伤春悲秋了。孩子们快回来了,什么都安顿好了?”

这不是得去北都再安置么?

得去北都了!这不仅仅是搬家那么简单。都城的搬迁,是把整个朝廷搬迁过去,也是把一个国家的中心进行转移。

在灭了辽国之后,朝中对都城搬迁再没有别的声音了。

从洛阳码头出发,沿着运河一路北上。

桐桐钓了鱼上来,晚上清蒸了,叫人给后面船上的晏殊送去。

晏殊老了,每年入秋都要病一场。本没想叫他这个时节非得跟的,想着养着病,等到来年开春了他再过去也行。

结果人家不大答应,非得跟着。

什么心态咱也不知道,这位先生没少背黑锅,那就宠着点吧。他现在没什么正经要管的事,以休养身体为主。凡是跟着御驾的时候,那一般都是超品待遇。

就像是现在,有点吃的,先想着他。

于是,一船的老臣,就晏殊特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