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惜皱眉叹气:“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看着小白先生挺有才华的,原来是有才无德之辈。都是自己孩子,又不缺资源,有什么必要重男轻女呢?”
王善一道:“在这个世道上,女子确实有许多无奈。女子不能参加科举,不能参军,除了极少数的能耐人,也只有嫁人的出路。律法有规定,女子不能单独继承父亲的家业,如果无子,只能从家族过继。实在不行了,也会从亲朋好友中选男孩过继,否则男子家产就会成了无主之物,或被家族瓜分,或被官府没收。因此,一个家庭如果没有男孩,确实无法立足。”
王善惜理解:“也是啊,女皇临朝那些年,有过女子科举,不过儿戏一样,她一过世,就再没人提倡。皇家成员没有嫡子,尚且是憾事。平民百姓家如果没有男孩,确实不好过,服兵役、徭役,出头露脸干农活还得男子来。”
王善一点头:“可不是,街坊邻居都想欺负你,就算有官府管,你也不可能天天去告状吧。官府管个三两次不顶用,管多了就会不耐烦,毕竟官府又不是为你一家服务。”
二人沉默一会儿,王善一道:“听说你也生了女儿,妹夫嫌弃不?你心里不遗憾吗?”
王善惜道:“妹妹生来傲气,自己都看不起女儿,还让谁看得起呢?女子为母则强,有当娘的在,谁也不能瞧不起我姑娘。说起来气人,目前何家倒没有重男轻女的意思,只是,他的家里人对娜娜的容貌嫌弃的紧。”
王善一问:“那妹夫是什么态度?”
王善惜道:“前些天,他的父母、叔伯、堂妹来了,那堂妹看娜娜天生异像,一句一个杂种。后来,还撒泼打滚想要响响送我的项链,没想给她。她敢打娜娜,让妹妹把她揍了,还把那些人一起赶出家门,东西都给他们扔出去了,着实解恨。何昭旭没法子,前些日子,带了新船亲自送他们回南海了。”
良玉满脸佩服,三小姐威武,她要有这胆量,早跟白建平干起来了。
王善一有些傻眼了,这个三妹妹,真猛,做下韦西洲大案,好歹在暗处,只要没线索,也不能拿她怎么样。可是,公然把公婆和宗族长辈赶出家门,打了大伯家的小姑子,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标准的忤逆不孝,兼不仁不悌。三妹妹厉害,王善一服了,心服口服。
王善惜道:“怕什么?人生不过三万天,妹妹都过了近三分之一了,基本上够本。明知道人生来早晚是死,怕这怕那,干脆一根绳子吊死就安生了。娜娜天生异像,不正是因为南海何氏的血统不纯,才造成的后果。作为孩子的祖父祖母、宗族长辈、本家姑母,血缘至亲,他们不怜惜,还敢指责,还敢骂孩子杂种,这是最缺德的人呢。”
王善一点头,这话有几分道理,孩子的外貌如何属于遗传,而何家的血脉混有西洋人种,是罪魁祸,还敢埋怨媳妇和孩子,真是不通情理。
王善惜又道:“区区一个堂小姑子,没生没养我家姑娘,一不出钱二不出力,敢在一个母亲面前打骂孩子,这是最大的不仁不义,不打她打谁?便说到官府去,也是他们不仁不义,缺德无礼在先,还不允许别人反抗吗?”
王善一笑骂:“你个死丫头,胆子也太大了,打小姑子还好说,毕竟她先打你女儿了,怎么还赶走长辈,不怕何家祠堂要灭了你?”
王善惜道:“妹妹不怕,珍珠山庄虽是何昭旭出钱盖的,地契房契却是在妹妹名下。律法规定,私人财产不可随意侵犯,女子嫁妆归个人所有。我就说他们私入民宅打小女主人,有意行凶夺产,被赶出去都是轻的。”
王善一再次感叹:瞧瞧,瞧人家珍珠,明明是个庶女,活得能耐,活得理直气壮。嫁个丈夫也是一心向着她,都敢撵公婆、宗长,打堂妹,男人啥也没敢说,还把家人送回去了。珍珠倒是个好命的。反观自己,礼部尚书嫡女,皇帝指婚的梁王正妃,混得啥也不是。幸亏有空间傍身,不然自己就是个标准的窝囊菜。
王善惜笑笑:“大姐,你胆子也不小啊,还敢来参加聚会,你就不怕郡主认出你来?当年的事,那可是欺君之罪啊,有可能满门获罪的。”
王善一也笑了:“以前怕,现在想明白了,还怕个啥呀。嫁皇家三年多,关在后院子两年,到现在又过了十多年,人老珠黄大变样,就是梁王那个混蛋站在这里,也未必敢认了。当年,郡主不过几岁的小丫头,又跟前六叔母不近乎,能认得出来才怪。试探好几回了,一点印象也没有,只当姐姐是她男人的本家姑母呢。”
王善惜上下打量她:“人老珠黄不至于,看上去风韵依旧,仿佛二十出头的人,怎么保养的呢?瞧着比妹妹都细肤耐看。”
姐妹打情骂俏一会儿,王善惜小声把想办饰店的想法说了。王善一沉吟一会儿,觉得可行,天时、天利、人和俱全。
一来,胶东半岛是富饶之地,年年风调雨顺大丰收,民间藏富,挺喜欢珠宝饰的。二来,自家有便利,有设计图纸,有矿物宝石原料。三来,何家又能提供助力,有财帛,很容易搞到南海的有机宝石原料和珍奇木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善惜心灵手巧,通一些机括之术,她要是学起金银制作和镶嵌技术,分分钟就能上手,再到都城的惜雪金玉店学习参观一下,很不错呀。而且有缘分的是,袁惜时的名字中有惜字,加上王雪的雪字,故尔取名惜雪金玉店;王善惜的名字中也有惜字,又是想和王雪合伙,店名叫惜雪金玉二店。挺好的,做好了,两店相辅相成,名气就更大了。
说起这个,王善一神秘一笑,她现在有了新现,手里有一大批加工好的宝石小料呢。
她在青州呆了不短的时间,知道昌乐山下有温泉,就寻思建一个汤池。冬日天冷,人冻得抽抽巴巴的,泡个温泉真是人生享受。她从空间拿出许多好吃的,请那些吃饱喝足的老兵们帮忙,那些人欣然从命。
昌乐山之前采石留下来不少的山洞,有个山洞特别合适。这里有一条天然的大裂缝,上边的裂缝处有光线透入,裂缝的下处有温泉涌出,洞里水雾缭绕的,还有一股硫磺的味道,不好下脚,所以这个采石洞如今废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