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霄吃蟹的手一顿,脸上忍不住抽了抽,偏开头去。
“若我估计没错,五日之内,秋闱必有结果。”黄师道说,“届时你们分两批,一批去礼房外看榜,一批在家中等候胥吏牵花马报喜。”
潘琅寰有些诧异,道:“黄先生就这么笃定霄哥儿一定能考中?”
不是他故意这样说,寻柳霄的晦气。
实在是经过潘安玉的科考之后,他现在觉得科考难如登天。
但怎么看黄师道一副“柳霄这回必中”的样子?
潘琅寰不由郁闷。
黄师道却捋着胡子,笑道:“我的学生,我自然知晓根底。若是潘大官人不信,咱们五日后见分晓。”
潘琅寰挑了下眉,举起面前的金华酒:“一言为定!”
第59章远行阿姐,等我带着功名回来!……
五日后,已是九月二十三,秋分时节。
深秋之时,秋意越发浓郁。
层林浸染,青山披色。
汴京城内逐渐飘零起金黄落叶。
风起,吹动书生们宽大袖袍,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往前望,紧盯着礼房大门不放。
潘琅寰和黄师道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人头攒动的一幕。
黄师道笑道:“潘大官人,你瞧,我说的没错吧?确实是五日之内,必然放榜。”
他眨眨眼,“我的推算一向很准。”
言外之意便是:推算柳霄为前三的说法也很准。
潘琅寰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有个“屡考不中”弟弟的他,并不是很想与黄师道继续“科举排名”这个话题,转头看向柳金枝。
柳金枝看起来比柳霄还紧张,一只手紧紧攥着柳霄的袖子,眼神不停往礼房前头的告示牌看。
每隔一会儿,就小声问:“胥吏是不是快出来了?”
柳霄本来也很忐忑,但见柳金枝这副模样,心中紧张情绪莫名消了些,甚至觉得有些好笑。
“阿姐,还有一刻钟的时间。”柳霄安慰似地拍拍柳金枝,“我看前面有小食摊卖荷叶包子,我去买两个回来,阿姐今日起得早,还没用朝食呢。”
柳金枝现在哪有心情吃东西?
“不了不了,我还是在这儿等着吧。”柳金枝还在垫脚朝里头望,“走开我不安心。”
柳霄唇边笑意更深了。
总觉得这样紧张的阿姐有些可爱。
就向潘琅寰使了个眼神,请他照看些柳金枝,自己抖了抖袖子,走到小食摊面前,买了两个热乎乎、香喷喷的荷叶包子。
怕柳金枝吃包子的时候噎着,回来的时候,甚至还带了一碗热汤。
当真是贴心又细致。
叫潘琅寰不由得有些酸。
怎么好弟弟都是人家的?
想想潘安玉最近一头扎进膳房里,脑子里只想着做甜食,完全不想哥哥那样儿……
哦,不对,至少潘安玉这小兔崽子,找人试菜的时候,是必然哥哥长、哥哥短的。
吃得他恨不得大半夜跑三次净房。
一想到此处,潘琅寰就又忍不住手痒痒。
下次潘安玉再敢逼他吃那种黑不拉几、黏糊糊的鬼东西,他就拿马鞭抽死他!
柳霄把荷叶包子递到柳金枝面前。
柳金枝本不想吃的,但她确实起的太早了,又因为挂念柳霄的秋闱成绩,一直紧张着,空空的胃袋有些控制不住的抽动。
她就接过来,咬了一口:“算了算了,我就吃一个,还有一个你吃吧。”
柳霄嗯嗯了两声,却没有动,只是静静等着柳金枝把第一个荷叶包子吃完,又把手中热汤递过去。
见柳金枝呼噜噜喝下一口,喟叹一声,眉眼神情舒展,他才笑一笑,把另一只快冷掉的荷叶包子慢吞吞吃了。
潘琅寰……
潘琅寰更酸了。
天光渐盛,礼房终于有了动静。
一个文官打扮的中年男人捧
着一个黄色玉轴缓缓走出,身边跟随着五六个带刀衙役,面色严肃,气势森冷,一看就是专门护卫文官来张贴榜单的。
一众学子就是再挤,也不敢挤到文官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