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林勤把“今日特色——陕西名菜‘糖醋丸子’”挂在饭馆门口后,很快就吸引来了几位山西老乡。
他们一面打量着饭馆内的装潢布置,一面落座,互相交谈道:
“以前来汴京的时候,倒没见过这个饭馆。”
“兴许是新开的。”
“罢了,先点菜,试试他们这儿的糖醋丸子。”
“许久不吃家乡菜,也不知道这里的膳工能不能做出那份味道。”
两人笑了笑,年近中年的脸上,满是奔波操劳带来的沧桑沟壑。
人在他乡的游子,最想的莫过于一口家乡美食。
不求一模一样,但求形似,也能一解思乡之苦。
王忠勇替二人把菜名记下来,又推荐了一些饭馆热卖小食,这才立在膳房门口唱出菜名。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闭着眼睛都能做。
阿芹运手如风,不消片刻,一碟糖醋丸子就做出来了,由王忠勇再端到二人桌上。
柳金枝靠在柜台后,仔细观察两个人吃饭的样子。
其中一人夹起肉丸放在嘴里咬了一口,咀嚼片刻后,微微一愣。
对面那人也是,像是不可思议般又咬了一口,随后抹了把脸,扬起了一个笑。
没有像电视剧那样,两人红着眼眶开始抱着家乡菜哭泣。
他们默默埋头扒饭,只是吃丸子的速度快了许多。
一碟十二只丸子,几乎是眨眼之间就被他们扫进了肚子里。
吃完饭,二人也没急着走,又坐着看了一会儿膳房处,才起身到林勤这里结银子。
走时,其中一人问:“掌柜的,敢问做糖醋丸子的膳工,是山西人吗?”
林勤不清楚,看向柳金枝。
柳金枝点头:“是山西来的芹娘子。”
那人便是一笑,锤了同伴一拳头,道:“你瞧,我就说是山西老乡。”
同伴乐呵呵的,道:“东家,劳烦你替我们带句话,山西近年来的收成不错,她要是因为以前逃荒出来的,现在可以回家看看了。”
言罢,二人重新背起包袱上路了。
阿芹听在耳朵里,感慨良多。
柳金枝是第二次听到逃荒这个词。
她问道:“其他省份灾情很多吗?”
这个问题王忠勇最有发言权。
感叹道:“是啊,旱灾、洪涝都有,百姓们辛辛苦苦种的粮食,一遇到这些灾情就全毁了。
不想饿死的,就只能外出逃荒。”
柳金枝抿了抿唇,看向街道外,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好像外头的天灾人祸永远都到不了汴京。
也难怪,逃难到汴京是所有人的首选。
这里正是天下最繁华处。
*
从正午到晚间,阿芹的糖醋丸子卖的很不错。
给本来就爆火的小饭馆增色不少。
载加上做夜市,一行人忙碌到三更鼓,也就是凌晨三点才关上门。
柳金枝打了个哈欠,本是要回家。
但正巧遇上杜卫扛着扁担,送完吃食回来。
杜卫道:“东家,我在回来的路上遇见宣泰桥那些个泼皮无赖了!正朝我们这边来呢!”
“好啊,终于来了。”柳金枝困意一扫而光,她撸起袖子,“走,杜卫,跟我出去走一趟。”
又转身吩咐阿芹:“阿芹,你先把月牙送回家吧。”
他们今天收摊太晚,月牙已经把小脸枕在饭桌上,呼呼大睡起来,脸蛋红红的,煞是可爱。
阿芹道:“好,东家一切小心。”
柳金枝点头,让杜卫拿上扁担、麻袋,出了门。
深夜中的汴京城依旧繁华热闹,但三更鼓时,繁华慢慢褪却,周边街道都是一副狂欢过后的狼藉模样。
柳金枝提裙跳过地面上一摊垃圾,与杜卫蹲在了一处街角。
“东家。”杜卫无限压低了声音,“那几个泼皮无赖要想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咱们饭馆,这条街是他们的必经之路。”
柳金枝点点头,道:“确定他们只有两个人,对吧?”