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知道徐徐的消息,那一般都是在网络上。
最叫人唏嘘的是网上爆出来一个案件,是一件恶性的杀人案件。是一个母亲杀了她儿子的女同学的母亲。事情的起因就是两个高中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俩小孩是同桌,关系比较好。学校的老师建议说,大家去读哪一本书的英文原版,男孩家楼下就有书店,女孩说你帮我带一本。男孩帮着给带到学校,结果女孩来了例假肚子疼,请假了。可老师给的作业有晚上阅读哪一页到哪一页,男孩就说,我干脆给你送去算了。女孩呢?那天她惹她妈不高兴了,来例假了,她妈让她在家学习,她在家看了半天的电视。结果被她妈发现了,除了一个老款的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手机,啥电子产品都没给她留。晚上她妈去值班的时候还把她给锁在卧室里了。卧室里带着卫生间,没电子产品,不学习也没法子了。出不去,同学来送书,想着自家在一楼,也不妨碍啥嘛!
结果两人递了书,女孩问男孩说,“你不是想收藏动漫手办吗?我这里有,你选一个。”
男孩就在窗外,这里一挪动那里一挪动,为了看清里面的手办哪个是自己想要的。
真就是俩小孩玩呢!一个给一个送了书,另一个拿收藏的手办送同学了。可女孩家安装着监控,尤其是一楼窗外这里。女孩的妈妈偶然查看了一下监控,这还得了!这分明就是偷窥自家姑娘呀!
她当时就把这个视频给发到了网上,就是要叫这种坏小子社死!小小年纪就敢偷窥,那长大了就是一强奸犯。
然后瞬间就被人肉。哪怕是警察调查了,处理了,澄清了,可孩子抑郁了,躲在家里不见人!好好的一个阳光大男孩,成了这样了!孩子的妈妈能依吗?找女孩的妈妈去,对方就说,我也道歉了,我也澄清了,对吧?你还要我怎么样?你想要怎么样,走法律程序呀!告我去呀!咱打官司呀!什么结果我承担呀!判几年算几年。
可这是判你几年的事吗?那你判刑了,我儿子就得救了吗?何况,这官司是那么好打的?不说花钱了,就是这里面消耗的时间和经历,一天天的啥事都干不成,只一心的在官司上扯皮,孩子好不了,家里日子过成了,那谁都别想好!
男孩的妈妈拿刀砍出去,十几刀呀,对方失血过多死了。其实不止那个男孩抑郁了,女孩比男孩的情况还严重。
事情的结果是,女孩的妈妈死了,男孩的妈妈成了杀人犯!
事情可怕就可怕在‘社死’这两个字了!若是监控中发现了,第一时间先报警处理,还会有后来的事吗?
女孩的父亲跟母亲早年离婚了,母亲带着她跟着继父生活。出了这个事了,女孩怎么办?回归生父那边,那边有继母,有继母生的孩子,这对抑郁症的孩子来说,并不友好。跟着继父吧,继父的父母反对,觉得这是再婚的障碍。孩子想不开,要寻死。
男孩那边呢,母亲因为他成了杀人犯,父亲倒是守着他,可周围的指指点点,叫他无法在当地生活。可若不在当地,高中生也没法给转学就读呀!他父亲还是希望他重返学校,可孩子就是做不到。
这件案子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徐徐接到助理递上来的材料的时候,当时心里就觉得堵的厉害。没人知道,在孩子睡熟之后,她才一闭眼,眼前就是材料上那个凶杀案的现场,到处都是血。她梦见徐微穿着校服,手里拿着一把刀朝她冲了过来。
她激灵一下子醒了,却再也睡不着了。她把床头柜拉开,翻出标识是维生素的药瓶,倒了一把药塞嘴里,几乎干咽下去。然后一个人蜷缩在墙角,看着床上的俩孩子,一夜都没有闭眼。早起一梳头发,又掉了这么多吗?
孩子该起床洗漱上学了,她扬起笑脸,她得是个温柔阳光的妈妈呀!送了孩子去幼儿园,又去处理这件事。她甚至去见了这俩孩子,看着穿着校服,一张稚嫩的脸,这脸和徐微那张脸缓缓的重合在一起了。
回去的时候,坐在车上,浑身都止不住的想哆嗦。
她找了公关团队,“不要抨击谁……我们该关注的是网曝这两个字的本身!是!若是罪有应得,法律无法制裁,网曝导致社死是应有的报应。可谁来给这些罪有应得之人定罪呢?法庭上,都有人做伪证。国家的公检法,尚且要仔细的辨别证言证词证物的真伪,如此之下,还不免冤假错案。那凭什么网络上放点东西,靠着普通一双眼睛,就能去审判一个人是否该死呢?”她特别艰难的说出了一句话:“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这边的几个人都沉默,徐徐在网曝界也算是大有名气的!迄今被人诟病的,不就是这件事吗?这怎么就又说出这么一番话了呢?
徐徐这次没避讳,只沉默半晌才道:“当时年轻冲动,做错了!我……是在赎罪!以前用的那种方式好似很解气,可谁也不能保证没有误伤!一旦误伤,当事人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这个阴影。这种行为若成了一种风气,遇到事情不想着报警处置,先去闹出去闹大闹的舆情沸腾,这很可怕!
