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 9901000(第6页)

9901000(第6页)

白嬷嬷低声道:“据说……据说是宋皇后给毒杀的!”

宋皇后将丈夫毒杀了?

是!白嬷嬷叹气,皇后吩咐了,说是郡主若是问,就实话实说!她就说,“康乐侯还在宫里呢,他是这么跟皇上禀报的。说是宋皇后于大陈有大功,得有该有的待遇。”

林雨桐皱眉,这是个什么要求?她转过身叫白嬷嬷量身后,可以转过来,见屋里人都低头不敢与她对视,她这才反应过来,这康乐侯宋受勋是原身的亲外祖;而这个宋皇后,是原身的亲姨妈。

她嗤笑一声,“待遇?什么待遇呀?再继续做她的皇后?痴人说梦!亡国之人没有亡国的自觉,那是在找死。”

白嬷嬷心里叹气,郡主真是个特别好的女郎君。其性情随父族,并不随母族。可在世人嘴里,难免要刻薄的。说有其母必有其女,这可上哪里说理去?

那宋氏在丈夫生死未卜的情况下抛弃才出生的孩子另嫁他人,宋皇后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背弃丈夫毒杀亲夫,这样的事怎么会不遭人诟病?

要说不影响郡主,那是不可能的。

可不嘛,走在路上,花丛后都有人在嘀咕:“……要么说最毒妇人心呢?论起毒辣……这宋氏姐妹当真是无出其右……”再往后不用听了,必然是要往下攀扯的。

这不是宫里不让说人家就不说了!就是不让说了,人家还不能那么去想吗?宫里是如此,只怕宫外更是如此。

大皇子妃在半路上拦住桐桐,抬手把伺候的人都给打发了。她的面色浮肿,向来这两天都没怎么睡踏实吧!先是在上课的时候丢了人,再是因为宋氏被人议论,她颇受煎熬。

“小妹。”大皇子妃拉着桐桐的手,这么叫了一声。

“嫂嫂。”桐桐回叫了一句。

大皇子妃的手一下子就僵住了,这一声‘嫂嫂’叫的,证明对方只愿意从大皇子这里跟自己论关系。

可是,“这不是妹妹不认就能改变的事呀!你是母亲生的,这一点谁也更改不了!不管你怎么否认,母亲就是你的生母。而今,母亲被人非议……”

“没有非议,只有议论。人家说的是对的,为什么不让说呢?”林雨桐从大皇子妃手里抽出手,“嫂嫂,吴家的事自有吴家处理,宋家的事也自有宋家处理。你嫁给大兄,你便是金吴氏,而我姓林。与吴家无关,更与宋家无关,吴宋氏被人议论不议论,跟我更无关系了。不要再说生母不生母的话,舍弃母女之情的是她,嫂嫂为何来强人所难呢?”说完,退后一步,行了一礼之后,转身走了。

大皇子妃站在原地,她的丫头文惠走过来,低声道:“主子,回吧!再这么着,萧贵妃娘娘该恼了。”

大皇子妃擦了眼泪,收拾了脸上的表情,这才往坤元宫去了。

坤元宫里,太后在,皇后在,两宫的贵妃都在。不过今儿长公主也来了,她坐在皇后的下首,闲闲的靠着。

三位公主和两位郡主也到了,围在一处正在讨论彼此的衣裳。她一到,长公主就起身,“就等你了,怎么磨蹭到现在!走吧!”

这是要往前面去的。

赵德丰忙过去搭手扶住母亲,长公主顺势搭着闺女的手,率先离开了。

两宫贵妃先起身,朝后退了两步,请皇后和皇后先行。

四公主过去抱住萧贵妃的胳膊,五公主跟在了高贵妃的身边,太后路过桐桐和三公主的时候,抬手拉了三公主,“圣荣跟着哀家吧。瞧这手凉的……”说着话,就把袖筒给三公主戴在手上了。

皇后没言语,可路过桐桐的时候却牵了桐桐的手,紧紧的攥着。等上了皇后的凤撵,皇后才说,“你无母,我无儿,咱们娘俩搭个伴儿吧。”说着,抬手从头上抽了一支簪子,簪在了桐桐头上,“好看!”

