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苗接过赏赐,谢了恩。犹豫再三,鼓起勇气道:“娘娘对禾苗恩重如山,禾苗临行前有话说。”太后心中不耐烦,面上还得客气地听她说。
禾苗道:“禾苗命苦,父母是江浙一代的小农户,家里种了十来亩水田。家里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生活平淡祥和。可是人到中年,又生下一对龙凤胎,本是祥瑞双生。
偏偏遇上江南水灾,庄稼欠收,官府为了救灾,加增人丁税。家里实在困难,父母一商量,就把龙凤胎扔到河边弃养了。”
皇后看她一眼,不知道她到底想说什么。禾苗继续说那个故事:“男孩死了,女孩被一个来江南买茶叶的商人救起,养到六七岁,卖给牙行,后来到安国公主李筹府里当差。”
禾苗也现太后有些不耐烦,赶紧长话短说:“安国大长公主包藏祸心,看妾有几分姿色,对妾大加培养,准备送到皇帝身边当眼线。进宫之后,现皇后娘娘管理严格,妾不敢轻举妄动。转年生下儿子,有了底气,干脆远离安国公主,不听她使唤了。”
听了禾苗的话,皇后恍然大悟,时过境迁,她也不想追究了。只随口问道:“原来如此,就是不知道,安国大长公主意欲何为呀?”
禾苗道:“公主与段驸马感情不和,婚后不久,驸马奉命去西北打战,早早死在战场上了。二人只有一个女儿,昭帝念女儿年少守寡,封安国长公主的女儿当了威德县主。威德县主也有一个女孩,长公主想让外孙女当下一任的皇后,所以让妾到宣帝身边,留意要立哪个皇子为太子。”
太后笑道:“后来,哀家当了皇后,生了八皇子。他是唯一的嫡出皇子,继位的可能性最大,不是吗?”
禾苗点头:“就是八皇子出生太晚,与威德县主的女儿年龄不般配,皇后娘娘又与安国大公主一脉不亲近。这些年,安国长公主一直想找机会,想让大皇子重回都城,争一争皇位。事成之后,两家亲上加亲,让威德县主的女儿嫁给大皇子的长子,当下下一任的皇后。”
太后都气笑了,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不过,禾苗既然这么说,她倒是要留意一下这个三皇姐,看她还能继续作什么妖。
刑部把华四海的审理记录和判决书呈上。皇帝看了,华四海交待,他没有想害先皇的意思,他所谓的仙丹不过是噱头,其实是他爹配方的清心丸。先皇的心疾本就是疑难病症,治愈的机率很低,随时可能龙归碧海。
心疾难医这一点,得到太医们的认可。但是仙丹里除了清心丸的成分,还加了水银、铅粉、雄黄三样,造成先皇慢性中毒。华四海虽然无心害先皇,这些丹药的确加先皇病情的恶化,恐怕是难辞其咎。
再往下看,华四海确实干许多缺德事,哪有什么医者仁心。因为他,多少病人因拖延或用假药落下残疾,甚至失去生命。证据确凿,罪大恶极,刑部判处夫妻双双腰斩,罚没家产。
其父华神医教子无方,当受牵连,勒令自尽。孩子也都受牵连,流放岭南,终身不得回。
新帝寻思了一下,带着卷宗去了太后的慈宁宫,把事情讲了一遍。太后沉吟一下:“陛下,你准备怎么处理?”
新帝道:“母后,儿臣准备维持原判,您看可有不妥?”
太后道:“华四海确实罪大恶极,杀了可行。罚没家产不要入国库,而是在西市那边开一家公益性的药铺,普惠百姓。华神医与他儿子不同,是个真正的大医,救人无数,还培养出众多优秀的弟子。他在医界极有威望,以后说不定还要用神医谷的人,不杀为好。”
新帝点头:“就是看表姐夫的面子上,儿臣也不想让华神医自裁。只是,连坐之罪免了,该如何处置才合适?”
太后道:“华四海夫妻正法理所当然,听说他还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都二十出头了,不要流放,可继承华氏的衣钵。不过,年轻人难免有不足,就让华神医回归本家,接管族中的药铺,整顿药铺乱象,指导孙子医术。”
新帝问:“母后,儿臣想知道,您此举可有什么深意?”
太后点头:“有两点,第一点,华佗神医是医祖之一,影响久远,母后不想让他断了香火传承。第二点,华神医年龄大了,他坐镇神医谷有点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神医谷医术奇绝,对东陈有大用,因为他的名望在,会影响你表姐夫全盘掌握神医谷。”
新帝恍然大悟,母后这是一举两得。既得了仁慈不灭传承的好名声,又不显山不露水地替表姐夫扫除了障碍,让神医谷的医疗资源脱离华家的掌控。
远在安南的张思星一家,听到新帝登基的喜讯,就收拾了行装,直接回了宣城老家。到老家就看见到华神医的传讯,让他去神医谷一趟。
接到儿子媳妇的死讯,华神医悲痛难抑,他也知道四海死得不冤,可这是他唯一的儿子啊。随身东西早收拾好了,这些天就等着见了张思星交接。张思星见到老师,见他须雪白,面色黑,老了许多。华神医看着眼前行大礼的九徒弟,抬抬手,示意他坐。
华神医道:“小九,今天见面,把神医谷还给你了。神医谷从地皮到设计、施工、运行,都是你一手经办,你啥不清楚?不用师父再费事讲解了吧。师父是个不拘小节之人,也不用挑什么黄道吉日,举办什么交接仪式,写一纸文书就行了。”
张思星揣着明白装糊涂,马上推辞:“师父,您可是神医谷的招牌,中流砥柱,突然说把神医谷交给小九,徒弟心中惶恐,您是什么意思?”
喜欢有了空间还怕啥,潇洒自在过一生请大家收藏:dududu有了空间还怕啥,潇洒自在过一生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