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 980990(第2页)

980990(第2页)

然后只能在普通院校里远!文化课,不是特别的顶尖,清北不要想了,考了个政法大学,得回京城上学去。马均田而今是市里的一把手,因为是省会城市,所以也进入了省班子。

在这边吃饭的时候,这孩子凑到桐桐身边,“林姨,给你说个事。”

嗯!说。

马小俊朝客厅看了一眼,低声道:“现在的医疗条件和技术好了,应该劝我方姨去医院检查检查,说不定就能生孩子了。我爸跟我妈那个时候结婚早,我这么大了,我爸也才四十出头,我方姨还不到四十岁呢……我这一上学,家里就静悄悄的。其实,可以叫我方姨再生一个。你跟我方姨说,我不反对家里再添一个孩子。”

当年被谢荣常打发到林家吃饭的小伙子长大了,那么高的个子,这些年被方向养的阳光高大。桐桐就笑,“这话得你跟你方姨说。”

“这不是怕我方姨不好意思吗?”马小俊嘿嘿嘿的笑,“主要是还得劝我爸,别觉得官当的大了,添个孩子就不好意思了。又不违反政策,怕什么?也是怕我方姨便是有想法,也得考虑我爸的现实情况,她要是不开口,我爸这一天天的忙的,估摸着是想不到这些的。”

瞧这个操心劲的!等几个孩子去屋里玩了,林雨桐才过去小声的跟着两口子说了。

方向的身体早都调养好了,沈楠非常坚持,说是吃中药好!真的是吃了很长时间的中药,当然了,主要不是为了生孩子的,只是因为身体有老伤,为了除旧根的。吃着吃着,身体调养过来了。跟桐桐去医院做妇科常规检查的时候,沈楠给查了,虽然是受孕的概率没有一般的人那么高,但不是说不能生。要是再有一定的人工干预手段,是可以怀孕生子的。

可方向没有要,那时候马小俊上了高中了,到了关键的时候,谈这个事不合适。她是最近三年,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马小俊身上了。早晚陪锻炼,早上送,晚上接,周末还得找老师给补习。高中就是这个样子的,他在学校稍一分心,这就跟不上了。不课外找老师给找补回来,步子就落下了。

就这还得照顾孩子的情绪,放假带着去射击,带着去旅游,把国内各个省的著名景点都跑便了。

在孩子的亲生父亲很忙,亲生母亲又再婚生子的时候,她陪着孩子走完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

是的!谢荣三年前又再婚了,这次没犟着,找的是一位丧偶的大学教授,两人婚后又添了一个女儿,彻底的定居在了京城。因为二胎这个小,就肯定顾不上大的这个了。孩子在那段时间多多少少的,感情上还是出现了波动。

当然了,这些事都不再提了,谢荣可能也是不想叫过去的人和事打搅她现在的生活,所以也基本的跟这边的朋友和同事不怎么联系了。

沈楠就提醒方向,“小俊去京城念书,跟他妈近在咫尺,有些走动是免不了的!你呢,有些事得有心理准备。”

是!有时候就是这样,养着养着,就觉得真就是亲儿子了。于是,遇到一点事就爱多想。她摆手,“我这人心大,之后就不再管了。男孩子嘛,该谈对象了,以后一工作,离的就更远了……管也管不过来了。”说着就转移了话题,“毕家那个圆圆,考哪了?”

“考到美术学院了,也要去京城。”沈楠说着就道,“毕元孚到底还是管亲闺女了,专业课考试哪有那么容易的?”

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

在城里忙了几天,三岭就催了,“老家得回一趟吧!爸妈都吹出去了,满巷子的人都问呢,说是金明明那个捣蛋鬼真去折腾导弹了?”

金明明:“……”肯定是马奶奶说的,“这个坏老太太!我明儿就回去。”

这几年回老家的少了,今年金明明是自己开车回老家的。老家还是老样子,变了吗?变化还是小,特别小。

回来的时候正是晒粮食的时候,路特别不好走。

一进街道,车速就慢下来了。

金锏指了指路边,“那包子铺,是彩儿姨家的不?”

是呢!金明明就朝里喊:“嗳!那个卖包子的小丫头,拿俩包子来。”

谁呀!这么横!

云云才要恼,里面就传出白彩儿的声音:“不用问都知道是金明明!”她说着就朝外头喊:“你个贼丫头,才回来你就捣乱!”

然后云云追出来,朝路那头喊:“马奶奶,我明明姐回来了,还不赶紧挪鸡窝?要不然她明儿给你连鸡窝一块端了!”

