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 16501660(第11页)

16501660(第11页)

这么一本正经的夸吗?桐桐都笑了,“行了!你爸安慰过了。”

“那不一样。”金镞用额头蹭蹭妈妈的胳膊,“我跟我们同学说你在公社做气象员时候的事,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我觉得一个人靠那么简单的仪器来预测天气,测风云变幻,真的是一件特别牛的事。虽然别人提起我爸爸,都觉得我爸爸很厉害。但我觉得妈你更厉害……”

“厉害在哪?”能拿捏你爸?“这个少提。”

金镞才真的笑了,“您真没事呀?”

真没事,“这不是一个人的事,这是一群人的事。但事放在一群人身上的时候,是不会有后退这个选择的。懂这个道理吗?”

金镞点头,磨蹭的等妈妈吃完饭,爸爸回来了,他才跟父母商量,“爸,妈,我想学哲学。”

哲学吗?

桐桐一点也不意外,“好啊!那就学哲学。”如果没有生存压力,那么学哲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个专业或许很多人觉得无用,可所谓的无用就真的无用吗?

四爷点头,“哲学……至少能把你变成了成熟的、完整的、理智的人。很好的学科,想学就学。”

金镞就笑了,但回了房间他还是给朋友写信的时候说了:本来打算跟你报考同一所学校的,但清大的的哲学系不如京大,我思考再三,还是决定去京大。

信封上了,他常吁了一口气。

班里的同学有谈恋爱的,成绩好的会迁就成绩差的,希望两人可以在一个学校。便是志愿不同,也总会有人选择放弃自己的志愿而迁就对方。他无意褒贬别人的感情和决定,但他想,他永远也不会成为那样的人,也不能成为那样的人。

如果感情叫人迷失了本来的自我,这样的感情就该警惕。

爸爸说,哲学能叫人变的成熟、完整、理智,那我也希望我能跟身边的人建立起更成熟人脉关系和情感关系。任何一个冲动的决定,拉长时间线的话,得到的结果也许都不是最初想要的。

因着孩子要高考,桐桐这半年把心思全都花在孩子身上。

七月,天正热的时候,金镞放假修整一周,准备高考。对于万一考不上这个事,他压根就不在意,“考不上再回去继续读高三,怕什么?”

老师也跟家长说,“这个孩子最大的优点就是无畏,从不怕失败了,也从不会因为什么不好意思。他非常的自信,非常的勇敢。”

勇敢无畏的孩子,心理上也没有那种要面对高考的压力。休整就休整,按时作息,平时怎么吃饭还怎么吃饭,坚持锻炼,去考场的时候就跟任何一次月考的心态是一样的。

进考场前还叮嘱,“中午吃葱油面,要一个凉菜拼盘。”

行!去吧。

大夏天的,热出来的不是汗,是油。他穿着一身白球衣,运动鞋。准考证和文具一拿蹦跶着就走了。

龙鸿年的老婆惠京生打电话,“你们两口子真是有意思,孩子提前高考这么大的事也不说一声。你们知道不知道今年的预招生的人物是近些年以来最少的。本科的录取率是百分之一点三。”

那怎么办?他要考就叫他考嘛。

“报的什么专业呀?”

“京大的哲学。”

惠京生又叹气,如今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两口子都是理工科的专家级人物,叫孩子去学哲学,怎么想的?“提前报志愿,是不是已经报了?”

是!已经报了。

惠京生挂了电话就跟龙鸿年说,“我就跟不上这两人的脑子,不知道他们一天天的想的是什么?要是咱家孩子要这么考,我非得给把腿打断了。”

“他们有他们的考量,人家就一个孩子,思量比咱们周全。再说了,提前考的,要是不满意明年继续考,怕什么?”

才不用继续考呢?文科考六门,理科考七门,反正别管怎么说,花费了三天时间,高考完了。

考完了,金镞撒欢了,“今年的高考数学题是历年最难的,一片哀嚎声!”但是,我妈是谁呀?我的数学基本能拿到满分,再加上英语比大多数人都要有优势,只这两科就能拉开我跟百分之九十九的考生的差距。

回家了,一刻都不停,“妈,我出去找朋友去玩了。”

才要出门,电话响了。号码是周家的,桐桐看金镞:“是不是周齐问你考试的情况?”

金镞过去接起来,不大功夫,就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周齐和周楚都要来京城读大学。”说着就看向父母,目光复杂,“他们以留学生的身份,申请通过了……”

这样啊,很正常的事呀,“学什么专业?”

“周齐学金融,周楚学艺术类。”金镞看着桌上还没得及收的准考证,“我们拼尽全力……多少人拼尽全力……”

第1657章岁月流年(184)

四爷都笑了,“这样,这几天你抽空去一趟黎老家,替我和你妈看望一下老人。老人家是你爷爷的老师,也是民国时期的留学生。听老人家说一说,讲一讲,许是你就能豁然开朗。”

金镞沉默了片刻,还是点了点头。

桐桐笑了,却没再说他。

四爷拍了拍这孩子,起身去了书房,找了几本书出来,然后翻出有关的内容做了标识,放在了书案上。这才喊孩子,“可以先节选着读一读。”

金镞也没再出去玩,而是在书房呆了半晚上。

爸爸给找出来的是唐史中的内容,里面涉及到了唐朝在对待留学生政策。其中有三项,特别的惹人注目:其一,为他们提供免费的住宿和饮食;其二,为他们提供津贴和奖金。而这个津贴是多少呢?每月可以有五十贯。这在当时是非常丰厚的。其三,一视同仁,一样能科举,一样能举官。

除此之外,朝廷为留学生提供翻译人员,甚至于支持他们搞学术研究。

这是节选的,系统的他还没读。但从而今去看,唐朝时期这些铺垫,至今都有影响。就比如日本,不说他们的建筑,不说他们的很多风俗习惯是不是都来自大唐。要是会长安方言的人去听日语,什么感觉呢?是不是像是语调有些别扭的方言版呢?

甚至包括大洋彼岸,还都是唐人街。

有时候,一些东西的利看的不是当下,得从长远考量,得从大处着眼。许是将时间线拉长一点,再拉长一点,再回头去看,许是多少就能理解了。而这些东西,又是只能意会不好言传的。

他把书合上,放在了书架上随时能取到的地方,然后才关了灯。

灯一关,桐桐就睁眼,看了窗外一眼。院子里的那点光线没了,一会子东厢的灯亮了十几分钟之后又灭了。她这借着角灯看了一眼表,凌晨两点四十八,快三点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