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 15501560(第2页)

15501560(第2页)

“我跟你一块,给你做伴。”

金司炮蹲在炉子边就笑,把烤红的洋芋剥皮给媳妇一个,又取了个小的,剥皮喂明明:“赶紧,吃一口,香着呢。”

“没味!不吃。”小娃子可算是知道啥好吃了。

金司炮对着闺女笑,“那爸给你倒些酱油沾着吃。”

嗯!

结果进了厨房,想起在老四家看到的,桐给远志做的土豆泥,他也学着弄,又是盐,又是油,然后给搅拌好了,端过去给闺女,“你尝尝。”

“好吃!”

魏红霞就笑,摸了摸闺女的头,自家这妮子黑瘦黑瘦的,头发黄,也稀疏,可真就是两口子的心头宝,“放了香油,能不香呢?”

明明说,“我爷爷说我四叔可能折腾钱呢!”

魏红霞面色一变,说道:“不许听你爷爷说。”说着,叫撩开帘子,说隔壁房间的二老,“你们要管不住嘴,要再在孩子面前胡说八道,我就搬出去住。你们爱咋就咋去。”

金司炮赶紧拉魏红霞回来,低声劝:“别闹腾。”

魏红霞眼圈都红了,恶狠狠的:“我看这十年,你们的难过还是受的轻了。可得小心着些,谁知道哪里来个浪头又给砸过来了。少些作兴!”

金司炮懒腰把魏红霞一抱,魏红霞挣扎着,低声呵斥,“放我下来。”

“别喊了,人家笑话。”

回了房间,魏红霞才把眼泪擦了。招赘是为了照顾他们的,结果了,自从结婚之后,自家这爸妈就看不上娃她爸,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如今,他们一家三口都不跟老两口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了,她不想叫孩子自小看着她爸得看人脸色吃饭。

她在房间里,故意大声说,“回头呀,咱也搬出去,咱给明明把姓一换。啥招赘不招赘的?不是还有明招暗娶呢嘛!我娃姓了金,那自然跟姓金的亲近。也不管姓魏的叫爷爷了,我看谁还能在背后跟我妈嘀嘀咕咕的说些有的没的。”

把魏老头说的,“知道了!知道了!一个丑妮子,谁稀罕说一样?”

明明朝外喊:“爷爷,你又说我是丑妮子。”

老头就又喊:“丑妮子,爷爷这里有冰糖,你吃不吃?”

“吃呢!”

金司炮叫闺女把最后一点土豆泥吃完,才拍了拍孩子,“去吧!找爷爷吃冰糖去。”

魏红霞低声叮嘱,“你爷爷给你说啥了,你回来跟妈说,记得全说的好了,妈给你买罐头吃。”

金镞可不喜欢吃山楂罐头,倒是对橘子罐头情有独钟。怕他吃了凉肚子,把罐头塞到炕头的被子里暖着,他就守着罐头哪里也不去。

韩翠娥把煎饺喂给孩子,给儿子和媳妇说金家当年在省城的情况,“我记得你爸当年住的是自己的房子,就在永福路那一带,但到底是永福路的哪一户,就不知道了。咱家更没有房契底子……怎么?还能把房子要回来?”

当年没收的家产,最终还是会归还的。如果有人去办的话,只要能查到底子,开出证明来,就能归还。

四爷就看桐桐,“我最近跑省城,要是能把当年的产业找到,要回来那最好。要是不能,得提前安排住的地方了。”

桐桐就把家里的钱拿出来,现在哪里能买房呢?大部分都是宿舍和房管局的房子,也有那种老式的平房属于自己的,但那都是自己住呢,谁家往出卖?况且,也没有相关的机构来管这个事呀!后续很麻烦。

她就说,“闹不好还得借住。要不,我跟你一块去省城一趟。”不行的话,找一次贺北,她的路子野。

结果两人选了一天去省城,然后先去了永福路,跟人打听,解放前后有没有一家姓金的住在这一片,是一个年纪不大的人单独居住的。

这个问当地年纪大的人,很多人都有印象。一个理发店的老师傅朝不远处指了指,“那儿……大门紧闭的那个地方。原来那个院子是清朝时期巡抚的宅子,后来军阀给占了,再后来军阀跑了,留了个姨太太……再后来好像叫哪个土财主捡了个便宜,把宅子给买下了,后来不知道是交公了还是怎么了……住里面的小伙子再也没见过。”

如今呢?产业归谁?

“归街道办,里面是扫盲班。”

桐桐站在街道上四下里看:当年金家那位土财主很有眼光,这里虽然不是省城的最中心位置,但是,这里聚集着该省十几所高等院校。

这地方要是不拿回来,就太可惜了!凡是高校汇聚的地方,必然是寸土寸金的!

第1552章岁月流年(79)

其实要证明这院子是自家的,应该也不算是难。

首先,金中明当年读的是大学。他难道没有交好的同学?这些同学都没去过家里?一点都不知道家里的情况?只要去找,总能找到证人的。哪怕是从侧面证明,也好歹了更了咱一个方向。而这些人想找总能找见的,大学是有档案的,况且,还有黎教授这样的老师活着呢,想要查真就是一个电话的事。

其次,老家真就没有人知道金家在城里有房子的事吗?金家当年有一个长工,可一个长工是干不了那么些活的。农忙的时节,必须得有短工。还有,老家距离省城不远,金中明在省城上学,他吃的粮食不会现买,必是家里给送的。那么是谁给按时送的?只一个长工也不够用!必是还有其他人来过这边的家。只是这些年比较敏感,谁都不好提就是了。

再次,这栋房子的周围住户,向来对金中明不是没有印象的。拿着照片问一问,也一定能找到证人。

有这三拨证人,再去有关部门找一找这个房产为什么会归街道办,应该也不难。

只要有了这个材料,就能证明房子是自家的。

四爷就说,“关键在于政策。”

政策应该会下来,但具体的什么时间下来,却也不好说。所以,咱还得两手准备。一手呢,想办法证明这是房子是家里的;另一手呢,也得着手找一个能安家的地方。

桐桐站在这个院子的门口,没进去。现在很多人的思想还没转变过来,所以,对这个原房子的主人,怕是难有好态度。况且,这考试到底还没考呢,还是谨慎点吧。

两人在门口打了一个转之后,就继续在这一片转悠。

四爷就说,“虽然没有主管部门,但是要是民间私下里购买房产的话,后续可能会存在一些争端,但短期内却也能解决咱们一时的困难。不过就是搭点钱进去而已。”

是说买那种小平房,老房子。城里也总有一些老住户是有不大的小院子的,可能真就是一两间屋子一个小院呢,真要是能碰上,花点钱也行的。

这么盲目的找不是办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