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 10101020(第13页)

10101020(第13页)

左传典的理解是:腾出时间把大理寺刑部这些地方清查一遍。

这么一想,合情合理。

于是,犯人顺理成章的关在了监狱。关押犯人,提审犯人,不需要经过太多的手续了。

而桐桐呢,她能走特殊通道,避开任何人,见到被秘密关押的钱平。

韩嗣源陪桐桐往地牢里去,低声道:“钱平家那个妇人,四处用钱活动,想探监。若是三五之内见不到,她怕是得警醒。”

“用不了三五天,必能审出来。”她脚步轻盈,穿行在暗道里。

再往前走了几步,门口守着两个青年,不正是那青衣白衣两位公子,林雨桐问白衣:“感觉怎么样了?”

白衣忙笑道:“并不如何难受!劳郡主记挂。”

“好好养着,药还得继续吃。”

是!

没错,白衣青衣是陈六依计安排的人,两人都带了药了,谁能‘死’的巧,谁服药!白衣被甩到柜台上了,那会子头低着,顺势塞了药,然后便‘闭气’了!

两人将又一重厚重的铁门打开,桐桐走了进去。火把将正厅照的亮堂的很,而钱平已然被带出来锁在了审讯椅上。

他听到动静扭头去看,就见一纤细娇小的身穿黑斗篷的人脚步轻盈的过来了,近前了,她将斗篷掀开,而后展眼一笑,用娇软的嗓音说了一句:“钱老板,又见面了。”

钱平面色一变:“郡主?”

桐桐轻笑一声,“认出来了啦!很抱歉呀,咱们得在这个地方谈谈生意了。”

谈生意?

桐桐坐在她对面的椅子上,“那要不然呢?你要给他们陪葬?”

钱平头上的汗下来了,“郡主……说的什么,在下听不懂。”

“我以为能做生意的人,该是个精明人。你对那一万册佛经的生意很在意,对吗?你很想来做这一单生意,证明你很看重钱财。一个看重钱财的人……想去死?”她说着就又笑,而后看韩嗣源,“二兄信吗?”

韩嗣源朝后面的墙上一靠,哼笑一声,“咱们这牢里呀,还算好!总也点着一些熏香熏蚊虫的。咱们钱掌柜才还叫人给他那边多放些药草,怕蚊虫叮咬,又怎会是个一心求死之人呢?”

“是吗?”林雨桐轻叹一声,“由奢入俭难!这样的日子,这样的地方,你能扛几日。识时务者未俊杰,我这人心软,不爱动刑!弄的血呼啦的,怪渗人的。我就想着,天下没有不能做的生意,只看获利多少罢了!那些藏在暗处的人能给你的,难道比我能给你的更多?”

钱平狐疑的看林雨桐,“那在下总得知道,郡主是为谁办事?”

林雨桐叹了一声,蠢啊蠢啊,问这么多,你就真的出不去了。她从袖子中拿出牌子,递到他面前,“可看清楚了!”

“这里是诏狱?”钱平左右打量,“这里竟是诏狱?”

林雨桐摇头,“这里不是诏狱!只有我出现在这里了,这里才会是诏狱!所以,你该知道,你不开口,只有死路一条。也许你还期待你家那个妇人……嗯!没错,她还没被我关进来!但是,你要一死,我就能叫她合理的消失在人群里,你要试吗?我想,她知道的,你未必知道!但你知道的,她一定知道!要么,你说出你知道的,换你一条命;要么,用你的死,换她进来!我跟她继续做生意!”

“别!”钱平急忙道,“别!郡主……我说!我说!”

墙那边的文昭帝将墙上的小孔继续用火把挡住,回头看皇后,“如何?”

皇后抱着文昭帝的胳膊往出走,“看着跟个小老虎似得,其实心软的很。瞧这大牢里,又是给通风,又是每天按时熏药,竟然还说须得七日一沐浴,隔日换一次囚服……说到底,骨子里还是一个慈悲的孩子。”

是啊!是个慈悲的孩子!

