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偏西时,最后一根桩钉进西岭的坡脚。顾柏舟抹了把汗,站直身子看了看整片地。
“三百二十八亩。”他说,“比预想多了近三十。”
“那就多三十。”我拿出笔,在合同空白处改了数字。
晚上,第一批骨干帮工被召集到晒谷场。十个人,都是村里肯下力气的汉子。我搬出一摞新印的操作手册,每人了一本。
“明天开始培训。”我说,“三天封闭练流程。轮作怎么排,绿肥怎么播,鸭栏怎么设,病虫害怎么防——全在这本书里。三天后考试,及格的进新农场,月薪加两成。”
人群里嗡了一声。
“考试?”有人嘀咕,“识字都不全,考啥?”
“不考字。”我说,“考地。给你一块田,你按书里写的做一遍。做得对,就算不会念,也算过。”
顾柏舟站出来:“我带头练。明天一早,场地清出来,按标准田划区。”
散会后,周大林留到最后。他把手册抱在怀里,像是怕弄丢。
“云姐,”他迟疑着开口,“认证的事……真的要办?”
“必须办。”我说,“咱们自己信没用,得让外面的人也信。不然再多订单,也是白搭。”
我打开系统,调出邻郡农庄的申报模板,打印出来递给他:“你先看,看不懂的划出来,我讲。然后我们写申请信,寄给州府农官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听说要花钱……”
“花。”我点头,“检测费、材料费、评审费,一样不少。但现在不打基础,以后更难立住脚。”
他咬了咬牙:“我来记账。每一笔进出,我都清清楚楚记下来。”
我笑了:“好。从今天起,你就是新农场的任管事。”
他愣住,随即用力点头。
第二天清晨,培训正式开始。我站在临时划出的示范田前,身后是十名学员。顾柏舟已把地块分割成标准单元,每个区域插着不同颜色的旗子。
“第一课:翻地深度。”我拿起一把铁锹,“有机田不是浅耕。三十厘米以下才有活性层。谁偷懒,地就偷你的收成。”
一名帮工上前试铲,刚挖两下就喘上了。
“慢点。”顾柏舟走过去,“不是拼力气,是找节奏。锹面平,落点准,翻出来的土要松而不散。”
我看着他们一锹一锹地练,忽然想起紫云英刚出苗那会儿。那时我们连ph值是什么都说不清,现在却要教别人怎么测、怎么调。
中午吃饭时,周大林跑来找我。
“信寄出去了。”他说,“农官署回话说,一个月内会派人来看情况。”
“好。”我点头,“准备接待室,把所有数据整理成册。让他们看到的不只是地,还有过程。”
他应了声是,又犹豫道:“李商人刚才来了,说城里又有三家想签长期单……前提是,咱们得有认证标识。”
我站起身,走向晒谷场边缘。远处,新农场的第一根测量桩还在风里立着,红漆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告诉李商人,”我说,“让他再等等。桩已经下了,路一定会通。”
喜欢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请大家收藏:dududu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