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大佬直接发飙了:“老卢,你自己拍着胸脯问问你你自己,这部片子拍出来的东西,除了最开始的那四个字片名以外,跟池导的原始剧本还有半毛钱关系吗?你们按照你们的想法拍出来了,没关系,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你干吗还要拿着小池的名字贴在那儿,你骗谁呢?这就是你一位华国老电影人的底线吗?你最开始跟我说的天花乱坠,到最后拿出这么个玩意儿来给我,还想把我们的人卷进去,你什么意思?
我就当我们500万白投了!但是算我求求你了,你行行好饶我们一马吧!你也知道,那次会议开了,我们后面还还有那么大的工作部署。你现在这样片子出去了,挂上我们池导的名字,你想达到什么效果?你想毁我们小池的名声吗?“
“我没有想毁过池导的名声……”
“没有想毁过池导的名声,那你就是想借着她的名声,来骗观众进场吗?你有点骨气行吗?你这不仅仅是坏我小池的名声了,你这是毁了我们后面的一系列安排。我把你这事儿放拿到局里去说一说,你看有谁支持你这么干。”
“我们真没想骗观众,我们就是想借着池导的名声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我们其实拍得还是很不错的,只要大家愿意耐着性子看下去……”
郑志宏都要暴走了,“卢厂长,说句您不爱听的,这年头,观众走进电影院是为了娱乐的,不是为了接受再教育的……”
“可是电影也承担着教育大众的职能!”卢厂长坚持道。
“老卢,是,电影是承担着这样的职能,但是不是你这种直白的说教。现在没有观众愿意花钱去接受教育,即便是有价值观输出,也应该是潜移默化的,你们一开始方向就错了!”
卢厂长本来还想让杨总帮着说说话,但是现在杨总已经避而不见了。他后来也琢磨过来,估计他们这一系列的作品做法不仅把自己的初衷弄错了,也把杨总给坑了。
雷大佬甚至最后下了通牒,“你要这样的话,以后大家别说合作了,连朋友都不要做了,好吧?”
所以最后《大江东去》这部片子发行放映的时候,也没有再出现“池影”的字样了。
池影所在的剧本中心也开始动起来了。
作为这个系列IP系列总规划和牵头人,池影并不需要具体每一步工作都自己动手。所以中心这边已经向电影局申请,扩大机构编制,他们在原有的组织架构内增设一个编剧室。
原本剧本中心下只有两个科室,一个是办公室,总管非业务类日常事务;而策划室则是主管电影业务。
但是一直以来,策划室这边都是池影挑大梁在干活,别的同事几乎找不到身影。她提了副科长以后,手下也就一个才分来的赵望星可以是使唤。
从那时候起,韩主任已经开始有机构整改的想法了,想着把那些不干事的人都发回原来单位。
现在要扩编编剧室的话,这个科室也同样落在了池影的管辖范围之内。
整编和扩建两件事,韩主任打算这次一起给做了。
为了节省精力,加快速度,尽快落实,中心就直接从系统内各兄弟单位招聘或者是借调编剧人才。
在这个节骨眼上招募编剧,各单位都知道什么意思,下一步这些人要做什么。
于是他们纷纷把自己最好的编剧往这边来选派,但是同时又明确说了,只是借调,不允许剧本中心这边改变具体人员编制。
这后面的意思很清楚,这些人是先借给你们用的,原单位还等这些编剧在这边干熟了以后,回去为自己老东家发光发热的。
韩主任和池影能够理解,也不强求。后面第一波项目制作过程中,她们还可以不断招募人手,补充队伍,不至于最后青黄不接,无人可使。
对于这些选派过来的编剧,池影逐个进行了考核和面试,最后第一批选出了十名编剧。
这十名编剧首先都是有过过往耀人业绩的,不是青瓜蛋子,来了就能干活,使唤起来也没有任何顾虑。
这些编剧进京开始上班了以后,第一天韩主任和池影就给他们开了会,统一思想,所有在场人员都签了保密协议,对于所做的一些工作不对外宣扬,内容保密。
然后池影才开始向他们讲解具体工作内容和范围。
这一次编剧们聚在一起,主要就是为了打造“山海IP世界”。
池影就跟他们直接了当地说道:“首先,《山海经》前后有18卷,你们每个人随意挑选一卷或两卷,你们记住,这就是你们未来几年讲故事,写剧本的基础。
第二步,做好相关卷册的考据工作。里头包括的所有内容都要了记于心,要尽可能找到与这些内容相关的其它史料或是文学内容;
之后就是开始做设定扩展,再选定主要人物和初步故事发展脉络,以及后续其它发展方向。
最后就是写剧本了,你们一开始就要告诉我,你要想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在我们的整个故事架构之中,是往哪个方向发展,是情感,还是权谋,亦或是个人英雄成长历程……
记住这只是初步框架。
你们在做剧本的时候,不需要一开始想的太深奥或者是太宏大,这些都可以不断充实细化,最重要的就是要讲好一个故事。
你们是为整个《山海经》的框架补充血肉,丰富内容,我们是需要打造华国自己的神话世界体系,创造我们自己的超级英雄……”
池影又进一步向这些编剧们灌输了IP的概念,只有让他们明白了自己工作的最终发展目标,才能事半功倍。
这些编剧们立马就开始工作,这样池影就能省出不少力气了。她只要做好总体的把控和牵头就可以。
第一部电影的核心故事是“蚩尤之战”,池影已经在开始动手写剧本大纲了,后续这些编剧们还都要帮忙进行丰富填充的,保留开放扩展的空间,比如说有些配角人物的话,会可成为另外一部电影的主角,这就要做好相关设定,不能前后矛盾,为后续的故事创造留下困难障碍。
池影的设想中第一部里的女主角是天女旱魃,男主角则是天神雨师,这两个分属不同阵营的男女既是爱人,也是敌人。
而反派大BOSS蚩尤,并不是作为负面形象出现的。他虽然是反派人物,但是却是一个非常有个人魅力的人物,不是那种单纯的传统意义上的坏人。
而黄帝作为华国神话的经典起源人物,则是把整个山海世界串连起来的核心主线。很多故事都是围绕他和他身边的人展开的,毕竟在《山海经》中著名的几场大战,第一部就是“
炎黄之战”,发生在轩辕氏与神农氏之间的战争,其后才是“黄帝与蚩尤之战”。
一旦把这一部电影做好了以后,既可以做前传,也可以往后写续集,还可以往周边的人物网状发散。
第一部具体整个故事也不用太复杂,但是确实需要发挥想象创造,完美展现华国传统神话的浪漫主义色彩。
池影希望能够通过反套路创新,与角色魅力相结合,再加上一些商业元素打造整个系列故事。
这样的话,人物形象就非常重要,后续的衍生品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
如果要做到特色电影效果,创造那种美轮美奂,神奇瑰丽的东方神话世界,肯定要大量运用特效拍摄技术。
池影首先想到的是,这部片子肯定会使用大规模的CG技术,比如各种神兽的动态外形,具体神话战争场景,特殊天象展现……
那电影的拍摄成本就会直线上升,她希望最终展示给观众的是一场视觉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