金明明在车里跟金锏说,“听见了吗?马奶奶家还养着鸡呢!”这可是真土鸡,“晚上咱烤鸡!”

金锏:“……”你就是东巷一祸害!

第982章流金岁月(113)

车子缓缓的进了巷子,当年分给自家的那点责任田现在还是自家的。不是说户口进了城了非得霸占着这地不撒手,不是这个样子的。农村的土地都是几十年不动的,为的就是各自能根据情况种植合适的作物。比如果树,不能树栽下去了,三五年的才开始挂果呢,然后你调整土地吧?况且,有些人勤快,把地伺候的肥。有那懒汉,地都能长了荒草。所以,土地是谁家的就是谁家的,像是自家的户口进城了,但是家里还有奶奶的户口呢,还有大伯家的户口呢,这些土地归了集体没错,但是自家人可以承包回来,就是每年给村上交多少钱就完事。

因此,这地还都是自家的。

爷爷奶奶这些年给这地里栽了果树,各式各样的果树都有。最边上的一圈种菜,有这菜一条巷子的人都有菜吃呢,据说卖菜的小商贩都不爱往这条巷子来了。

而今爷爷和奶奶还在这边住,距离大伯一家近点。但以后就不会了,爷爷奶奶得住新宅那边去。这边的院子给大伯家,大伯巷子里有一院,加上自家这一院,再有当初大伯在街上买的门脸,就三个宅基地了。大伯家有三个儿子,且这三个学习怪费劲的,便是以后出去工作,那基本也是离不开老家的。

车近了,能看见苹果梨还在树上挂着呢,这得等到国庆以后才算是好吃,现在也能吃的,就是有点酸。

这会子爷爷奶奶和大伯大伯娘都急匆匆的出来了,金锏叹气,“大伯娘老了好些。”

是!在这个家里吃的苦最多的大概就是大伯娘了。

车一停下来,大伯就先过来了,“你爸你妈也是胆大,你才会开车几天呀,就敢叫你开着回来?高速路那是玩的?”

金明明抱她大伯,“我一路走国道下来的,路上走了两个半小时才到家。”说着话就又抱着大伯娘不撒手,“打电话叫你跟我大伯去城里,非不去!住十天半月的怕什么?”

秦引娣就笑,“家里的活便是能撩开手,不是还有铺子呢吗?做生意就是这样,把人捆在铺子里啥也干不成。”

那边杨淑慧拉着孙子,金印催着一个个的进屋,“赶紧的,吃饭!”

正往家里走呢,一辆摩托车从巷子的那头过来,蹭一下就停下来了,“姐,金斗,回来了?”

这是小军,大伯家的老大。

金明明指了指摩托车,“吃完饭教我骑!”

好!

秦引娣斜眼瞅儿子,“有点谱,老大不小了,溜达啥呢?”

金明明就赶紧说,“趁着这两天我在家,叫他抓紧溜达!我爸说了,叫我走的时候把小军带去城里。”这小子今年初中毕业了,但是没考上高中。自家妈的意思是去城里补习一年,再考一年。结果这小子非不乐意,说是学着酿醋也成。

这几年其实自家酿醋这个营生不好做了,副食品比前些年丰富多了。有那种卖的成品醋,看着干净卫生,买起来还方便,愿意买这种散醋的就少了。或是过些年,又觉得工业化产品不好,或者是添加剂多,那时候再有人想买自家酿的粮食醋和柿子醋也未可知。但是就现在而言,如果大伯不想着做大的话,这营生其实就不大景气了。铺子里改行干其他,收入要比卖醋好。

那么现实问题就摆在这里,大伯家这孩子怎么安排。大伯没开口,但自家爸妈不可能当做问题不存在。老人在家里,经济上宽裕的很,也补贴大伯家,但是照看老人的,肯定是大伯和大伯娘多些。那自家爸妈就得把事情做到前头。招工进单位也可以,但这一行里,其实很多工作是高风险的。但是呢,跟机械的相关的,还有一个行业,就是操作员。

比如起重机,以前国内都生产不了,全靠进口。这几年几乎国内的市场铺平了,便是国外,订单已经飞也似得往回飞了。往后的很多年,都是需要基建人员的。但是基建里面的技术类人才紧缺。新机器就需要新的操作,今年集团已经创办了自己的技术学校,子弟若是初高中毕业后没有学上,那就来,咱学技术。便不是集团内部的子弟,只要听说了,想来报名,各项身体条件满足的话,也可以的。所以,小军是可以去读的。念完之后怎么安排,那就是自家爸的事了。只要技术学的好,留在集团里也是可以的。因为任何机器出厂都需要测试的,他可以靠着技术吃一辈子的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