我因为网曝获利,也可因为网曝受罪了。承受了,就真的懂了,那种方式不好!还是应该遵守法律,法律再不完善,它的初衷是保护人而不是害人的。”
徐徐说的这个话,被当时这个团队的人给录音了。转脸这家伙不干了,把这话放在网上,想通过捶徐徐赚取流量。
这也是林雨桐最后一次听到徐徐在公众场合发声。之后的很多年,不管她遭受什么,都没有再出面或是发声了。她的社交账号关闭,有些牵扯她的消息时不时的有,但是她不出面,一时之间,也不叫人不知道真假。她是在做事,但却不高调了。真的就跟她成了两条平行线,若是不是网上总有人把两人拉出来比一比,叫两人算是有一个焦点之外,她们真的几乎没有重合的地方了。
她到底过的好不好,林雨桐是真不知道!她和四爷跟韦志同还是来往的很频繁,但彼此都不去碰触跟徐徐相关的话题,就是朋友的关系而已。此人理智,很少把私人的感情带到工作中来。因此,也无人知道他的婚姻生活究竟是如何的。或许有人知道吧,只是看着自家跟韦志同还有交往,就以为跟徐徐有所缓和,那人家更不会在自己面前提起那个‘姐姐’了!
而林雨桐呢?哪有那么多时间管那么些。她最近且忙着呢,这两年中药制剂的农药卖的真的不错,有更多的研究所,也尝试这个方向的研究。林雨桐对此持欢迎态度,不管谁来,想学习一些管理和研究的大方向,她都好好的教人家,越多的人研究越好呀!
可最近呢,就出现了一种声音。那就是冒出很个专家,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中药是药!是药便又毒性!虽然药性不如西药那么直接,但是吃进人体之后,真的不会有危害吗?
一个叫李天有的专家就说,“我不是指吴桐呀!她做的那两款,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是农药。一个催熟,一个是防晒,好似这两年有做一种以味道驱虫的药剂,适用于大棚……这么说吧,要真是的杀虫类药物不是对人体有害,直接喷洒就好了,吴桐为何要研发以味道散发为主的驱虫药剂呢?对吧?”人家在不知道接受谁的采访的时候,说了这么一番话。这可不是要气死人吗?谁告诉你自己这么着是没法子才用气味的?
小打小闹的时候别人不介意自己分一杯羹,可眼看会成气候了,这不,一盆脏水就泼来了了。为啥的?说到底还是利息而已。这人聪明,倒是不冲着自己,而是冲着行业来了。你冲着行业也不行呀,这是要毁根基的,你还不如冲着我呢!你说这么着了,我能跟你干休吗?
这事啊,除了硬杠,没别的法子!
咋办呢?
干就完了!
第747章俗世浮华(81)
怼人嘛,怎么怼好呢?
她也接受采访,不就是采访吗?我缺公开露面接受采访的机会呢?
在节目上,她也没点咱在说谁呢。就是搞农业技术宣传,做科普嘛!科普的点有两个:
第一,催熟剂和防晒剂属于农药!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记者问说,“有种说法这不算是农药,您怎么看?”
林雨桐就问说:“乙烯利算不算农药?”
事实上,乙烯利就是农药,它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这一类。
林雨桐就道:“既然催熟的乙烯利是农药,那中药制剂的催熟剂,怎么就不是农药了呢?”
所谓的专家,一张口就说,‘严格意义上不算’之类的话!纯属放屁!你连农药的范围你都没搞懂,随口就放炮,放个嘚啊!这是个能随便放炮的事吗?真是会图嘴痛快!你就不想想这话说出来会引发什么后果。
哦!你说不是农药就不是农药了?若不是农药,我找什么部门审批呢?若不是农药,那我现在的经营合法吗?!我是按照农药的许可证经营的。你随口说一句话,就取消我的资格了,连国家认证都不管了?
脸呢!这能怪我怼你吗?
第二,并不是中药制剂有残留,才想用味道驱虫的!
那这么做总有原因吧!为什么这么做呢?
林雨桐就问记者:“你下过田吗?给庄稼喷洒过农药吗?”
真的亲身干的人才知道那是什么滋味。没亲手干过,好歹亲自去看看农民是怎么给庄稼喷洒农药的!像是大面积的露天种植,有飞机喷洒,省了人力了,可一次性投入大!当然了,这种的用不上自家研制的这种味道驱虫制剂,这必须在相对密闭的空间才可以。因此,这个东西从研发开始,就是有针对性的,针对的是各种的大棚。凡是种植大棚的,这就是精细耕种,每一家种植的面积都不会太大!便是种植的大,多个大棚,赶上打农药的时候,那都得雇佣人工。携带者喷洒农药的机器。最开始的时候人背着药,后来在农具上下功夫,有许多小型的机械可以带着药进出,节省了部分人工。且带着自动化的喷头,也不需要人来喷洒。可这些设备的投入都是要金钱的。
而这种药剂也不用,就是分别放置在一定距离的位置上就可以了!可以天黑前放置,夜里大棚里不呆人,什么也不妨碍。一是节省了各种的机械投入和人力的投入,能叫种地的成本降低。二就是对人的危害小。大棚里本就憋闷,喷洒农药的时候把各自包裹的严实是不可能的。大部分农民在大棚里都是光着膀子,或是穿着短袖背心。农药的药雾四处飞溅,呼吸进去的,落在皮肤上的……那能是无害的吗?很多药物一旦落在皮肤上,就灼热疼痛。一般这种情况,就是赶紧用水洗。可农忙的时候,地头哪那么多大量的水。真接触了怎么办?忍着吧!这种情况,在那些庄稼汉眼里都不叫事。他们可以不当回事,但咱们搞农业的能不当回事吗?
对!谁都知道应该做防护措施!可知道和施行中间隔得远着呢!有些人是知道危害,但不想过多的投入,又嫌弃穿的多了耽搁干活。有些人是不太在乎,也不重视,只觉得这点危害算啥危害?祖祖辈辈不都这么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