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无线文学>我靠拍电影整顿娱乐圈[九零] > 3040(第3页)

3040(第3页)

把稳起见,也为了大家的投资不要打了水漂,建议找一个拍过神话片的港城导演来拍,池影这边就是作为编剧,相关的东西做好,也算是她出了力了,策划中心这边也算是参与了。

结果雷大佬当时就不高兴了,但是他也没当场就把话说死,说是考虑考虑。

这次主要是把韩主任和池影喊过来商量商量。

一听这话,韩主任也顿时急了:“老领导,要是这样的话,我以后工作就没办法开展了!而且以后系统内也没人会出头来拍商业片了!怎么,我们这些人只能做跟班打杂,只配给人家做嫁衣,是吧?”

雷大佬赶紧安抚手下:“海燕呐,别着急,我们这不是商量嘛,也没有最后定论。我就知道你的想法,我也没答应他们的条件。

我们的宗旨一直没变,就要培养自己的导演,建立自己的商业片拍摄体系。

但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我们就有可能不要引入民营资本了,再或者找一家系统内单位合作……”

韩主任冷笑道:“他们这些人一贯如此,国外的月亮都圆一些,跪久了站不起来!

嫌我们小池是新人,他们那些港台导演能拍出什么好东西来?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而且领导你也要当心了,咱们在全心全意国家电影事业做贡献,他们那些人就未必了。

我可听说了,外面那帮人居心不良,很多北上的外面导演都说了,要用我们的资源来捧他们的人!

要这样,可是把我们的事业都毁了。我们就是要培养自己的班底,培养自己的技术团队,拍出我们自己的大片儿。

你真要找他们来,这些核心的东西不还是要靠人家……”

“海燕,不要着急,即便是港台导演,也是我们自己人嘛……”

“老领导,你把人家当自己人,人家可没把你当自己人了。那些核心技术掌握在人家手里,我们不自己从头到尾干一遍,是永远学不会的!我们总是要出头,咬牙吃一次螃蟹……”

池影也是一百万个不乐意,自己好不容易写出来的剧本、画出来的分镜头和故事板,还有那些特效草图……这要让别人来拍,关她屁事,她窜上窜下忙个什么劲儿?

但是她见主任在前面冲锋陷阵,就不好自己再跳出来了,只能一脸委屈在旁边装小媳妇儿。

韩主任最后又说了:“老领导,咱们也别想东想西了!正好我们中心这次打的预算就是1500万,这上面也批下来了,干脆我们自己做!

后期真还有资金缺口的话,我去化缘,我愿意领军令状!

这部片子咱们好好做,不会赔本,即便是自筹资金,即便是后面要吃挂落,我也愿意!”

此话一出,池影顿时肃然起敬。别看韩主任平时温温柔柔的,想不到还有这样一番雄心壮志。

雷大佬听了手下这一番话,心里也激动起来:“海燕,还是那句话——别着急,慢慢来!

这边我们再合计合计,不跟他们这些民营的人合作的话,我们也有别的合作方式。比如说,往沪影厂那边找找,他们那边也有财政资金,他们也想走商业化路线。毕竟沪市的人,比我们更有商业嗅觉,我们可以一起合作……还有民营资本,也不只有天成一家,我看看我们出大头,让其他稍微弱一点的民营资本参与进来……

这次还可以趁机看看,谁是真正愿意支持华国电影事业,我们以后就进一步加强合作支持,毕竟不能一家独大,是吧?”

韩主任点点头:“领导英明,我也是这么觉得的,没必要一棵树上吊死,没有张屠户,还吃带毛猪不成?”

雷东明点点头:“小池,一切都按原计划推进,你们中心那边,该申请的许可证,该做的预算表都继续,不仅要继续,还要加快进度,阳历年前一定都要到位。我们预算还是写了2000万,剩下500万的缺口,我来想办法……”

这时候雷大佬脑海里涌现出另外一个人。这个人以前也是雷东明的老部下,前几年下海了,也是搞电影的,这几年蹦上蹦下,没搞出什么成功的大项目。主要是他的资金没有天成这边雄厚,这次拉他进来,也算是帮扶一下。

于是雷东明又拿起了桌上的电话。

第33章新伙伴掏家底

这个人名叫郑志宏,说起来也是池影她们这些人的师兄。

只不过这位师兄念的是京城电影学院里的管理学院,学的是“影视管理”这一块的,说白了就是培养电影系统管理类干部的。

郑师兄毕业以后进了华影集团,年轻人又是专业对口的科班大学生,肯干活,也有点真本事,在集团里如鱼得水,没过几年就成了集团里最年轻的科级干部,前途不可限量!

只不过那几年流行下海,郑志宏虽然在集团里干得红红火火,但是他也看到了国企系统内里的一些弊端,甚至有些事他是不认同的,觉得长此以往肯定是不行的。

年轻人容易冲动,后来觉得自己有点人脉和资源了,就在一些朋友的撺掇下,下了海。

此时的下海已经不像八十年代末的那波下海了。

八十年代末那时候,体制内的人下海,多数都是留职停薪。比如要出去下海,可以干

了几年以后再回来,就是在外面那几年单位不给你发薪水;等过几年不想在外面干了再回来,你的位子还在这里,照样还是自己人。

而这几年下海,那就要正儿八经地辞职去单干了。

郑志宏原来雄心满满,以为自己什么都有,年纪又轻,可以干翻世界;结果出去了以后才发现,满不是这么回事儿!

他在集团里那几年,因为内地片源少,内地八大电影制片厂每年就拍那么几部片子。像是外国片,港台片的发行权,都是华影集团握着,所以都各省的电影公司都求着华影集团这边,对于明显能卖的好的片子,都是想冲过来分一杯羹,拷贝都是要靠抢的……

所以那几年,各方诸侯求着郑志宏这个管发行的干部,几乎都要请客送礼走门路地上赶着求他了。

出去了以后,就变成他求人了!

这几年开始,民营资本都开始参与影视制作,这方面一放开,各种片源就多了……又是双向式选择,人家地方上的电影公司不看好你这部片子,拷贝就会少要,或者是不要都是可以的,企业化经营,利润肯定是第一位。

所以他自己单干以后,筹措资金呕心沥血制作了几次片子,还有转过头来求着昔日这帮“同事”、“下属”拿拷贝,排档期……

而且那几部片子卖的也不怎么好,现在轮到他来请各路诸侯们吃饭了,就这还要看别人给不给面子,肯不肯出来应酬你,好几次他的胃都喝出血了,也没有磨出一部大爆电影。

郑志宏私下里琢磨过来琢磨过去——为什么会这样?

后来他也想通了,归根结底,市场经济,效益还是第一位的,主要还是自己做的这些片子不行,老百姓不爱看,卖不动……

为什么人家天成的片子就能一部接着一部往外卖,而且只要拍完一发行,各省电影公司的人都会蜂拥而至抢拷贝,还不是因为手下有马援朝这个能赚钱的导演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