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闻,还能闻到一股隐隐的米香。
柳金枝将蒸锅拿下来,倒入一个干净的盆里,再把静置片刻后上下分层的乳酪、白砂糖和油的混合物淋进去,用竹箸用力搅拌,直到均匀。
黏黏糊糊的粉团变得更加乳白好闻,清甜的味道像是一把小钩子,引诱着人食指大动。
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做饼了。
宋朝小贩们做饼都有模具,把面粉揉成团塞在模具里,等面团差不多了成型再抠出来。
为了让自己的糕点好看一点,柳金枝买了一些牡丹花的模具。
她把龙井馅儿等量的分开,揉成圆球,然后将一半的米粉倒入模具里,塞进龙井馅料,最后加满米粉,轻轻压实。
最后将模具反扣在针板上轻轻一敲,一块非常漂亮的牡丹花形状的龙井茶糕就做好了。
柳金枝依样画葫芦,也是一连做了12个,然后将它们和紫荆花水晶饺一起放进蒸笼里蒸熟。
这个时候天方亮,院子里传来了开门的声音,是柳霄起来了。
似乎是看见膳房还开着火,柳霄走进来瞧瞧,意料之中的看见了柳金枝,和她满手的粉,满脸的汗。
柳霄眼眶发红,却知道自己说什么也不足够表达感谢。
他只默默走过去,牵起柳金枝的手到水盆前,替她一点点洗去手上的面粉。
“阿姐的手那么漂亮,应该戴很多很多个金镯子、玉镯子。”
柳霄低声说。
“我以后都会一一买给阿姐。”
柳金枝露出一点笑,将热腾腾的糕点捡出来,装成两个食盒,一股脑塞给他。
“好了,什么都别说了,走吧,别耽误了拜师的好时辰。”
*
黄师道住的地方
较为偏远,两个人坐驴车差不多也要一个时辰才到。
这是一处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小巷子,可门口有一株虬枝盘曲的老槐树。枝梢垂吊着簇簇米白色槐花,似繁星缀满枝头,风起时花影婆娑,居然有几分说不出的清雅之意。
柳霄慎重道:“看来这位黄先生性格清高出尘,我们得更加谨慎才是。”
“……嗯嗯。”
柳金枝挠了挠下巴,不好意思说自己看见这饱满金黄的槐花,第一时间只想着,这花用来做菜倒是不错。
春天里的槐花正好吃!
二人前去敲门,有一个小童把门打开。
柳霄还想自报家门,谁知小童对他们来拜师的人早已司空见惯,直接请他们进来,轻车熟路地指着庭院的两个石凳子。
“黄先生正在早睡,你们二人就在这里先等着吧。”
柳霄和柳金枝皆是道谢:“有劳小哥。”
随后坐下来观察庭院。
柳金枝瞧见黄先生的院子其实不大,但用处却不少。
院子的西南角养着一群鸡鸭鹅,笼子和她家的甚至还有些像。
西角又开辟了一块菜地,种了许多春季可见的蔬菜,有荠菜、青蒿、春笋、蕨芽、蒌蒿、韭菜……
种类多到令人咂舌,还偏偏每类蔬菜都长得郁郁葱葱,一看就知道是主人精心伺候的结果。
再加上院门口那棵又高又大的槐花树。
“黄老师必然是个好吃之人。”
柳金枝笑道。
亏她还以为那槐花真是黄师道种来吟诗作对的呢。
“阿姐何以见得?”柳霄问。
“这院子里的东西无一不和吃有关。”柳金枝狡黠地朝柳霄眨眨眼,“我想我们这回大概率有希望了。”
然而想象是美好的。
柳金枝和柳霄在院子里足足坐了两个时辰,黄师道还没有出门见他们的意思,眼看着艳阳高照就要到正午了。
柳霄皱起眉头,但他还算沉得住气。
只是太阳这样大,晒得他与柳金枝二人都热汗涔涔。
柳霄就站起来将宽大袖子抖开,遮盖在柳金枝的头上充当伞盖。
少年人清瘦的身影坚定站着,像一柄逐渐成长起来,终于能为家人遮风避雨的大伞。
“霄哥儿,你坐下吧,我不热。”
柳金枝看柳霄的额头全是汗,但还撑着帮她遮凉,也心疼。
“阿姐,没事的,你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