林雨桐心里叹气,最怕这样的!她也攥住对方的手,没说出口的话是:你护我一程,我必护你一生!

第994章天地情怀(12)

正德殿外,缓缓的走来数位身穿孝服之人。近了近了又近了,一脚迈进大殿了。

大殿里顿时一静,打头走来的这个女人太美了!端庄里不乏妖媚,那容貌,说一句艳若桃李也不为过。三十许岁的妇人,浑身都透着成熟的风韵。她在服孝,一身白衣,身上一根首饰也无,却衬的一张脸更加的莹白剔透。这般的玉人,五官那般的分明,身段那般的妖娆,盈盈一拜,开口就道:“亡国之后拜见大陈君上——”

声音清澈如七月山中的泉水,淙淙流过,只觉得沁人心脾。

桐桐眼睛一眯,嘴角挑出几分轻蔑的笑意来。请问,一个亡国之后,长途跋涉从南到北,到了御前,怎么还能这般的精致?怎么做到的?没人在背后打主意,可能吗?

我家有个美人爹,我知道一个美人要保持总是美的,要付出什么样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天生丽质?再天生丽质,三月不洗澡,美的起来吗?

现在还是正月,京城的冬天冷冽的很。这位宋皇后是在冬天赶路的!别说搁在交通各种不方便的现在,就是搁在交通便利的后世,出去出差或是旅游,有那么方便吗?

她知道这一点,只要不是被美色迷住的人都能想到这一点。桐桐就先看皇后,却看见文昭帝的手搭在皇后的手上,轻轻的拍了拍。

是!皇后的容色最多只能算是中上。别说跟宋皇后比了,便是两位贵妃,其容貌都在皇后之上。可皇后用的着比容貌吗?只要君王不是昏君,皇后向来不是以容貌坐后位的。

宋受勋站出来,呵斥道:“礼乐崩坏,国之所以亡矣!宋氏,你在藐视太后,藐视皇后吗?”

宋氏抬起头来,“后妃见君王,自当以拜!我夫君虽为亡国之君,但亦是国君,我亦为后!帝王乃是天子,自有礼乐以来,无有不尊前朝皇室的例子。二王三恪,这是自尧舜禹时便有的古制。新王朝建立,须得册封前朝皇室为王侯,待之以上宾。”

二王三恪,确实有这么一个制度。但尧舜禹的时候是禅让制,新王与旧王之间,是没有仇恨的。比如舜继位,就得优待尧的儿子。到了禹继位,不仅得优待舜的儿子,还得优待尧的儿子。

因着尧舜禹只禅让了三代,所以,这个二王的意思就是,要追封新王朝的两个王朝的皇室。

三恪,恪是尊重、礼遇的意思。是给后世定下的规矩,就是说新朝建立,至少得册封之前的三个王朝。

当然了,也是因为这个规矩,哪怕王朝更迭,国家不散的一个原因也在于,都承认王权来自于前朝。

这个理摆在这里是对的!谁也不敢反驳这个话。但是自尧舜禹之后,王朝的建立,那都是建立在一方灭了另一方的前提之下的。对活人那是绝不容情,对死人可以很大方的册封。

这个宋皇后是蠢吗?

也不是!为什么呢?因为她把尧舜禹搬出来了,尧舜禹是禅让,是合理的即位,是明君。那同理,金家继承了陈家的江山,不合理吗?难道不是太祖圣明,效仿尧舜禅让了皇位?难道不是武昭帝和文昭帝贤明,才能继承皇位?

她很聪明的给了皇上一个理由,在她看来,这就是一个双赢的局。她自己得到优待,而皇帝正可以此为借口,确立正统地位。

可这就有个弊端,将来皇上传位是传亲儿子呢?还是禅让给其他人呀?

文昭帝从没觉得他不是正统,他要是愿意接受这套说辞才见了鬼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