第1016章天地情怀(34)

钱平的声音都有点抖,“……在下……在下不知道从何说起……”

林雨桐就看他,“从你家那个女人说起。”

钱平不自在的动了动,这才道:“家父原本是赵县县衙的书吏,那一年县里出了一个案子,是粮仓失火案!当时查证了,乃是库房的管事周元吉渎职意外导致。以周元吉所犯之事,当报之于朝廷。彼是大陈新立,粮仓储粮自来都是大事……因此,人暂时收押,只待报于知府衙门,再定夺其罪。但报上去之后,当时的知府杜微均杜大人说,朝廷用兵,急需粮草,此事当酌情办理。若是能补齐粮草,罪责当减免。那周元吉本只是个管事,能有什么家财?可没过几日,还真有人将粮仓里的粮食给补齐了。当时押运粮草的是一家义兴粮行的粮商!”

林雨桐问说,“义兴粮行……这周元吉乃是义兴周氏族人?”

“是!正是出身义兴周氏。”义兴周氏亦是世家。

林雨桐就问说,“已然是义兴周氏,那缘何能将女儿送你父亲做妾?”

钱平摇头:“所以才说家父冤枉!那哪里是周元吉的女儿,只不过是家里养的养女罢了,本就是为了送人的。”

“那你父亲当时为何不说明情况?”

钱平看林雨桐,“这事不是小事!周元吉乃是被逐出周家的弃子,可他出事之后,竟是有人来替他收拾烂摊子,为何?案子报给知府,知府不往上报。有人迅速补齐了损失,这个案子在当时便销了!家父作为书吏,避无可避,关于案子的所有细节,都要参与。周元吉送养女,也不过是为了封住口,将这件失火案彻底给平了。这般的能量,从知府,到县衙,无人再提此时。那么有人告发了父亲,巡查御史问案,父亲又怎么敢争辩?怕事情往深了查,家父只能认了此事……”

这是说,这场火有蹊跷!当时从知府到县衙,都怕上面有人查,将失火案给隐了。

韩嗣源问说,“赵县……是柱国公的老家赵县?”

钱平点头,“对!赵县中,赵氏乃大族。”

林雨桐看钱平,“你父亲去世了,没有当事人了。那你能告诉我,那粮仓里……当年究竟有没有粮食?你当年十三四了吧,不记得了?你住在府衙,多少去救火,救了多长时间,你该知道!”

钱平又不安的动了动,“当年,那场大火烧了整整一个晚上……后来就清理了粮仓,重新搭建了木顶子……”

林雨桐跟韩嗣源对视了一眼,心里大致是有数了。若是一粮仓的粮食,是不可能烧一晚上就烧完的。就像是烧炕给坑洞里塞木屑一样,这玩意细碎,中间没空气的间隙,所以,不会见明火,只会沤烟。一簸箕的木屑都能烧一晚上,那一大粮仓的粮食,只一晚上就烧完了?一小瓮粮食一晚上都烧不完的,怎么可能一粮仓的粮食一把火就给烧了?那玩意会不停的冒烟,轻易不见明火才对!便是把建筑烧了,里面的粮食被引燃。那第二天抢救是来得及的!粮食是颗粒存的,扑灭了之后最多烧了外面一层,内里能保住的。所以,动辄粮仓起火,见了它的鬼去吧!

这必是因为赵县是赵氏族人聚居地,他们人多,选择扛税!

韩嗣源低声道:“听我爹说,在开国之初,有过税改之争!”

林雨桐便明白了,一直以来,勋贵之家,那便是一人得道,全家成仙。而太祖一定认为,小门小户无地可耕,税可以少一些。越是占据了大量土地的人,越是得收税。

而作为家里出了柱石公的赵家,一方世家豪强,他们认为他们家乃是柱石功臣,凭什么得纳税?

于是,抗税不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