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长此以往,会如何呢?
林双朝摸了摸身上,他不抽烟,但偶尔会收别人递来的烟。果然,就从口袋里摸出一根被揉皱巴的烟,然后手稳稳的划开火柴,将烟点燃,一口一口接着一口大口的吸起来。良久才坚定的说,“你得相信,这样的事是不能长久的。”
林雨桐坐在边上没有言语。
林双朝就说,“……一旦动起来,那必然是摧枯拉朽的。所以,这更得你们自己站的住脚。只有如此,不管什么样的风浪来了,才能扛得过去。换言之,谁给的饭碗都不如自己挣来的饭碗端的稳。小桐,你得记住,原则的问题是个大问题。什么事上都能退让,只原则的问题上,一步都不能退!退一步,不仅是给自己惹祸,更是给子孙后代埋下了祸根。代代都做第一代该做的事,就不会有什么‘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样的话了。人的本事有大小,各凭本事吃饭。有什么样的能耐,就过什么样的日子,这才能平安长久!”
林雨桐就笑,低声道:“我们没怨,二姐就那个脾气。”她哄老头,“跟您打个申请呗。”
嗯!说。
“我也不缺钱,明儿想给您买个电视去,也方便看看新闻。”
林双朝就问:“明儿能买到吗?”
能!
然后林双朝第二天中午吃饭的点都跑回来了,还不是一个人,人家带了好几个同事,回来看彩电了。这个夸:“这就是咱们扎根基层的大作家呀,你的文章你爸给推荐了,写的真好。杂志我们也订了,单位也订了……”
感谢您的支持。
“好文章就是要叫更多的人来读嘛!”
林雨桐跟人家寒暄,林双朝就喊四爷:“四海!四海!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你昨儿跟我说的事呀,现在跟相关的领导做个汇报嘛!”
感情被请回来的是主管农业灌溉水利的一位副厅,这人指着林双朝,“你这个人真是!拉着我们来看电视,结果在这里等着我呢。”
四爷就给倒茶,请人家坐。林雨桐赶紧去拾掇饭菜了。
四爷要说的是什么呢?还是灌溉,“……有些问题,是咱们基层可以组织人力,来做到的。比如说土地不平整,影响灌溉,那咱们可以用人力把地推平。但是有些是人力无法办到的。我觉得有两点特别重要,第一是,因为地形问题,稍微改造就能改为水浇地的,这需要建材;第二,便是水渠低于灌溉区,水得抽去。可拿什么抽呢?人力不行呀!这得电泵。”
那农业部门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满足大家的这个需求呀。
所以呀,四爷就说,“能不能请主管部门,跟农村的生产单位和企业之间牵线。比如一台电泵多少钱,我们可以分三年五年结账。”
哟!这可是没有先例的。
但对方还是认真的拿出本子和笔,把这个事给记上了,“回头呀,我征求一下领导的意见,再去各个地方,实地的看一下情况,之后呢,再联系厂子,看人家怎么说。具体能有个什么结果,现在不好给你回复。”
那也很感谢了。
四爷就说,“农村的日子很苦,年跟前,家里拿不出一两块钱积蓄的人家占了九成。家里的粮食省吃俭用撑不到夏收的占了七成……”
知道!都明白!对方就拍四爷的手,然后跟林双朝夸,“能这么处处留心的年轻人不多了。”
林双朝就笑,“你不怪罪年轻人鲁莽和异想天开就成了。”然后请人上桌,“吃饭!吃饭。”
许是人家领导打电话了,要走的时候农机厂派人来了,说是等过了年,他们厂会有助农活动,打算资助十台抽水泵。
咋说呢?普遍的问题没解决,但自家生产队的十个生产小组,是不是每个组能有一个了?
这就意味着,也能抽井水出来灌溉。大渠的水灌溉谁都喜欢,但这不是轮不上吗?有时候等水等的人心焦的。如今嘛,实在不行,用井水慢慢浇着呗。
村里人不知道这是咋操作的,都认为是:林双朝可算是给乡里乡亲的同村人办了一件实在事!
第892章流金岁月(23)
八二年的春节,就这么在一片飞雪中来到了。
四爷和桐桐回来的时候捎带的把双泉也带回来了。她都大四了,正式的进入了实习期,再有半年就该分配工作了。如今是没学习压力,工作的话,这些毕业生又不愁工作。
特别好的大学,大部委抢着要。省里的不算是特别好的大学,但也是紧俏的人才呀!不管是政府机关还是大的企业,直接往下分。都是不错的去向。
大学生眼看供出来了,这对金印和杨淑慧来说,心就算是能放下了。
过年了,三个儿子三个媳妇,再加一个闺女,团团圆圆的。
年底了,大儿媳给做了棉鞋单鞋拿过来,这一冬地里的活儿媳妇也抓的特别紧,抽空还给老四家翻地,还抽空把一大家子的鞋给做出来了。小桐呢,不太爱用缝纫机,但是裁剪的衣服比老裁缝都好。一家子的衣裳都是小桐给裁剪的,是自己这个婆婆踩着缝纫机给做起来的。
闺女呢,许是受了小桐的指点了,回来没买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全都买成红糖了。这玩意自家吃也行,留着走礼也行!结婚的多,添孩子的多,还就稀罕这红糖。杨淑慧把这分了四份包起来,一个儿媳妇带回去一份,自己留一份。一家能分三四斤的样子。
三岭是干了他家的,还得帮着老大家,觉得靠着嫂子拾掇地怪不容易的。稍微有点空,还得帮着老四家平整地,关键是怕紧靠着地把房子给泡坏了,愣是喊着人跑了可远,开着拖拉机拉了几车的石头回来,把房子外面靠着田地的一块,砌成一个石头台子,还给留了上下的台阶。
老三一天天的最忙,觉得大哥力弱,如今不能跟着大队混日子了,自家种自家的地,干不过来咋弄呀?老四呢,干的那活呀,是家里的事一点都顾不上。操心完这家操心那家,就见他忙的滴溜溜转了。
然后年跟前了,老四除了把工资给两人分了,还另外拿了一百块,一家给了五十。只说是给供销社牵线,挣的点。反正是谁干活了,他心里都有数,没叫谁吃亏。
三儿媳守着医疗站,等闲是不回来的。如今过年了,医疗站关门了,这才回来了。
双泉在炕上坐着,剥花生呢,回头要炸花生米。
引娣不爱这零碎活,生产队的羊也分了,小桐买了一只羊,回来就宰了,今年家里包羊肉馅的饺子,“我剁馅去。”
小桐不得清闲呀,因着字写的不错,都找小桐来写对联了。堂屋里桌子拉开,小桐坐在那儿写对子。
金印和四爷招待人,大民和三岭在洒扫,就得把家里大扫除好几遍,好干干净净的过年。
杨淑慧在和面,见白兰进进出出,站也不对,坐也不对,处处显得生疏。她就安排说,“兰子,剥葱,吃羊肉大葱馅儿的饺子。”
嗳!
白兰去菜园子抓了一大把埋在土里的葱,别看这么埋着,那都冻成了冰凌子。她左右看看,上哪去剥葱?屋里面去吧,那么些人,这葱又这么个味道。可在外面吧,这乱七八糟的葱皮,风一吹刚扫的院子就又脏了。
得了!去门口吧。
门口的巷子里,风两边通透。雪那么下着,进进出出的都是扫雪的。各个都是赶紧扫了,就把手放在衣服里暖着去了。结果苏环就看见金家这瓜娃子媳妇在门口剥葱呢,“手给你冻掉了!赶紧回去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